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親郊三首 皇帝升降用《干安》。
因山為高,爰陟其首。
玉趾躩如,在帝左右。
帝謂我王,予懷仁厚。
眷言顧之,永綏九有。
因山為高,爰陟其首。
玉趾躩如,在帝左右。
帝謂我王,予懷仁厚。
眷言顧之,永綏九有。
依托高山的巍峨,登上它的頂端。帝王的腳步敏捷穩健,仿佛侍立在天帝身邊。天帝對我朝君王說:我心懷仁厚。深情眷顧于你,愿永保九州安寧。
爰(yuán):語助詞,無實義。
陟(zhì):登,升。
玉趾:對帝王腳步的尊稱。
躩(jué)如:形容腳步敏捷的樣子。
眷言:即“眷然”,回顧、眷顧的樣子。
綏(suí):安定、安撫。
九有:即九州,代指天下。
此詩為北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8)郊祀(祭天)典禮所用樂章,屬《政和五禮新儀》中的郊祀樂歌,用于皇帝升降祭壇時演奏,反映了宋代對天地祭祀的重視及皇權與神權的結合。
全詩通過描述帝王登高山祭祀天帝、天帝嘉許其仁厚并賜福的場景,既體現郊祀儀式的莊重,也暗含“君權神授”的政治理念,是宋代宮廷祭祀文化與政治思想的典型體現。
天王念遠民,哀此西南隅。主者按其籍,取之盡錙銖。
掃地皆赤立,名獨存版圖。竭澤儻未已,來年恐無魚。
明詔甚寬大,宿負當蠲除。主者慘不樂,何以充挽輸。
刺史詎可信,殆將有為無。遣官視故府,姑往考簿書。
簿書亦難憑,緣絕或欺予。不如持明詔,卻還桑大夫。
跋涉君徒勞,兩駕泥軾車。所幸得一歡,莫辭留斯須。
今晨屬挑菜,啗我園中蔬。蔬食君莫笑,郡縣誠空虛。
肅肅曹伯,王室之裔。
積習樂道,切瑳明義。
惟善則主,爾德是類。
史筆有煥,令名永紀。
通涂合西南,達人戒同異。
二魚各自魚,是魚豈有二。
濶處海茫茫,波濤適相戲。
笑我湖上亭,鱗鬣紛族類。
情知我非魚,此意魚或是。
欣然得所適,相見不相遇。
魚行我無心,我得魚亦遂。
藻荇披秋光,水與天嫵媚。
明月貼湖心,照見魚不寐。
我琴無殺聲,螗蜋勿余忌。
髧如丫角垂兩耳,口誦黃庭調綠綺。
諸公拂榻乃肯留,疑是前時徐孺子。
我琴掛壁久不彈,浙聲分作蜀聲看。
但得古人指下趣,轉覺良工心事難。
欣然過我同一笑,舊曲重聞如再少。
咸韶本自鳳凰鳴,箏笛任夸蚯蚓竅。
孺子孺子年更癡,十三大勝陶家兒。
阿端不識六與七,隨分牽衣覓梨栗。
衛尉余樂廣,昔嘗侍蓬萊。
暮年乃去國,持節此徘徊。
時登清音亭,遙見江西來。
凄然載酒地,復送江東回。
崔嵬蒼龍闕,白首所仰懷。
宅相實在傍,敬起酌公杯。
公詩不敢忘,永藏十瓊瑰。
我慚衛叔寶,繼領外行臺。
每望凌云山,尚想蓋世才。
遺聲落巖壑,松風有余哀。
蜀江自嶓冢,流惡及丘原。
寧止數斗泥,乃有千丈渾。
帝選高才郎,遠來乘輶軒。
凄然在川上,會思澄其源。
重部今何如,想無風水昏。
激濁使之清,未覺禹功尊。
我戚閭丘生,短衣方服轅。
得為經途尉,可致薄夫敦。
何須讀刑書,顧欲多平反。
但令吏不污,信是民無冤。
去蜀游東吳,舉頭望赤霄。君之門九重,觚棱鬰岧嶤。
是中盛文物,簪筆立漢朝。規摹覺地雄,氣象知天高。
計其所從客,皆是夔與皋。平生聞張公,磊落一世豪。
示我水調歌,奴仆可命騷。尚想揮翰時,淋漓宮錦袍。
問子何歸來,遠指萬里橋。答云懷喬木,聊復訪衡茅。
未嗟功名忤,非憚道路勞。不見廊廟具,乃對簿領曹。
明年買扁舟,鼓枻出下牢。西府有故人,亦應遣弓招。
進取雖狂我不狂,跨鼇今日鄭公鄉。
未偕西蜀三年計,來訪東湖九月霜。
桃李山城漫紅白,橘橙峽路看青黃。
修門萬里逢嚴助,剩剖瑯玕出錦囊。
古人重生孫,欲為王父尸。
爾姑念爾祖,宰木今風悲。
不得見爾生,況當逆婦歸。
我獨賀迺翁,有婦能奉匜。
食上調滑甘,寒煖視其宜。
更致大夫食,迺翁喜可知。
還家勤五經,進德要及時。
他年懸旌節,門戶增光輝。
近時文章衰,淺陋亦可憐。走趨王公門,書記爭翩翩。開讀令人慙,語吃意莫宣。
今晨忽驚喜,贈我手一編。筆端吐虹霓,直上欲干天。樊南甲乙中,乃有猗那篇。
如聽正始音,復回元祐年。借問安能爾,氣剛得其全。用為良有司,吾實無間然。
要知取士公,考閱外已傳。何由置漢朝,直柄遂當權。伏閣日論事,不減陽城賢。
不辨干將與莫耶,仗之使我心無邪。光芒紫氣射牛斗,知音今不乏張華。
百煉精剛歐冶手,一仗尚能清九有。有時陰靄天地昏,匣中飛電金蛇走。
切玉如泥未足珍,終當化去烏足神。愿與朱云斬邪佞,豈甘埋沒延平津。
莫道承平便無用,長使奸雄毛竦。上決浮云日月明,疾視羞為一夫勇。
陌上花開又一春,起來酒伴覓南鄰。
煙霞笑我雖成疾,霜雪于君恐不仁。
柏葉殊思金馬舊,柳枝偏向土牛新。
相忘已約形骸外,老守先能墮醉巾。
昔游楚澤窺衡湘,飄然欲返川無梁。
途窮問津西入蜀,十年一過如風狂。
欲知滯留視草木,來時尺許今人長。
石龜尚有懷海心,茍非達者寧無情。
倦游于此豈不厭,況乃州縣徒勞人。
官如敝屣端可捐,投劾徑去真欣然。
只憂口紋有從理,一簪不著死道邊。
近聞有客自吳至,試問龍化今何年。
屬車南游今尚爾,翠華停停照江水。
會稽久闕神禹朝,再喜吳兒識天子。
徑山苕溪兩奇絕,鳳舞龍飛臨觀闕。
宮中又起白玉城,丹樓如霞高嵽嵲。
潮聲浩浩江風急,越水吳山動秋碧。
霓旌玉弭有光輝,西湖蒲柳生顏色。
氣象不與巴山同,年來聞此益欲東。
但期生見翔鳳闕,豈敢望到明光宮。
舉頭試望長安日,遙想烏衣淚霑臆。
逢人寄書往問訊,流落猶為帝城客。
山川雖異風景同,勿作楚囚相對泣。
惟子有道,天與異容。
狀雖云惡,德則其豐。
南止江沱,學者云從。
取士自茲,貌或非公。
君從毗陵來,載酒與偕行。
釀以陸子泉,可使傖父驚。
香味橄欖嚴,顏色蒲萄清。
得非續玉漿,無乃挹金莖。
固應壓白墮,亦未數烏程。
老夫家巴蜀,華發思南烹。
飲此惟恐盡,酌之且徐傾。
君如建吳檣,再見毗陵城。
相煩送一車,救我枯腸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