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 盥洗用《保安》。
沖牙鏘鳴,肅容專精。
交神之義,罔敢弗誠。
設洗于阼,罍水惟清。
盥以致潔,感通神明。
沖牙鏘鳴,肅容專精。
交神之義,罔敢弗誠。
設洗于阼,罍水惟清。
盥以致潔,感通神明。
身上的沖牙玉佩鏘鏘作響,神情嚴肅專注。進行祭祀交神之事,不敢有絲毫不誠心。在堂前臺階處設置盥洗器具,罍里的水清澈潔凈。洗手以達到潔凈,以此來感動神明。
沖牙:古代佩玉的一種,行走時與其他玉佩相碰擊發聲。
專精:專心一志。
交神:與神溝通,指祭祀。
洗:盥洗的器具。
阼:堂前東邊的臺階。
罍:古代一種盛酒或水的器具。
盥:洗手。
此詩創作于紹興以后,當時南宋政權已相對穩定,統治者重視祭祀活動,以祈求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神靈的庇佑。祭祀感生帝是重要的祭祀儀式之一,這首詩用于祭祀時盥洗環節的配樂歌詞。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祭祀時的誠心和儀式的潔凈,突出了祭祀活動的莊重性。它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對于研究宋代祭祀文化和儀式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笑把青藜杖,遠游黃鶴城。
雨消戰伐氣,春生弦誦聲。
相從未有約,久別難為情。
東望思渺渺,江長秋月明。
月離孤嶂雨,尋夢下山川。
野冢埋鸚鵡,殘碑哭杜鵑。
妓收中使客,民買內醫田。
到此聞鄰笛,離情重惘然。
濕煙掛龍天海頭,角城溽暑如炎州。
白氛翳景失樓閣,蓬萊縹緲不可求。
解衣揮麈子城下,地涌青蓮鄰古社。
卷簾看畫人猶龍,矯首見龍還見畫。
碧幢髪雪垂過耳,弄筆者誰吳氏子。
世態炎涼不足憂,吾生贏得日優游。
九日忽驚楓葉落,百年幾見菊花秋。
忘形詩酒新豐客,滿目溪山古溧州。
聞道市橋騎馬滑,山公歸醉得無愁。
幾年音問絕,此夕更關情。
寒雨人孤坐,殘燈雁一聲。
干戈猶故國,貧病自空城。
惟有琴堪訴,愁深彈不成。
山行龜背路羊腸,伏虎禪師古道場。
老木陰中安御座,白云堆里撫僧床。
勺泉清澈涵秋味,尖塔孤撐界夕陽。
笑月亭空人影散,松風和雨動天簧。
曳舟來山中,出郭稅吾駕。
獨{艸暴}忻眾勝,晨發乃及夜。
豈無城中山,愛此足幽野。
橫陳玉幾峰,隠護碧殿瓦。
并州古男子,禮塔于此舍。
而我飲冰人,猶為內熱者。
擬攜桃枝笙,舒卷得餉暇。
明席織海草,因之一枕藉。
冷風吹雪空,相與坐其下。
榛中小草夏蔚薈,葉如牡艾花如毳。
少年防塞得命生,出鏃肉中無粟起。
向來神奸見白晝,濕竹煙青聞杵臼。
英雄奮臂征此時,唾落虛空散林藪。
漢家白蛇入本紀,況是天王舊支子。
豈知苗裔在民伍,蛇鬼猶呼帝小字。
征商廉干不言錢,異事同寮又一年。
美譽正香金瀨曲,歸心已在冶城邊。
家傳簪笏青溪譜,風送旌旗上水船。
小草相依行有日,莫須摻別重凄然。
青山何處似,疑是剡溪傍。
采篛無人到,生莎滿徑荒。
水交難辨色,花和不同香。
歸路逢樵子,麻衣草結裳。
山林不可住,欲隠更何之。
春去已多日,客愁無了時。
斜陽依樹下,明月到門遲。
閑事誰消遣,陶潛一卷詩。
一琴一鶴小生涯,陋巷深居幾歲華。
為愛西湖來卜隠,卻憐東野又移家。
荒城雨滑難騎馬,小市天明已賣花。
阿母抱孫閑指點,疏林盡處是棲霞。
嶺南使鶴日教戰,巫女才人謔相見。
南橈欲載遠游冠,衛士盜船去不還。
夢見隨俘上江邱,道謁凄涼唯故吏。
自言置邸本先王,方物入朝緣此至。
聞言含咽涕灑江,況乃園人舊姓龐。
淚辭嶺海無歸處,蒙恩祇向江陵住。
不知何樹葉,紅潤極鮮明。
一片風吹落,幾番霜染成。
止啼誠誑語,題字亦閑情。
把玩真堪惜,攜歸予繡枰。
為怕緇塵染素衣,凍痕封蕊放春遲。
月來忽送闌干影,春到不分南北枝。
啼夢翠禽依樹宿,斷魂玉笛隔花吹。
任他萬片隨風去,須有青青葉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