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虛觀玉皇閣次韻
巋然高閣鎮吳州,妙手應煩玉斧修。
萬疊紅云凝寶座,一輪白日抱璚樓。
蒙蒙灝氣疑浮蜃,炯炯神光遠射牛。
終待留侯辭富貴,還來相伴赤松游。
巋然高閣鎮吳州,妙手應煩玉斧修。
萬疊紅云凝寶座,一輪白日抱璚樓。
蒙蒙灝氣疑浮蜃,炯炯神光遠射牛。
終待留侯辭富貴,還來相伴赤松游。
高大的樓閣傲然聳立鎮守著吳州,這精妙的建筑恐怕要煩勞仙人用玉斧來修造。層層紅云凝聚在寶座周圍,一輪白日環繞著美玉般的樓閣。蒙蒙的浩氣讓人懷疑有蜃景浮現,明亮的神光遠遠地射向牽牛星。我終究會像留侯張良一樣辭去富貴,回來與赤松子相伴遨游。
巋然:高大獨立的樣子。
吳州:古代地名,這里泛指吳地。
玉斧:神話中仙人修月的工具,此處指高超技藝。
萬疊:層層疊疊。
璚樓:美玉裝飾的樓閣,形容樓閣華麗。
灝氣:彌漫的大氣。
浮蜃:即海市蜃樓。
炯炯:明亮的樣子。
射牛:射向牽牛星,形容光芒遠射。
留侯:指張良,他被封為留侯,功成后辭富貴。
赤松:赤松子,古代神話中的仙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澄虛觀玉皇閣時,被其宏偉壯觀所震撼,同時結合自身對人生的思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時期,詩人或許對現實有所不滿,從而向往超脫的生活。
這首詩以玉皇閣為描寫對象,展現其雄偉神秘之景,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富貴的看淡和對超脫生活的追求。詩中奇幻的描寫和獨特的情感表達,體現了詩人的浪漫情懷,在同類寫景抒懷詩中具有一定特色。
不作長沙行,湖湘少斯客。
潔身不可污,好義是所積。
口不出巧言,面不為邪色。
誰可謀定交,斯人不可失。
請符又作浙東行,六郡爭驅紺弩迎。
環佩聲回堯陛遠,旌旗光動禹川明。
山烘橘柚香浮席,溪漲菰蒲翠徹城。
人在蓬萊仍晝錦,會稽故事兩兼榮。
前年離長安,與公為死訣。長安門外長樂坡,胸中壯氣渾消磨。
其時夜宿灞橋上,夢中勒馬猶西望。江淮之上情愈勞,去年曾寄西山高。
今年今日春將歸,春風不似秋風時。山陽數月雨不止,泥深窮巷行人稀。
忽聞公死終南山,坐中忽過東西關。黃泉一去幾萬里,吁嗟公兮何時還。
盂有水兮無食薦,烹有茶兮無酒奠。魂兮來兮不可知,來若飄風去如電。
報恩之事終有期,未必儒生只貧賤。
君不見淮之水,春風吹,春雨洗。
青薰衣,綠染指。
漁不來,鷗不起。
瀲瀲滟滟天盡頭,只見孤帆不見舟。
斜陽欲落未落處,盡是人間今古愁。
今古愁兮將奈何,莫使騷人聞棹歌。
我曹自是浩歌客,笑聲酒面春風和。
茶新詩亦新,垂貺及羈客。
有味皆清真,無瑕可指摘。
隴西飄何依,湘水流自北。
別后誦高吟,料公猶相憶。
有人自折四般花,手中四色成云霞。瑤瓶貯酒白如沙,呼童急送野人家。
一般花是水林檎,白處偷紅紅不勻。笑臉易殘留恨色,淺粧難就帶啼痕。
無夫少婦善居寡,以禮自防容不冶。君看盈盈閃色桃,酒紅睡起未全消。
意待傾城又傾國,花中偷得兩般色。深色桃花將奈何,猩猩血染春衫羅。
欲成鸞鳳吹簫急,借涂鉛粉施朱多。卻是梨花白為勝,四色花中容最正。
若與梅花相并時,花葉花柯較麤硬。為花傾出瑤瓶酒,香泉急溜蚍蜉走。
兩手各擎花一枝,深閃桃花將與誰。主人醉起欲騎馬,自插烏紗帶取歸。
相逢便吐胸中奇,直道而交與世違。
硯席已逾三載共,鸞凰須約一時飛。
嗟予從事于今僻,似子知音自古稀。
好去上書言得失,買臣猶取虎符歸。
思婦感離別,夕霖殊未晴。
九秋消息近,千里夢魂清。
續縷有深意,促機無緩聲。
寒衣遠須寄,人去在幽并。
好客重來直上廳,龐家妻女合炊秔。
名言一坐令誰聽,老病雙瞳為子明。
有道長官方就祿,無能司戶欲歸耕。
如斯出處俱平易,義理難時即共評。
氣勢不可犯,秋從何處通。
新嵐滴欲盡,舊翠洗將空。
徙履寒云里,倚樓殘照中。
快吟吟不暢,長嘯入松風。
蜀之有眉,有山有江。江大而浚,山形甚龐。是生程公,為國重器。可處大任,可決大事。凡有措置,凡有施設。堅不可搖,牢不可拔。所以蜀人,號為鐵塔。
維公有子,為山陽守。所性所養,質直真厚。維其質直,不浮不茍。不生巧心,不為利口。維其真厚,不矯不激。體無邪氣,面無邪色。視其氣貌,察其動靜。可知所養,可知所性。可知其德,可知其政。
質直真厚,故不生事。不為小數,不任小智。以恕輔法,因法行恕。不煩不苛,不暴不怒。遂使斯民,如行大路。無險可虞,無傷可慮。肌膚以完,手足可措。奸兇以衰,盜賊亦沮。父母妻子,邑居田廬。各安其故,各保其居。
為政如此,民是以和。是以可慕,是以可歌。不能歌者,太守之量。可歌可傳,可法可尚。可以容眾,可以任重。無適不可,惟上所用。
空中氣候何蒼蒼,風力不勁云不黃。
一冬無雪農家忙,為憂麰麥不豐穰。
若有雪時滿引觴,仍將詩去報庾郎。
牢收浙帥廚中羊,恐有劍客過城隍。
不知今之人,誰識張縣尉。勿問胸中事,但看面上氣。所謂人英者,正是斯人輩。
前年南郭中,文酒日夜會。一從舍我去,忽忽再逾歲。
今茲歲且盡,為子吟不睡。起坐卻就枕,伸頭出紙被。約是三四更,老老抱雙腳。此時吟正酣,聲調不可卻。
春風起淮東,須臾到嵩洛。往往入子家,但子眠不覺。子覺將奈何,聲盡情思多。
上東門外路,洛水生春波。還我大松來,不用寄詩歌。
朝家設賢科,留意在豪彥。三道詢天人,萬言極貫變。
國論庶有補,謀身非自薦。昧者鮮知此,榮祿生貪羨。
討論遺本原,文采事藻絢。假之為捷涂,得以步華選。
亦有附群邪,借以肆綺辯。心跡既自異,事業安可見。
遂令權貴人,待物少明辨。概為天下材,皆同秦士賤。
夫君非好名,力學久忘倦。天資固彊直,道業益豐羨。
純如后夔音,發若老羿箭。深有啟沃誠,恬無寵榮戀。
時事方艱虞,干心屢告譴。遠憂何時已,長策殊未獻。
期君為國醫,起疾須瞑眩。
雪意悠悠底未成,年華促促尚誰驚。
浮云稍助春來暗,薄日遲回午后明。
靜見游塵侵蘚跡,忽聞落葉掃階聲。
此時俯僂無酬酢,世諦吾心棄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