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 皇地祇位奠玉幣用《嘉安》。
至哉坤元,持載萬物。
繼天神圣,觀世治忽。
頌祇之堂,薦以圭黻。
孰為邦休,四海無拂。
至哉坤元,持載萬物。
繼天神圣,觀世治忽。
頌祇之堂,薦以圭黻。
孰為邦休,四海無拂。
偉大啊,大地的元始之氣,承載著世間萬物。繼承上天意志的神圣君主,觀察世間的治亂興衰。在祭祀地神的殿堂里,獻上玉圭和禮服。誰能讓國家美好?讓四海之內(nèi)都順從。
坤元:指大地的元始之氣。
治忽:指治亂。
祇:地神。
圭黻:圭,玉圭;黻,禮服,這里指祭祀用的禮器和服飾。
邦休:國家的美好。
拂:違背,不順從
此詩創(chuàng)作于紹興年間,當時南宋政權(quán)相對穩(wěn)定。親享明堂是古代帝王的重要祭祀活動,旨在祭祀天地神靈,祈求國家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這首詩用于祭祀皇地祇時奠玉幣的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當時的宗教信仰和政治文化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在祭祀地神時表達對大地的崇敬和對國家太平的祈愿。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意境宏大,具有濃厚的宗教祭祀色彩。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宋代祭祀文化和樂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資料。
寶鷲何年寺,金山擁化城。窺禪雙鴿下,傍佛一燈清。水冷魚龍寂,林寒鳥鵲驚。曉鐘醒客夢,行矣謁承明。
鄰之震,震于戶。戒登陴,徹守御。神威掩至,不及拒。沿楚以南,菁茅宿莽。獻于王吏,奉厥土。天子有詔,侯西楚。自南北東,皆我疆。龍旗虎節(jié),拜降王。秦戈鞏甲,期韜藏。冕旒當中,垂衣裳。
嶙峋五老幻形真,何處飄來幾片云?此際此身歸我有,果然呂祖是仙人。
當代論材學,如君信少雙。詩名傳大地,文勢決長江。苔紫生衣桁,桃紅入酒缸。無能謝塵鞅,從隱鹿門龐。
平生五岳意相親,圖里天臺指避秦。豈謂乾坤歸戰(zhàn)斗,遂令湖海入風塵。時平不獨輕前輩,難起初聞遣大臣。回首國恩環(huán)佩里,百年誰見請纓人。
逐涼向何許,平臺俯煙際。青皋杳重疊,素水縈迢遞。酒冷渚邊云,衣芳苑中桂。一遇林下期,仍偕塵外契。
四十專城古已稀,君侯五七更英奇。九重臨遣廷尉正,千里驩迎循吏師。鴻雁同科金玉律,鹓雛先集鳳凰枝。少年勇退無人會,孤竹初心遜伯夷。辛卯中書落筆年,曾陪學士堵墻間。看渠手把州麾去,故里春迎晝繡還。我似青蒿君玉樹,君方綠鬢我蒼顏。一尊話別休辭醉,報政歸來紫禁班。
三更夜警新,橫吹獨吟春。強聽梅花落,誤憶柳園人。
萬古宗猷卻向東,祖庭艱鉅與誰同。凌空睥睨乾坤外,出岫風云浩蕩中。守法尚能巢白鶴,從心終不學黃龍。周身已愧非吾道,豈更荒唐問化工。
積雨昏林畔,庭前咫尺迷。葉心愁朱實,佳賞嘆揆攜。羽雀追飛盡,回煙拂樹低。何當凌白日,杖履過東畦。
李君本是清狂者,十載畋漁向原野。梅生豈厭官位卑,閔子由來宦清寡。自言濩落可終身,誰知尺組能縻人。朋游失路各分散,妻孥寄食家仍貧。荒涼廨宇炎江表,椎髻山氓語如鳥。地隔三苗洞穴多,天連五嶺人煙少。三年無書增我憂,憶君翻令懷舊游。開元寺里猿鳥暮,洞天巖前木葉秋。襟期相遇每如此,魂夢悠悠共千里。白發(fā)關山自月明,青山茅屋空流水。八月江南鴻雁飛,天邊誰寄早秋詩。不如飲酒且安命,振翼云霄尚未遲。
步趁游人歡意長,誰交鶯燕強雌黃。憑欄凝佇多佳麗,底羨簪花醉洛陽。
公守東陽郡,于今已十年。人猶誦遺愛,政不愧前賢。清議當時重,休聲后代傳。我來叨郡佐,悵望隔重泉。
漢閣重來鬢已蒼,故交強半上鹓行。鳴鞭送與黃封酒,似喚幽人入醉鄉(xiāng)。
渺夜荒燈寂隴隅,堂前細雨隱寒烏。遙鞭落落徒來往,短夢凄凄變有無。會要翻書耽思澀,才能對酒覺心虛。臨燈看影多真味,看到更闌影亦疏。一壁蕭燈一壁寒,房中多少物難堪。櫥身欲向影中縮,朔氣刁從窗隙喧。檢稿才知皆舊句,聆風總覺不新年。今宵幸莫開詩興,免到回吟更慘然。坐久茶涼貼膝寒,旋挪僵踵立低欄。三山夜斷如眸斷,半樹風殘復雨殘。隴角燈昏疑入鬼,林間石冷幸無猿。小詩吟罷休深品,品到傷情孰與言?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