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黃帝酌獻用《祐安》。
黍以為翁,鬰以為婦。
以侑元功,以酌大斗。
伊誰歆之,皇皇帝后。
伊誰嘏之,天子萬壽。
黍以為翁,鬰以為婦。
以侑元功,以酌大斗。
伊誰歆之,皇皇帝后。
伊誰嘏之,天子萬壽。
用黍作為主祭的供品,用鬰鬯作為輔助的香酒。以此配享黃帝的偉大功績,用大杯斟滿美酒敬奉。是誰來享用這些祭品?是偉大的黃帝。是誰賜予福澤?讓天子萬壽無疆。
黍:黃米,古代祭祀常用谷物。
鬰(yù):鬰鬯(chàng),用郁金草釀制的香酒,祭祀時用。
侑(yòu):輔助,配享。
元功:偉大的功績,指黃帝的豐功偉業。
大斗:大的酒器。
歆(xīn):享用(祭品)。
皇皇:偉大、莊嚴的樣子。
后:君主,此指黃帝。
嘏(gǔ):賜福,引申為保佑。
此詩為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朝廷祭祀五方帝時所用樂歌,屬《紹興祀五方帝儀注》的組成部分。五方帝祭祀是古代帝王重要的國家祀典,黃帝為中央之帝,主司土德。詩中反映了南宋初期延續傳統禮制、通過祭祀強化統治合法性的政治需求,也體現了對黃帝作為華夏始祖功績的追念。
全詩圍繞祭祀黃帝的儀軌展開,通過祭品、酒器的陳設與問答式的詠嘆,既頌揚黃帝的‘元功’,又傳遞對天子‘萬壽’的祈愿,是宋代郊廟文學中典型的祭祀樂歌,具有重要的歷史與文化研究價值。
憶長安,二月時,玄鳥初至禖祠。百囀宮鶯繡羽, 千條御柳黃絲。更有曲江勝地,此來寒食佳期。
江南孟春天,荇葉大如錢。白雪裝梅樹,青袍似葑田。
人日春風綻早梅,謝家兄弟看花來。吳姬對酒歌千曲, 秦女留人酒百杯。絲柳向空輕婉轉,玉山看日漸裴回。 流光易去歡難得,莫厭頻頻上此臺。
世間禊事風流處,鏡里云山若畫屏。 今日會稽王內史,好將賓客醉蘭亭。
平原門下十馀人,獨受恩多未殺身。每嘆陸家兄弟少, 更憐楊氏子孫貧。柴門豈斷施行馬,魯酒那堪醉近臣。 賴有軍中遺令在,猶將談笑對風塵。
雷塘春雨綠波濃,古冢寒煙蔓草空。 斜日欲沉山色近,行人無處問隋宮。
心意逍遙物莫知,山中山下識人稀。 想君絕慮離塵土,不是王喬即令威。
玉砌花光錦繡明,朱扉長日鎮長扃。夜寒不去夢難成,爐香煙冷自亭亭。 遼陽月,秣陵砧,不傳消息但傳情。黃金臺下忽然驚,征人歸日二毛生。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長日鎮長扃。余寒欲去夢難成,爐香煙冷自亭亭。 遼陽月,秣陵砧,不傳消息但傳情。黃金臺下忽然驚,征人歸日二毛生。
珠簾高卷莫輕遮,往往相逢隔歲華。 春氣昨宵飄律管,東風今日放梅花。 素姿好把芳姿掩,落勢還同舞勢斜。 坐有賓朋尊有酒,可憐清味屬儂家。
盡信書不如我書,識得個字不如忘卻個字。 九經諸子徒爾藻飾,一大藏教盡是藥方。 分明對物收稅,何用商量一葉扁舟載大唐。
誰知三隱寂寥中,因話尋盟別鷲峰。 相送當門有修竹,為君葉葉起清風。
菰蒲葉冷暮天低,斷岸舟橫水四圍。祗有一竿楚竹,未嘗容易下漁磯。
邊馬嘶寒急,霜風割面來。空垂去國淚,何處望鄉臺。
形影親孤劍,波濤送一杯?;臍埥窀?,不必問秦灰。
天半夷陵道,扁舟獨夜來。城孤懸楚望,月冷失秦灰。
戎馬青山在,蓬蒿白骨開。巴歌聽已矣,并入嶺猿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