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封承之游桃花塢二首 其二
閭門行樂送韶華,閑訪城陰野老家。
黃蝶得晴飛菜葉,翠禽隔浦啄桃花。
衡門倒屣臨官路,古渡橫舟閣淺沙。
亦有詩人時一到,醉吟行盡夕陽斜。
閭門行樂送韶華,閑訪城陰野老家。
黃蝶得晴飛菜葉,翠禽隔浦啄桃花。
衡門倒屣臨官路,古渡橫舟閣淺沙。
亦有詩人時一到,醉吟行盡夕陽斜。
在閭門游玩,送別美好時光,悠閑地去拜訪城邊郊野人家。天晴時黃蝶在菜葉上飛舞,翠鳥隔著水濱啄食桃花。簡陋的柴門前主人熱情相迎,古渡口橫著小船擱在淺沙上。也有詩人不時來到這里,醉著吟詩,一直走到夕陽西斜。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韶華: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城陰:城的北面。
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倒屣: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形容熱情迎客。
閣:同“擱”,放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來看,可能是詩人在閑暇之時,到城邊鄉村游玩后創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穩定時期,詩人得以有閑情逸致去感受鄉村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鄉村的美好風光和閑適生活。其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以清新自然的語言勾勒出鄉村美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敏銳觀察與細膩感受。
久聞從事滄江外,誰謂無官已白頭。來備戎裝嘶數騎,去持丹詔入孤舟。蟬鳴遠驛殘陽樹,鷺起湖田片雨秋。到日重陪丞相宴,鏡湖新月在城樓。
罨畫溪山玉不如。安排庭榭待潛夫。搗辛好佐雙弓米,放子初成二寸魚。臨水畔,種雙梧。偶然一葉下階除。奚童凈掃南檐地,叩齒焚香讀道書。
翼翼粉墻斷,修修綠徑深。師心不用洗,聊用洗人心。
今年太歲火逢辛,火德炎炎照紫宸。眼看點虜遭天破,未必朝廷用一人。
一縫分明在,當頭下手難。饒君釘鉸得,終是不圓全。
荒莊變墓田,人指舊平泉。即此流螢徑,曾開射鴨筵。花神無片土,園戶絕多年。興廢非天意,方知疏傅賢。
了卻意中事,卜筑快幽情。雨簾云棟深窈,歌笑靄春生。青嶂碧溪門戶,暖翠浮嵐衿席,前日展湘屏。種竹看霜節,栽菊待秋英。九世圖,閑居賦,麗人行。名碑古畫,貼遍東閣與西亭。庭下森蘭潔玉,天外驤龍舞鳳,心跡喜雙清。頻瀹炊茶鼎,聽我扣門聲。
同人不得意,旅食共荒臺。忽有尋梅興,來銜司李杯。官清衙吏懶,客散署門開。獨去然燈坐,羨予攜手回。
承恩隨鹢首,私幸睹皇猷。躬定安瀾策,民無昏墊憂。秧針抽覆隴,梅雨灑良疇。勉效河平頌,多慚士女謳。
結束事行役,風霜易白頭。望鄉同海雁,浪跡似沙鷗。岐路頻搔首,江山一倚樓。欲裁王粲賦,幸托李膺舟。北上初辭粵,西歸已夢周。本非游說客,空愧黑貂裘。
涼生秋早。正七夕才過,清湖日曉。白苧衣輕,青藜杖穩,林下又添一老。從教歲月優游,休管江湖廊廟。任傍人、說束帛重征,蒲輪再召。表表。羨龍駒,海鶴精神,屹立如嵩少。春酒開筵,錦袍歸里,增得壽星光耀。況是功名到手,滿眼向平愿了。但醉來、對葛嶺天高,鵝峰月小。天空海闊。正一鶴南飛,高翔碧落。風卷滄溟,云收島嶼,萬里煙濤噴薄。多少蛟鼉出沒,滿眼魚龍變作。卻爭如、任勁翮飛騰,盤回廖廓。難學。羨先生,道骨仙風,縹緲人間鶴。明月三山,寒云五嶺,幾度秋風廬岳。八極遨游將遍,應入太清女漠。愿他年、一品當朝,畫圖憶昨。韶年淑氣。正梅吐寒香,柳含春意。老稚歡呼,閭閻歌頌,白晝江城鼓吹。翹首中天昨夜,南極一星吳瑞。朝來報、道宴啟黃堂,懸弧佳會。堪記。羨使君,年少飛騰,五馬人生貴。彩服怡親,青云有子,滿眼天倫樂事。已睹龔黃政跡,佇看夔龍遭際。他年縱、老手揮毫,大書遺惠。
別日才留兩月糧,況經裘葛變炎涼。未知別后端何似,不見寄來書一行。
九州鑄錯誰知識,如我仍為自在身。細讀佳詩消磊塊,復頒奇茗慰清貧。白蓮池畔風華嫩,紫竹巖前露葉新。丈室維摩消受慣,也如天女散花頻。
帝心隆眷,文采千秋,珠玉光爭射。典儀風雅。飄丹桂,月闕梯云先駕。班揚阮謝。看桃李、巍然聲價。不勝衣、金帶垂腰,楚楚惟盈把。此際鳳池清夜。有瑞煙銀燭,瀛署杯斝。宮槐瓊榭。龍蛇字,風雨也堪驚怕。香塵似麝。歸朝去、綸音重下。東閣開,新筑沙堤,待沐升平化。
射虎南山空沒羽,釣鰲東海憶垂綸。短檠聽盡沙洲雨,今夜蘆中卻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