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釋存游苕川兼懷子昂學士
吳興山水邦,杳藹云氣萃。岡巒抱縈回,溪流瀉清駛。
逍遙煙中客,縹渺云際寺。振錫赴幽尋,攬袂接遐契。
是時秋正中,曠朗天宇霽。明月射神珠,光彩難自閟。
漁歌和遺音,茶經詫幽事。欲從煙??游,苦為塵鞅系。
緬懷金坡英,歸來云壑媚。采采白蘋花,因風為遙寄。
吳興山水邦,杳藹云氣萃。岡巒抱縈回,溪流瀉清駛。
逍遙煙中客,縹渺云際寺。振錫赴幽尋,攬袂接遐契。
是時秋正中,曠朗天宇霽。明月射神珠,光彩難自閟。
漁歌和遺音,茶經詫幽事。欲從煙??游,苦為塵鞅系。
緬懷金坡英,歸來云壑媚。采采白蘋花,因風為遙寄。
吳興是個山水優美之地,云霧靄靄聚集于此。山巒曲折環繞,溪流清澈湍急地流淌。那逍遙的煙中游子,縹緲的云際古寺。僧人持錫杖去探尋幽境,攜手與遠方友人相契合。此時正值秋季中旬,天空晴朗開闊。明月如神珠般閃耀,光彩難以掩藏。漁歌傳來余音,《茶經》記載著幽美之事。我想跟隨那踏云的腳步去游玩,卻苦于被塵世羈絆。緬懷那金坡的英才,歸來時云壑也顯得嫵媚。采摘潔白的蘋花,借風遙寄情思。
苕川:即吳興,今浙江湖州。
杳藹:云霧繚繞的樣子。
萃:聚集。
振錫:僧人持錫杖出行。
遐契:遠方的知己。
秋正中:秋季中旬。
閟:隱藏。
塵鞅:塵世的羈絆。
金坡英:指子昂學士。
采采:茂盛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看到友人釋存要去苕川游玩,聯想到子昂學士,從而引發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超脫塵世的向往,于是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逸致來欣賞自然美景和抒發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對另一位友人的緬懷。其突出特點是寫景優美,意境空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細膩感受。
一別春城雨,兩回秋月圓。燈前不盡醉,書札但空傳。
威鳳出羽族,乃為王者瑞。飛翔九千仞,覽德斯一至。和鳴周室興,來儀舜廷治。高軒植北梧,萬一幸而致。慨然千載懷,孰敢謂不智。奈彼積石遙,往來良不易。先生人中鳳,文章五色備。肯作朝陽鳴,亦足瑞斯世。
詔使權傳枉聘車,漢庭忠厚似相如。爭稱在事能數馬,莫挽辭官返釣魚。疏傅田疇多舊業,陸生裝橐有新書。故人獨愧馮中尉,白首為郎尚佩琚。
翠巘皇陵閟,青松石道長。百靈羅象衛,五位備冠裳。龍劍風塵靖,羅圖日月光。山空飆吹急,蕭颯動宮墻。
人云口是禍之門。我道舌為禍本根。不語無言沒討論。度朝昏。便是安閑保命存。
正蕭條極目,秋欲盡,雁南歸。又平野霜濃,孤村煙淡,觸緒興悲。尋詩。記攜舊侶,好園林恁便綠陰稀。錯認金章鳳子,翻然飛上疏籬。憑伊。俊語堪思。聲滿樹,醉休辭。嘆旅褐棲塵,衰顏褪酒,憔悴誰知。雄姿。最憐漢武,對河汾草木也沾衣。莫恨風云氣盡,還欣芳菊同時。
長頸中虛發妙音,秋風一曲《水龍吟》。喚回城郭千年夢,吹斷云霄萬里心。楚水棹閒修竹老,孤山春去落梅深。此時消盡揚州興,只有山陽淚滿襟。
小橋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馬蹄。游子衣裳如鐵冷,殘星荒店野雞啼。
七十年華鬢未皤,壽觴行處客來多。五峰挺秀鐘仙桂,一里常豐數善禾。世德正分忠壯譜,賢名宜入孝廉科。薰風為致長生曲,古調深慚擊壤歌。
湖上冥冥雨,和愁細似塵。翠嵐沾玉麈,清潤逼綸巾。他日看濃抹,茲晨效淺顰。遂諳山水意,有為苦留人。
此地本清遠,主人情更幽。游多乘興至,客不問名留。坐臥半臨水,往來都泛舟。醉馀溪上別,月色滿中流。
寓意標名氣象雄,快哉豈為一襟風。端期驥子窮經敏,早向蟾庭射策通。奔逸佇當躋捷徑,棲遲暫此寄塵蹤。過門大嚼徒虛語,未若芝蘭志不同。
深秋庭院,殘暑全消退。天幕迥,云容碎。地偏人罕到,風慘寒微帶。初睡起,翩翩戲蝶飛成對。嘆息誰能會。猶記逢傾蓋。情暫遣,心常在。沈沈音信斷,冉冉光陰改。紅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
世業傳儒行,行成非不榮。其如懷獨善,況以聞長生。家近華陽洞,早年深此情。巾車云路入,理棹瑤溪行。天地朝光滿,江山春色明。王庭有軒冕,此日方知輕。
飛飛綠鳳掛梅梢,猶記來時雪擁袍。今日歸舟新淦路,擔頭稚子賣櫻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