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龔翠巖雨中述懷韻
風流翰墨傳千古,議論文章自一家。
靜愛云林披白苧,懶趨閶闔草黃麻。
江山故國閑停櫂,風雨僧窗自瀹茶。
甚欲從翁俱隠去,云深何處問桃花。
風流翰墨傳千古,議論文章自一家。
靜愛云林披白苧,懶趨閶闔草黃麻。
江山故國閑停櫂,風雨僧窗自瀹茶。
甚欲從翁俱隠去,云深何處問桃花。
瀟灑的筆墨風采流傳千古,獨特的議論文章自成一家。我安靜地喜愛在云林之間身披白衣,懶得去宮廷起草詔書。在故國的江山邊悠閑地停下船槳,在風雨中的僧窗下自己煮茶。非常想跟隨您一起隱居,可云霧深處哪里去尋那桃花源呢。
風流翰墨:指瀟灑的筆墨風采。
議論文章自一家:指文章有獨特見解,自成風格。
白苧:白色的苧麻布衣。
閶闔:原指神話中的天門,后泛指宮門,這里代指宮廷。草黃麻:唐宋時,詔書用黃麻紙書寫,草黃麻即指起草詔書。
故國:舊國,這里指前朝。停櫂:停下船槳。
瀹茶:煮茶。
隠:同“隱”。
問桃花:化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典故,尋找桃花源。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處于朝代更迭或社會動蕩時期,詩人厭倦官場,向往隱居生活。龔翠巖可能是詩人志同道合之友,兩人有相同的心境,詩人和其韻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隱居的愿望和對故國的情思。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意象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心境和追求。
清笳疊鼓對銜卮,片片晴云上畫旗。萬里滄波舒眼盡,日邊殘嶠是東夷。
其上一明月,其下一篝火。一杯舉明月,秋風正吹我。
云海東南道路長,海山云樹共蒼蒼。扁舟何日尋蕭史,一望蓬萊入渺茫。
抱甕歸來日暮,高槐樹下月明。喚取鄰翁對坐,一樽濁酒同傾。
醉笑一聲懷遠澤,行吟幾度過新昌。天龍付得江山色,神龜吞之日月光。如此玄黃心浩蕩,依然金碧勢輝煌。恒沙分別路多少,悟道歸來已坐忘。
不惜折楊柳,孟津楊柳西。本是虜家女,嫁作漢兒妻。
西風臨望極南天,楚客思歸倍黯然。云樹遠連秋浦路,塞鴻初度秣陵煙。半江明月聞寒笛,荒渚孤燈泊夜船。遙憶長卿詞賦好,異鄉應得故人憐。
初下車來首勸耕,老農爭走道邊迎。歡聲便似承平日,不待期年政已成。夜聞催餉不成眠,遙望官壺眼欲穿。醉倒田間真快樂,念無田者益堪憐。莫厭行春馬足勞,彈琴吟詠節彌高。盡驅赤子持田器,勿使潢池煩賊曹。
石田荒盡豆苗稀,素化為緇尚未歸。不是此山無好景,草心正欲報春暉。
榕樹陰中一葦橫,鷓鴣聲里數峰青。南人到此亦腸斷,一是南人作么生。
可憐同巢燕,孤飛向春殿。不若銜花歸,尋巢得相見。
山來絕厓虎跳躍,路入半空蛇結盤。安得云霄生羽翰,直排閶闔獻瑯玕。曉行函谷星初落,晚渡轘轅雪正寒。所歷未知今日險,何鄉能托此身安。
任重才荒悴此心,不堪衰病日侵尋。感君惠我行囊藥,一顆烏丸抵萬金。
日出長镵在手,獨入千山萬山。忽見桃花流水,誰知不是人間。
零落鈿蟬出漢宮,闌干雙淚背春風。君王總署回心院,再畫蛾眉恐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