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三首 其一
惻惻抱伊鬰,試此登嶕峣。陰風吹繁云,黯黯蒙泰霄。
關河眇無際,節物何蕭蕭。過雁安所之,驚哀翻泬寥。
幽懷漭如失,隨此群草凋。嗟予生胡為,跡玷明盛朝。
服職詎云補,赧然綴群寮。感此四序遷,一昏復一朝。
寒霜入兩鬢,漸積不肯消。良辰乖所遇,慨嘆心魂飄。
賤稟迂且介,于時信無庸。欲適閡所之,此道當何從。
富貴諒非有,僻陋知可容。豈不愧上恩,耗此釜與鐘。
昨歸得此州,滿眼皆亂峰。事物固瑣碎,敢茲任頑慵。
報國祇自明,惟神諜其胸。
惻惻抱伊鬰,試此登嶕峣。陰風吹繁云,黯黯蒙泰霄。
關河眇無際,節物何蕭蕭。過雁安所之,驚哀翻泬寥。
幽懷漭如失,隨此群草凋。嗟予生胡為,跡玷明盛朝。
服職詎云補,赧然綴群寮。感此四序遷,一昏復一朝。
寒霜入兩鬢,漸積不肯消。良辰乖所遇,慨嘆心魂飄。
賤稟迂且介,于時信無庸。欲適閡所之,此道當何從。
富貴諒非有,僻陋知可容。豈不愧上恩,耗此釜與鐘。
昨歸得此州,滿眼皆亂峰。事物固瑣碎,敢茲任頑慵。
報國祇自明,惟神諜其胸。
內心憂愁郁悶,我登上高峻的山峰。陰風吹著濃密的云朵,昏暗地籠罩著天空。關河渺遠無邊,節令景物多么蕭條。飛過的大雁要去哪里,驚哀地在空曠的天空翻飛。我幽遠的情懷茫然若失,隨著這些群草凋零??蓢@我生在世上是為何,行跡玷污了這清明盛世。任職哪里能說有補益,慚愧地位列同僚之中。感慨四季變遷,一天又一天過去。寒霜染白了兩鬢,漸漸積累不肯消散。美好的時光與我錯過,慨嘆得心魂飄蕩。我稟賦迂腐又耿介,在這時代確實無用。想要前往卻受阻,這條路該如何走。富貴想來是沒有的,偏僻簡陋之地或許能容身。難道不慚愧辜負了皇上的恩情,耗費著國家的俸祿。昨天回到這個州,滿眼都是雜亂的山峰。事物本就瑣碎,怎敢就此任性慵懶。報國之心只有自己明白,唯有神靈知曉我的心意。
惻惻:憂愁的樣子。伊鬰:同“抑郁”,憂郁煩悶。
嶕峣:高峻的山峰。
黯黯:昏暗的樣子。泰霄:指天空。
眇:通“渺”,遙遠。
泬寥:空曠清朗的樣子。
赧然:羞愧的樣子。群寮:同僚。
四序:四季。
賤稟:自謙之詞,指自己的稟賦。迂且介:迂腐且耿介。
適:前往。閡:阻礙。
釜與鐘:古代量器,這里指俸祿。
頑慵:愚頑慵懶。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仕途中遇到挫折,對自己的仕途和人生感到迷茫。詩人雖任職于明盛之朝,但自覺未能有所作為,耗費俸祿,內心愧疚。在季節更迭、景物蕭條之時,這種感慨愈發強烈,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內心的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抒發內心的憂愁、愧疚和迷茫。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相結合,情感表達深沉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能體現詩人當時的心境和情感狀態,為研究詩人的創作和心路歷程提供了資料。
牡丹一名木芍藥,拒霜也號木芙蓉。 好花名盡多重疊,不取枝同取貌同。 悲鴻一聲天雨血,落霞萬頃江飲虹。 水花已盡岸花出,千朵萬朵能白紅。 曾共鴛鴦登繡縟,也隨鸂鶒上屏風。 金釵俗插嫌花重,玉手高攀與面重。 弄色合歡無限思,九心千葉為誰容。 朝看花開紅偏淡,暮見花斂紅轉濃。 朝開夕斂如趨市,明日風光移別蘤。 平生愛花入骨髓,白頭出沒與花似。 老我逢花六十秋,花開花落水悠悠。 未吃太平一杯酒,歲歲花開伴白頭。
新來酒戶。想勝看花處。帶得春行平壤路。同笑同歌同住。灤陽卻近山家。芒鞋夜夜丹霞。流水落花歸思,蒼煙白石生涯。
短夢驚回,北窗一陣芭蕉雨。雨聲還住。斜陽明高樹。 起望行云,送雨前山去。山如霧。斷虹猶怒。直入云深處。
醒時莫憶醉時事,今日休言昨日非。 池上風光宜共酹,勸君不要半酣歸。
勝國巡游地,孤城有廢宮。 周垣春草外,園殿夕陽下。 狐搰沙翻雪,鴟蹲樹嘯風。 唯馀舊村落,雞犬似新豐。
霧隱前山燒,林開小市燈。 軟沙平受月,春水細流冰。 遠望窮高下,孤懷感廢興。 白頭遺老在,指點十三陵。
蒼龍雙闕郁岧峣,曾侍鹓鸞趁早朝。往事已隨塵袞袞,虛名贏得鬢蕭蕭。
長林豐草空相憶,瘴雨蠻煙苦見招。借問都門門外柳?為誰留著最長條。
玉山之陽,延咢縈紆。有屋層出,君子之居。入奉父母,出與弟俱。
有琴有書,以釣以漁。??流水,深不可??。
英英白云,邇而不迂。維春有暉,維德不孤。
及爾孫子,永言樂胥。先哲有訓,有典有經。淑爾君子,仰止景行。
我來自東,春日載明。曰未覯止,中心怦怦。亦既覯止,我心則平。
仰爾父母,及爾弟兄。既和且煦,令儀令名。升堂拜母,式表友情。
維木有椿,有蔚其榮。維草有萱,有茁其青。韡韡常棣,有葉其生。
有猗者蘭,有燁者荊。有懿者德,有休者徵。樂只君子,百福來并。
白雁南飛天欲霜,蕭蕭風雨又重陽。 己知建德非吾土,還憶并州是故鄉。 蓬鬢轉添今日白,菊花猶似去年黃。 登高莫上龍山路,極目中原草木荒。
空門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塵。 臥向白云情未盡,任他黃鳥醉芳春。
禪意歸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 雪路侵溪轉,花宮映岳看。到時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葉侯之家,獲二鴿,縛其翅而畜之野。貍者知其不能飛也,攫而食其雌。雄者怒,奮其喙啄貍,貍嗥而去。不數日,復獲一雌焉。貍又至而食之。然向之為雄所啄,若憚雄。雄自恃其強,不為備。居無何,竟為貍所食。
葉侯之家,獲二鴿,縛其翅而畜之野。貍者知其不能飛也,攫而食其雌。雄者怒,奮其喙啄貍。貍嗥而去。
不數日,復獲一雌焉。貍至而又食之。然以前被喙故,若憚雄不敢近。雄自恃其強,不為備。居無何,竟為所食。
管子曰:吾觀貍鴿之事有深感焉。當夫貍之始至也,蓋欲攫鴿雌雄而并食之矣。然而力疲于雌,又度雄者知必死而致力,則權嗥而去,以避其鋒,兵法所謂窮寇勿追,強而避之之說也。
及其再至,非不欲先食雄,然而知雄必備而雌無備,故先易而后其難,且示雄以若獨食雌者,而使之不忌,兵法所謂誘之驕之者也。至是而雄固已怠矣,乘其怠而突取之,則計無不得,兵法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者也。
吁!貍所為悉合于兵法,鴿乃游其術中而不悟也。吾思鴿之與貍誠為非敵,然雄啄貍,貍始未嘗不畏。使彼雌雄者并力相扶,以與貍為難,貍雖強,何至并為所食哉!恃一己之強,而不知援其儕類,儕類亡而己亦隨之,可慨也夫!
抑吾又思之:夫鴿雖小鳥,然健而善飛,當其懸哨薄云,雖鷙若鷹鹯莫能害,而何懼一貍乎?以見獲于人而遂不能飛,以不能飛而遂為貍所食。然則世之見獲于人者,其亦可為深慮也已!
草草相逢傍綠莎,匆匆又復唱驪歌。眼明北海情如此,心逐南宮老奈何。
射雉臺旁秋水闊,峭帆亭上柳枝多。殷勤折贈憐同調,勉擬乘槎一溯波。
漲落平溪水見沙,綠陰兩岸市人家。 晚風來去吹香遠,蔌蔌冬青幾樹花。
霜月冷婷婷。夾岸蘆花雪點成。短艇水晶宮里系,閑情。誰道芙蓉更有城。 阿鵲數歸程。人倚低窗小畫屏。莫恨年華飛上鬢,堪憑。一度春風一度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