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堂
磴道循城近,垣墻占地幽。
軒窗誰指畫,硯席我優游。
不許簿書到,恐為圖史羞。
此心元自適,何處欲忘憂。
磴道循城近,垣墻占地幽。
軒窗誰指畫,硯席我優游。
不許簿書到,恐為圖史羞。
此心元自適,何處欲忘憂。
沿著石磴道靠近城墻,圍墻環繞著幽靜之地。軒窗是誰設計的呢,我在書桌旁自在地讀書。不讓公文進入這里,怕它玷污了圖書典籍。我的內心本就安適,哪里還需要尋找忘憂之處呢。
磴道:登山的石徑。
垣墻:圍墻。
指畫:設計、規劃。
硯席:硯臺與坐席,借指學習或讀書之處。
優游:悠閑自得。
簿書:官署中的文書簿冊。
圖史:圖書和史籍。
元:同“原”,本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閑適的時期,有自己獨立的讀書空間,希望遠離官場的公文瑣事,沉浸在知識的世界中,享受內心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讀書生活的熱愛和內心的自適。其特點是環境描寫與情感表達緊密結合,語言樸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世界寧靜的普遍心態。
胡騎頻年繞黑山,幾時軍略課翹關。晉人可否清和半,漢代中庸伯仲間。外野王良天策動,過躔熒惑斗杓殷。捐之竟罷珠厓郡,夭枉前勛一赭顏。三韓自昔壞長城,海國空勞漢使旌。竇憲折回雞鹿塞,班超況厭尉犁兵。翠華西幸荒邊備,黃海東流溷太清。直使材官傷老大,有人中夜愧生平。甘泉宮禁促邊烽,虎豹喧豗震九重。常憤島夷遷祏主,況聞中秘泄囊封。君門日暮誰奔問,郊甸年荒缺正供。利析秋毫償歲幣,宏羊初領大司農。蠻貢誰從黑暗標,瘴鄉鋒鏑未曾銷。犯顏汲黯歸荒裔,善飯廉頗感寂寥。巳聽虎威資社鼠,何堪狗尾續金貂。儒生敢負英雄氣,愿作山河壯本朝。和親使命日邊來,子建端居賦七哀。方仗雄心保甌脫,獨憐暮氣悔輪臺。安危指望軍三捷,塊磊難憑酒一杯。聞道棘陽多將種,不應仍恨斗筲材。
仙質來從十二城,接翅聯翩戲太清。自隔蓬瀛思舊侶,但逢云水稱閒情。意慵不羨承軒寵,臥穩寧驚滴露聲。竹下松間棲亦得,摶扶莫問九霄程。
山濛濛兮多云,混遠近兮不分。入修林兮無人,鳥不見兮聲聞。欲驅蹇兮何之,悵攬轡兮延緣。延緣兮踟躕,念懷人兮遠墟。
有田不歸,如江水,東坡亦可憐者。村村啼布谷,正留犁風起,僧衣全畫。雨片如煙,鞭聲若鼓,淺瀫輕浮秧馬。踏芳剩宛轉,似丈人荷筱,樊遲學稼。把齊民要術,豳風雜詠,共老農話。秋成看?稏,脫青蓑,泥飲瓜棚下。更打疊、稚子侯門,山妻釀酒,騎牛小、結雞豚社。約投閑他日,共筑個,溪南茅舍。將桑枳,從新寫。歸田錄罷,頹然美睡簾罅,聽他香稻輕打。
一泓寒玉浸青山,妝點樓臺夕照間。歌管滿船春未懶,惜無人伴白鷗閑。
新詩爭吊古,直道仰高風。字帶青霜冷,詞修白雪工。是非今論定,好惡此心同。相約銘貞石,千秋證爪鴻。
去年今日喜迎新,今日迎新乙亥辰。膝下盛傳新歲酒,眼中多是未官人。兵民利病身親閱,今古詩書眼到頻。亦欲百年垂老眼,未知松柏幾經春。
賢后金罍酌,班姬亦羽觴。玉顏酡更好,試把索郎嘗。每嫌明月夜,酒氣太薰卿。不若同沾醉,氤氳直到明。
絲布澀難縫,令儂十指穿。黃牛細犢車,游戲出孟津。
小陂橋畔記吾廬,七載經營今陟居。一片靈臺無別想,孜孜惟是圣人書。
顏如秾李不同車,千古詩人詠德華。涼信預教秋作伴,孤芳無藉錦為霞。夢回歲月梨花院,望斷西風白鷺沙。攜向玉闌干畔種,青蠅不放點成瑕。
千年傳說庾公游,遠戍秋塵障兩眸。往事未知誰可語,今朝聊復此登樓。淮山鳥去沖煙滅,楚澤帆歸帶日收。閒客望窮江北晚,月明無賴幾沙洲。
提起須彌第一槌,電光石火太遲遲。象王行處狐蹤絕,師子咆哮百獸危。
肅舲溯洪濤,掛石展奇?。頗懷濟川人,復羨臨濠樂。茲山絕地脈,江海秀磅礴。突起無曼延,中流自瀺灂。太華巨靈擘,龍門神禹鑿。崄峭由代工,位置非天作。仰干斗牛精,俯枕川藪絡。中虛釀靈潤,外觀表封略。樓宇盡騫騰,嵐翠汾沃若。潮音雜鐘梵,人語怒蛟鱷。陽侯戲其涯,五采忽乘嶠。趫捷慕飛猱,凌厲憐孤鶴。余本水鄉士,夙負滄洲諾。一丘可棲遲,萬事甘零落。
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每遍舞時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