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山莊
便覺塵囂隔,煙霞寧幾深。
樹招憐翠眼,水發嗜清心。
石暈團枯靨,崖芳簇碎金。
知非罇酒聚,寵我以幽尋。
便覺塵囂隔,煙霞寧幾深。
樹招憐翠眼,水發嗜清心。
石暈團枯靨,崖芳簇碎金。
知非罇酒聚,寵我以幽尋。
一到這里便覺遠離了塵世喧囂,煙霞籠罩的景色是如此幽深。樹木招引著人憐愛它的翠綠,流水奔涌令人喜愛它的清澈。石頭上的暈紋像枯瘦的酒窩,山崖的野花如碎金般簇聚。知道并非為飲酒聚會而來,友人以這幽靜探尋來款待我。
塵囂:塵世的喧囂。
煙霞:煙霧與云霞,代指自然景色。
翠眼:指樹木的翠綠枝葉。
嗜(shì):喜愛。
石暈:石頭表面的暈狀紋理。
枯靨(yè):枯瘦的酒窩,形容石紋凹陷處。
崖芳:山崖上的野花。
罇(zūn)酒:即樽酒,指飲酒。
幽尋:探尋幽靜的景致。
此詩應為詩人拜訪友人山莊時所作。友人以幽境相邀,非為飲酒之聚,而是共尋山林之趣,詩中可見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感與對雅趣相交的珍視。
全詩以‘塵囂隔’起筆,通過對山莊煙霞、樹木、流水、石紋、野花等景致的細膩刻畫,突出‘幽尋’主題,既贊自然之幽,亦頌友情之雅,語言清新,意境悠遠。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