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雁
嗷嗷鳴雁鳴且飛,
窮秋南去春北歸。
去寒就暖識所依,
裴回反顧群侶違。
哀鳴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闊朝云多,
凌風一舉君謂何。
嗷嗷鳴雁鳴且飛,
窮秋南去春北歸。
去寒就暖識所依,
裴回反顧群侶違。
哀鳴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闊朝云多,
凌風一舉君謂何。
大雁嗷嗷叫著邊飛邊鳴,深秋時向南飛去,春天又向北返回。它們離開寒冷之地去往溫暖之處,知曉自己的歸依。徘徊反顧,與同伴分離。哀傷鳴叫著想要落下,卻找不到合適的洲渚。江南水面寬闊,早晨云霧繚繞,迎著大風振翅高飛,你覺得如何呢?
嗷嗷:雁鳴聲。
窮秋:深秋。
裴回:同“徘徊”。
違:分離。
洲渚:水中小塊陸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大雁遷徙是常見自然現象,詩人可能在看到大雁飛行時,結合自身經歷或感受創作此詩,借大雁來抒發情感。
此詩以大雁為主題,描繪其遷徙之狀和孤獨處境。主旨可能是借雁自喻,抒發漂泊孤寂之感。在文學上以獨特視角展現自然生物,有一定藝術感染力。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若道臨溪堪釣璜,尚湖宛在渭川涘。作畫善行縮地法,無數景光縑素里。春秋以時詠蘭桂,俯仰之間識橋梓。游多鹿豕想鄰山,食足魚蝦知近市。論成樂志美西園,村港暗通路斜迤。耕鑿衣冠問若何,只記在家常早起。吾子風流勝昔人,合調每尋程與李。蘭心未肯雜于蕙,橘性寧教化為枳。所嗟李子就泉臺,喜得程君就棲止。拂水巖頭飛瀑聲,穿過窗欞落枕底。堂沿松竹署耦耕,閣敞湖山額秋水。似茲小筑近年成,剩許新經著耒耜。山莊對向畫圖看,知他誰儉復誰侈。詞出牛宮見曳犁,客上龍門聞倒屣。嫩蕨有幾亦同采,老酒無多竟先被。長句初驚驟雨過,高歌定遣從風靡。先疇昔日服畎畝,舊德今時食名氏。朝煙夕靄并迷離,山亦有椒江有汜。清齋不免盡園蔬,凈肉何至污砧機。宋家劉氏兩先生,號曰公非與公是。從來史學未易通,夏禮能言征在杞。吳越當年大國王,表忠觀古舟堪艤。四海皆知有羅生,唐使不知亦已矣。子今命我續前篇,未及捉筆先伸紙。《蘭亭敘》曾比金谷,《桃源記》卻出栗里。況子詩因述祖興,輞川唱和非徒爾。五行作甘惟稼穡,三農艱辛在耘耔。墨池滌研開良田,此意豈復關余子。
涼生宮殿不因秋。霽色澄千里,潮聲帶兩州。天長地久大悠悠,爾既無心我亦休。
幽居窮巷斷知聞,泥徑蹣跚迫薄曛。狼藕數枝寧恣賞,沉酣一雨信能軍。佳人遲暮愁相對,楚客騷心可得分。但使東籬回一笑,不須索醉向紅裙。
千仞芙蓉秀入天,紛紛空翠落簾前。山人無事來相訪,仙得黃庭內景篇。
大厓居士且徘徊,老婦家中喚洗杯。園花當檻春饒笑,竹洞封云晝不開。一冬菜飯留君住,萬里風船破浪來。若此詩情似坡老,楚云臺是妙高臺。
宣室君王欲受釐,斯民將見少休期。閒中把卷空遮眼,亂后操心甚累棋。郵置未傳殷浩信,筠筒先寄樂天詩。壺中日月公應惜,拚醉樽前十樣眉。
東人結廬云水間,有時飛夢游天關。西人白馬長安道,身寄玉堂心在山。草堂只在鐘山口,石門南頭岱溪右。古木垂蘿繞四檐,紅泉翠壁當虛牖。憐君白面魯諸生,卻愛幽居隱姓名。興來滿載東山酒,春至還尋谷口耕。卷幔橫經坐曲房,穿林著履采蕓香。天寒煮茗僧同榻,月出彈弦鹿近床。巖扉近舍多幽處,向子何須更長去。心遠能忘朝市喧,機閒自得煙霞趣。獨鶴孤云任此身,至人舒卷道為鄰。草堂亦有山靈在,莫學周颙卻笑人。
天柱不可折,柱折不可撐。九鼎不可覆,鼎覆人莫扛。袁公烈丈夫,獨立東南方。欲以一己力,代國相頡頏。適遭宋祚移,恥為不義戕。奮然抱志起,誓欲掃攙槍。拔劍突前麾,手回日月光。敵勢愈猖獗,山摧失忠良。嗚呼絕倫志,不得騁才長。妻孥悉從溺,枯骨誰為襄。忠烈動天地,游魂為國殤。山水倍堪悲,抱恨徹穹蒼。穹蒼幸一息,庶幾紀星霜。西風白楊路,哀猿號崇岡。解劍掛墓柏,泣下沾衣裳。惜哉時不利,抽毫述悲傷。
苕溪洲渚上,青黛開煙鬟。石色何秀潤,有璧生其間。四圍阻巨浸,世稱浮玉山。狂潦不能沒,高低依碧瀾。蓮幕趙從事,昔年此盤桓。重來汎秋水,見之發長嘆。美璞貴內韞,叔降從時觀。渺渺水晶國,虹光山月寒。駿馬行翩翩,青絲絡錦韉。美人向何處?言往苕之壖。苕溪繞城春水發,樓閣重重花漠漠。釃酒哦詩掀紫髯,水精宮里芙蓉幕。弁山如龍天際來,七十二朵青蓮開。小娃雙歌蕩舟劇,漚波滉漾青于苔。君不見王孫宅,百年喬木高千尺。愿君種德及湖民,會見高文勒貞石。
聞君尚衰绖,一榻臥云蘿。客路音書少,秋山涕淚多。湖波涵白鳥,峰影倒青荷。落日門生散,空齋詠蓼莪。
杪秋木葉脫,霜露告成歲。驅車溯寒郊,觸物念征邁。戒舟有程日,維駒阻心愛。所幸旦暮留,前途或風瀨。
林下高僧睡得牢,春風幾度到園桃。龍歸洞口云猶濕,鶴唳峰頭月正高。千里溪山無戰壘,半江煙雨有魚舠。我來還憶方時舉,斗酒篇詩意氣豪。
一離胥渡口,即是五湖豪。第石登花案,除云入水曹。小帆如蝶翅,暗浦乞螢尻。不問知吳地,風呼也帶騷。
行盡千峰日未晡,齋馀扣檻喚紅魚。百梁扶棟神輸巧,一鐸鳴檐樂出虛。那得詩情陪島可,但誇山色勝衡廬。老禪趺坐渾無語,案上旁行幾葉書。兩人相對說蠶叢,蒿稆堪嗟滿故宮。忽見畫圖如雪外,不知身世此山中。馀生才寓一稊米,獨往殊欣六尺篷。寄得詩來何處覓,南湖蒲稗沒鳧翁。
金碧擁層巒,歸橈趁急湍。人從天際去,春在畫中看。驛路隨江盡,湖云類海寬。停舟未可別,風雨落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