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山龍見
千載圣人閩海出,喜看龍馬亦騰驤。
首懸魚目星光燦,脊散虎文金線長。
道統再傳天有意,素王重見世應康。
惜哉靈物山中失,漠漠煙林使我傷。
千載圣人閩海出,喜看龍馬亦騰驤。
首懸魚目星光燦,脊散虎文金線長。
道統再傳天有意,素王重見世應康。
惜哉靈物山中失,漠漠煙林使我傷。
千年以來圣人在閩海之地出現,欣喜地看到龍馬也奔騰馳騁。它頭上懸掛的魚目般的東西星光燦爛,脊背散開的虎紋般紋路金線悠長。道統再次傳承是上天有意安排,素王(孔子)再次顯現世間應當安康。可惜這靈異之物在山中消失了,那彌漫著煙霧的樹林讓我悲傷。
千載:一千年,形容時間久遠。
圣人:這里指品德智慧極高的人。
閩海:指福建沿海地區。
龍馬:傳說中的瑞獸。
騰驤:奔騰、馳騁。
魚目:這里指龍馬頭上類似魚目般的發光物。
虎文:虎紋。
道統:儒家傳道的脈絡和系統。
素王:指孔子。
靈物:指龍馬。
漠漠:彌漫的樣子。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可能是作者身處福建地區,聽聞或想象有圣人出現、龍馬現世的祥瑞之事,聯想到儒家道統的傳承,表達對社會安定、道統延續的期盼。后來靈物消失,可能象征著某種美好事物或希望的破滅,從而引發詩人的哀傷。
這首詩主旨圍繞道統傳承和祥瑞之象展開,通過對龍馬的描寫和其消失的感嘆,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美好、道統延續的向往。在文學上展現了傳統詩詞的意象運用和情感表達,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同調同時托勝流,全韜英氣祓清愁。座中變色休談虎,眾里呼名且應牛。慣看浮云知世事,懶從今雨數交游。宋王位業言猶在,贏得華年尚黑頭。
北山南,南山北。芳草亂迷路。陌上閑愁,紅紫斗眉嫵。幾多陳跡殘碑,蘚消苔蝕,盡朝露、夕陽無語。斷腸句。玉洞猶繞煙霞,劉郎憶前度。回首凝情,當日舊題處。空留別院玲瓏,一灣流水,聽滄海、明珠濺雨。
輟哭人歌行路難,畏人無地出人間。欣逢北海孫賓石,猶是江南庾子山。野草離離隨意綠,群鳧泛泛倦飛還。一川煙草松蘿外,何處梯云叩九關。
京華憔悴望還山,未辦平生白木镵。病馬漫勞追十駕,沉舟猶恐觸千帆。文章誤盡心空嘔,餔啜勤來口不緘。絕倒厚顏叨薄俸,廬陵米與趙州衫。
句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
此國非燕南趙北,我琴無濮上桑間。勞生聊作夢中夢,苦語莫酬山復山。觸石白云數峰起,照人明月一鉤還。德星已為荀陳聚,紫氣休浮函谷關。
拾級千層景物幽。野荊當路感新愁。美人遲暮原無恙,老衲婆娑怎合休。云渺渺,水悠悠。初陽臺上曉霞收。漫嗟傾國吳宮艷,且放西湖一葉舟。
我自江鄉有姓名,相逢契合義相親。連行幾宿來棲草,戢翼常時想避人。石岸風高難到縣,今宵船住定為鄰。南湖若肯尋幽隱,卻把衷腸自縷陳。
謝朓詩中佳麗地,夫差傳里水犀軍。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云。畫角愛飄江北去,釣歌長向月中聞。揚州塵土試回首,不惜千金借與君。
陌上車塵,亭前馬跡,更誰野渡呼船。崇觀長廊,蘇碑不是當年。春風柳浪凄迷景,忍幾番、舞泣歌憐。只斜陽、浮紫懸金,搖蕩晴煙。錢唐自古繁華地,羨三秋丹桂,十里紅蓮。樹底鶯啼,還疑豐樂樓邊。繡簾十二非疇昔,剩滿湖、月照鷗眠。最關心、如此江山,又聽啼鵑。
活國吾猶仰,探囊智有馀。名家堅白論,能事硬黃書。傳市方成虎,臨淵倘羨魚。未應閑此手,磨墨墨磨渠。
澡灌新宜白氎巾,睡馀臞面滌昏塵。三薰衣潤乘沉麝,一沃湯柔和芷辛。衰發任從清鏡脫,壯心不逐故書陳。消平孤悶將何事,燕坐移時定谷神。
連云蔥茜外,佳樹枇杷林。味極東南美,恩知雨露深。山夫琢栗玉,谷鳥避丸金。永日羈棲意,茲焉一慰心。
文章七步。萁豆煎心苦。縹緲洛神愁借賦。都是幻云疑雨。建安人物誰夸。獨憐八斗才華。朽骨未消塵土,斷魂幾許冤家。
海國新年霧雨凄,茫茫愁絕失端倪。直須今昨分生死,自有悲歡異笑啼。無恙別來春似舊,其亡歸去夢都迷。縈青積翠西山道,與汝何時得共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