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 亞、終獻,酌獻。四位并同。
我祀孔肅,神其安留。
容與裴回,若止若浮。
洽此重觴,申以百羞。
無我斁遺,萬邦之休。
我祀孔肅,神其安留。
容與裴回,若止若浮。
洽此重觴,申以百羞。
無我斁遺,萬邦之休。
我們的祭祀十分莊嚴,神靈請安心停留。您舒緩地徘徊,似停留又似漂浮。獻上這雙重的酒觴,再進獻各種美味。請不要厭棄我們,這是萬邦的福佑。
孔肅:非常莊嚴。孔,很、甚;肅,嚴肅、莊重。
容與:舒緩悠閑的樣子。
裴回:同“徘徊”,來回走動。
洽:合,此處指獻上、進獻。重觴(shāng):兩次獻酒(亞獻、終獻)。觴,酒杯,代指酒。
申:重復、再次。百羞:各種美味的食物。羞,通“饈”,美食。
斁(yì)遺:厭棄。斁,厭倦;遺,舍棄。
休:福佑、吉慶。
此詩為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朝廷祭祀五岳、四鎮、四海、四瀆等自然神靈時所用樂章。亞獻、終獻是祭祀儀式中第二、第三次獻酒環節,全詩用于這些儀式,反映了宋代“敬天法祖”的禮制傳統及對自然神靈的崇拜。
全詩圍繞祭祀場景展開,通過描述莊嚴的儀軌(如獻酒、進饈)與對神靈的祈愿(“無我斁遺,萬邦之休”),體現宋代國家祭祀的嚴謹與對自然神靈的尊崇,是研究宋代禮制文化的重要文獻。
水滿池塘花滿枝,亂香深里語黃鸝。東風輕軟弄簾幃。 日正長時春夢短,燕交飛處柳煙低。玉窗紅子斗棋時。
樓上縈簾弱絮,墻頭礙月低花。年年春事關心事,腸斷欲棲鴉。 舞鏡鸞衾翠減,啼珠鳳蠟紅斜。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
大樂和暢,殷薦明神。一降通感,八變必臻。 有求斯應,無德不親。降靈醉止,休征萬人。
執簡焚香入廟門,武侯神象儼如存。因機定蜀延衰漢, 以計連吳振弱孫。欲盡智能傾僭盜,善持忠節轉庸昏。 宣王請戰貽巾幗,始見才吞亦氣吞。
少年慕時彥,小悟文多變。木鐸比群英,八方流德聲。 雷陳美交契,雨雪音塵繼。恩顧各飛翔,因詩睹瑰麗。 傅野絕遺賢,人希有盛遷。早欽風與雅,日詠贈酬篇。
圖畫失天真,容華坐誤人。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親。 淚點關山月,衣銷邊塞塵。一聞陽鳥至,思絕漢宮春。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二八佳人七九郎,蕭蕭白發伴紅妝。 扶鳩笑入鴛幃里,一樹梨花壓海棠。
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 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 瓠犀發皓齒,雙蛾嚬翠眉。 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 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 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子夫前入侍,飛燕復當時。 正悅掌中舞,寧哀團扇詩。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違。 幽閣禽雀噪,閑階草露滋。 流景一何速,年華不可追。 解佩安所贈,怨咽空自悲。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山冥云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清波渺渺日暉暉,柳依依,草離離。老大逢春,情緒有誰知?簾箔四垂庭院靜,人獨處,燕雙飛。 怯寒未敢試春衣。踏青時,懶追隨。野蔌山肴,村釀可從宜。不向花邊拚一醉,花不語,笑人癡。
兒曹耳語。借問何處去。家在翠微深處住。生計一犁春雨。 客中且恁浮游。莫將事掛心頭。縱使人生滿百,算來更幾春秋。
聽都人共語,又還是、歲逢庚。記今帖頻催,袞衣將至,繡幰先迎。笙歌六宮齊奏,到而今、猶唱賀升平。千歲人間福本,天公著意看承。秋深。簾卷空明。問西子,最宜晴。喜新來多暇,玉醪龍炙,菊院花城。明年耳孫頭上,更君王、親點泥金。兜率摩耶住世,長看佛度眾生。
雨濕東風,誰家燕子穿庭戶。孤村薄暮。花落春歸去。 浪走天涯,歸思縈心緒。家何處。亂山無數。不記來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