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園雜興二首 其二
麥疇連草色,蔬逕帶蕪痕。
布谷叫殘雨,杏花開半村。
吾生老農圃,世事付兒孫。
但遇芳菲景,高歌酒滿尊。
麥疇連草色,蔬逕帶蕪痕。
布谷叫殘雨,杏花開半村。
吾生老農圃,世事付兒孫。
但遇芳菲景,高歌酒滿尊。
麥田連著翠綠的草色,菜畦小徑還帶著荒草的痕跡。布谷鳥在雨后啼叫,杏花半掩著村莊。我這一生就像老農一樣,世間的事都交給兒孫去處理。只要遇到這芳菲美景,就高歌暢飲美酒。
疇:田地。
逕:同“徑”,小路。
蕪痕:荒草的痕跡。
布谷:鳥名,即杜鵑,叫聲似“布谷”,常于春耕時啼叫。
尊:同“樽”,酒杯。
《春日田園雜興》組詩創作于詩人晚年隱居鄉村時。此時詩人遠離塵世喧囂,融入田園生活,在自然中尋求內心的寧靜與滿足,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田園生活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愛。其特點是田園景色描寫生動,情感抒發真摯。在文學史上,它是描寫田園生活的佳作,體現了田園詩派的風格。
幾片空田白水中,朝來俄已綠茸茸。自憐于此留居久,兩見插禾勤老農。
過盡斜陽天與暮。風緊搖山樹。黃菊可憐秋,獨抱幽芳,未省霜枝苦。重來莫問消魂處。早被前番誤。苦恨夜來風,吹雨吹寒,不解吹愁去。
官無失政吏無私,鉤挍寧煩事細微。遙想名曹多暇日,不妨高詠發清暉。潮生江上仙舟迥,春到湖邊驛使稀。送盡北來南去客,石田茅屋幾時歸。
藕花呈素質,兔魄散清光。我試平章看,嫦娥伴六郎。
海上歸來鬢未霜,登臨應不愧斯堂。風生葆羽迎仙蓋,華散氍毹供佛香。江上蘼蕪隨意綠,雨中新樹過人長。綿州學士深埋玉,淚濕遺編可得忘。
撥亂資英主,開基自晉陽。一戎成大業,七德煥前王。炎漢提封遠,姬周世祚長。朱干將玉戚,全象武功揚。睿算超前古,神功格上圓。百川留禹跡,萬國戴堯天。既已櫜弓矢,誠宜播管弦。蹌蹌隨鳥獸,共樂太平年。
叢玕潑黛千峰色,急雨奔霆萬壑聲。莫訝祖師來入夢,祇應知我欲山行。
貪嗔汝鑊湯,愚癡汝地獄。劍樹及刀山,汝心皆具足。要以智慧水,洗此無明毒。凡圣路無多,正如手翻覆。
暮寒愁沁歌眉淺。棲梁夢燕如人倦。心事怕春知。多情占盡癡。折枝還試繡。指亂春綃皺。別易見應難。停針思萬端。
云滿南陽陌,書藏善和宅。行行重回首,無使歸思隔。
傲寒特地占春光,不是東皇用意偏。只恐百花羞見面,故教回避艷陽天。
處世紅塵五十八,混世獨存今始沒。時人若問吾歸處,掃盡云霞一輪月。
基構于今政十年,不容山竹暗行鞭。森然五筍自何出,盛矣文邦相與傳。
情一絲。恨一絲。和夢和煙化柳枝。春魂消盡時。人聲嘶。馬聲嘶。此別孤身那得支。分愁寄與誰。
來登延閣預時髦,出守名州領教條。已羨漢儒知吏事,要觀齊俗變風謠。雙旌前路方迢遞,八座家聲未寂寥。此去行須歸報政,鳴珂幾日造昕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