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宗郊祀二十九首 送神用《景安》。
神輔有德,來燕來娭。
禮薦熙成,三靈逆厘。
神饗有道,言旋言歸。
福祉咸蒙,百世本支。
神輔有德,來燕來娭。
禮薦熙成,三靈逆厘。
神饗有道,言旋言歸。
福祉咸蒙,百世本支。
神靈輔佐有德行的君主,前來安閑愉悅地享用祭品。禮儀獻上,光明告成,天地人三靈接受福賜。神靈享用了合宜的祭祀,現在要返回天庭。福澤都能蒙受,子孫百代永享。
燕:通'宴',安閑,宴飲。
娭(xī):通'嬉',游戲,愉悅。
熙成:光明告成,指祭祀順利完成。
三靈:指天、地、人三靈,或日、月、星三辰。
逆厘(nì lí):接受福賜。逆,迎受;厘,福。
饗(xiǎng):享用祭品。
言旋言歸:即'旋言歸',返回。言,語助詞。
本支:同'本枝',指本宗與支庶,代指子孫后代。
此詩為南宋寧宗趙擴郊祀儀式中送神環節所用樂章,屬《寧宗郊祀二十九首》之一。郊祀是古代帝王在郊外舉行的祭天大典,此類樂章由禮官或文人奉命創作,反映了南宋朝廷對祭祀禮儀的重視,旨在通過祭祀祈求神靈護佑國家、福澤子孫。
此詩為郊祀送神樂章,通過贊頌神靈降臨、禮成送歸,表達對神靈護佑的感恩,祈求福澤延續、子孫萬代的愿望。語言莊重典雅,結構嚴謹,體現了古代祭祀詩歌肅穆、祈愿的典型特征。
家近紅蕖曲水濱,
全家羅襪起秋塵。
莫將越客千絲網,
網得西施別贈人。
郡齋何用酒如泉,
飲德先時已醉眠。
若共門人推禮分,
戴崇爭得及彭宣。
已帶黃金縷,仍飛白玉花。
長時須拂馬,密處少藏鴉。
眉細從他斂,腰輕莫自斜。
玳梁誰道好,偏擬映盧家。
青雀西飛竟未回,
君王長在集靈臺。
侍臣最有相如渴,
不賜金莖露一杯。
漢水方城帶百蠻,
四鄰誰道亂周班。
如何一夢高唐雨,
自此無心入武關。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偘汛荷綊呙槛?,不知供得幾多愁。
昔去靈山非拂席,今來滄海欲求珠。楞伽頂上清涼地,善眼仙人憶我無。
苦海迷途去未因,東方過此幾微塵。何當百億蓮花上,一一蓮花見佛身。
城頭疊鼓聲,
城下暮江清。
欲問漁陽摻,
時無禰正平。
皎潔終無倦,煎熬亦自求。
花時隨酒遠,雨后背窗休。
冷暗黃茅驛,暄明紫桂樓。
錦囊名畫掩,玉局敗棋收。
何處無佳夢,誰人不隱憂。
影隨簾押轉,光信簟文流。
客自勝潘岳,儂今定莫愁。
固應留半焰,回照下幃羞。
一歲林花即日休,
江間亭下悵淹留。
重吟細把真無奈,
金鞍忽散銀壺漏,
更醉誰家白玉鉤。
郁金堂北畫樓東,換骨神方上藥通。
露氣暗連青桂苑,憶事懷人兼得句,
翠衾歸臥繡簾中。
真人塞其內,夫子入于機。
未肯投竿起,惟歡負米歸。
雪中東郭履,堂上老萊衣。
讀遍先賢傳,如君事者稀。
洞中屐響省分攜,
不是花迷客自迷。
珠樹重行憐翡翠,
唱盡陽關無限疊,
半杯松葉凍頗黎。
玉山高與閬風齊,玉水清流不貯泥。
何處更求回日馭,聞道神仙有才子,赤簫吹罷好相攜。
一夕南風一葉危,荊云回望夏云時。
人生豈得輕離別,
洞庭湖闊蛟龍惡,卻羨楊朱泣路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