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師厚
久使西南此召還,鹿頭東去漸云山。
莫嫌策馬經燒棧,正好題詩到散關。
財利文書猶絡繹,邊防田地已朱殷。
奇謀不吐將何用,況是歸臨咫尺顏。
久使西南此召還,鹿頭東去漸云山。
莫嫌策馬經燒棧,正好題詩到散關。
財利文書猶絡繹,邊防田地已朱殷。
奇謀不吐將何用,況是歸臨咫尺顏。
長久出使西南如今奉召歸還,從鹿頭關東去漸漸進入云山。不要嫌棄騎馬經過被火燒毀的棧道,正好可以題詩直到散關。財利文書仍然往來不斷,邊防的田地已被鮮血染紅。有奇謀卻不施展有什么用,何況是回去面對君王就在眼前。
鹿頭:鹿頭關,在今四川德陽北。
燒棧:被火燒毀的棧道。
散關: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
朱殷:指血的顏色,此處形容邊防田地因戰爭而血跡斑斑。
咫尺顏:指君王,形容距離君王很近。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可能邊防局勢緊張,有戰事發生。詩人的友人長久出使西南后奉召歸還,詩人寫下此詩送別并表達期望。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勉友人在歸途中不要怕艱苦,同時關注邊防局勢,希望友人能施展才能。其特點是情感表達直接,將旅途與邊防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詩人的情感。
仄徑蔭宮槐,
幽陰多綠苔。
應門但迎埽,
畏有山僧來。
瑞滿長空,見彤云密布,瓊花飄雪。壇上爐煙,馥馥沉檀和屑。風里寶幡雙結。瞻縹緲、霓旌素節。導引皓鶴千群,遙下玉樓銀闕。
銅龍漏咽。正九關魚錀沉沉,夜光皎潔。平曉迷漫,迤邐瑤臺相接。圣主憂民念切。對此際、龍顏開悅。況正屬、臘內春前,一白勝于三白。
品題亦落小蘇杭,誰道吾鄉是瘴鄉。
望渺椰漿津渴口,啖馀荔子破葷腸。
聯金薦果芭蕉熟,撒玉烹茶茉莉香。
惆悵何因能縮地,九重稽首獻君王。
臺風擦過夜何其,新掃空階濺舊泥。
木葉加窗頻剝啄,書燈搖影忽凄迷。
滿腔離思因秋起,一縷吟魂與夢齊。
只說此時容易見,斯人居處日才西。
璇穹周回,三朔肇建。
青陽散輝,澄景載渙。
美哉靈花,爰采爰獻。
圣容映之,永壽于萬。
清勝堂前花萬重,
玉堂署里兩芳叢。
應憐寓直清無侶,
聊伴衰翁宿禁中。
索梅想欲夢同游,
不怕林逋錯老邱。
一首新詩名士聘,
分來半樹暗香浮。
蠟屐初停粵海涯,又扶筇杖問湘漓。
春風蘭氣薰游佩,暮雨猿聲動客悲。
嶺外懷人書易阻,山中歸夢路多疑。
即逢桂樹叢叢長,莫賦淮南招隱詩。
節序驚心每憶家,小窗無奈客愁賒。
風前布褐窮難送,夢里江湖鬢未華。
香滑春盤堆菜甲,煖分歲酒媚椒花。
浮云西北應還念,坐對寒燈夜畫沙。
東匯清川接翠巒,故人茅屋此中安。
元龍湖海藏胸次,司馬江山繞筆端。
幾樹落花春送雨,一簾飛瀑暮生寒。
扁舟儗欲尋君去,千里煙波路渺漫。
銅刀歲歲戰東歐,
石弩年年出挹婁。
畢竟中原開化早,
已聞昉鐵貢梁州。
飛盡江南泣雨枝,韻高猶共雨相宜。洗妝只有唇紅在,也勝桃花好面皮。
傷心不見玉扶疏,丹杏縹桃亦甚都。只恐此君零落后,馀芳要自不如渠。
記神京、繁華地,舊游蹤。正禦溝、春水溶溶。平康巷陌,繡鞍金勒躍青驄。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綠花紅。
到如今、馀霜鬢,嗟前事、夢魂中。但寒煙、滿目飛蓬。雕欄玉砌,空鎖三十六離宮。塞笳驚起暮天雁,寂寞東風。
清曉候門立,癯然骨空留。舉步衣塵飄,知是儒者流。
向我一長揖,未言知有求。曰來自暮春,挾卷逐朋儔。
只言秋有花,誰知雪空稠。許織既非素,顏瓢亦足羞。
男兒志四方,身口不自謀。日饑猶可支,夜寒風颼飗。
擊石爇□枝,即此是衾裯。吾道乃終窮,悔不事荒疇。
薙發入空門,未審能見收。我聞心慘裂,哽咽語不休。
止止勿復道,分缽潤枯喉。斯文天未喪,詩書安可讎。
信宿高居剩好懷,
江頭遠送合門來。
云帆若遇東流便,
更有新詩為爾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