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 皇帝入門用《儀安》。
惟我有宋,
昊天子之。
三年卜祀,
百世承基。
施及沖眇,
奉牲以祠。
敢忘齋栗,
偏舉上儀。
惟我有宋,
昊天子之。
三年卜祀,
百世承基。
施及沖眇,
奉牲以祠。
敢忘齋栗,
偏舉上儀。
我大宋王朝,乃上天庇護的子民。每三年占卜確定祭祀,承繼百代基業。延續至年幼的我,供奉犧牲以行祭祀。怎敢忘記齋戒時的敬畏,全面施行最高禮儀。
昊天:指蒼天、上天,古代常以昊天代指最高神祇。
子之:以之為子,此處指宋朝受上天庇護,如同上天之子民。
卜祀:通過占卜確定祭祀的時間與儀軌,體現對祭祀的慎重。
沖眇:年幼、微末,此處為皇帝自謙之辭,指自己繼位時尚年幼。
齋栗:齋戒時心懷敬畏,形容祭祀前的虔誠態度。
上儀:最高規格的禮儀,指符合禮制的莊重祭祀儀式。
此詩為宋高宗紹興年間皇帝親祀明堂時所用樂章。明堂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宣明政教的場所,宋代尤為重視郊廟祭祀以鞏固政權。紹興時期南宋初立,通過親享明堂的儀式強調天命所歸,此詩即為此背景下歌頌王朝承天受命、皇帝虔誠奉祀的產物。
此詩作為郊廟祭祀樂章,核心在于宣揚宋朝承天受命的正統性,通過描述祭祀儀軌與皇帝的虔誠態度,強化政權合法性。語言莊重典雅,是宋代官方祭祀文學的典型代表,反映了當時“敬天法祖”的政治文化傳統。
聽雨不眠添客思,望燈投宿近漁舟。風號萬竅四山暮,寒戀重襟九月秋。饑饉念誰蘇久困,迂疏徒自抱深憂。寬仁賴有觀風使,當寧歸來為借籌。雨腳如麻苦不休,間于晴色又方舟。市沽小動苕溪酌,時節難孤九月秋。四海賡歌堯復見,一方魚鱉禹堪憂。衰遲便續歸來賦,已落廬山第二籌。
夜永篆香清,露深花氣冷。明月過墻來,照見愁人影。幽花參妙諦,古樹證初心。坐久山光暝,虛堂起梵音。
五鳳樓前過曉鐘,班行偏信老來慵。嫠啼孺怨方思有,歲儉民流忍奏庸。臘飯每懸江上夢,凍梨真改鏡中容。相忘意氣當年話,猶記巾裳共璧雍。坎止流行跡許同,貞元會合兩衰翁。青坪抱犢還閒況,白發從龍有素忠。計使每輸西夏棘,美人時賦小山叢。乞骸舊德三溫詔,留畢新朝府事功。
南宮釋褐廿馀年,無補絲毫忝俸錢。湘水叢蘭新宦況,瀛州煙樹舊詩篇。多言銘懔三緘戒,斂手棋輸一著先。愧負師門期許意,花封治譜不曾傳。多情舊雨聚京朝,捧檄風塵惜下僚。塞馬早經忘得失,云鵬今漫說扶搖。由來不辱緣知足,未礙居卑且折腰。班史閒披朱邑傳,桐鄉誰復令名標。
南華路口別多時,尚逐塵勞覺已非。野寺蒼松虛鶴夢,洞門芳草待人歸。傳燈塔里留僧偈,說法堂前有佛衣。日暮肩輿獨乘興,曇花琪樹正依依。
笑殺先生,非驢非馬,龜茲只會為蠃。這般難我,也不算天魔。缺口沙壺尚在,酒醉后、聽唱田歌。斜陽晚,鳥歸花落,高臥席青莎。如何。乾著急,閒愁閒病,便作沈疴。把青衫一領,換了漁蓑。更向壺公乞借,一閒屋、四面煙蘿。從中去,山平水淺,萬古少風波。
謝家池館占花中。微雨濕春風。艷紅修碧,濃香疏影,浮動簾櫳。嬌蛾聚翠尋春夢,衣上淚痕重。閑窗愁對,金籠鸚鵡,彩帶芙蓉。
臘里天公未得閒,重陰先殿晚來寒。數絲綽約流空際,一陳繽紛糝夜闌。已傍馀光窺蠹簡,更消清液試龍團。杜門自覺心神瑩,老去追隨只強歡。
畫棟飛云暮靄寒,樓臺城堞有無間。煙收雨霽曾看否,見盡東南萬疊山。
團。一片清華映碧闌。詩情好,對影愛高寒。
明月印野水,暮色進旅愁。仆痡主亦疲,心口相怨尤。茅舍劣容膝,弛擔聊小休。會當理歸策,甘彼窮山囚。
穹穹華亭谷,中有不竭流。其微初濫觴,其大終載舟。寒色皎可鑒,嵐光郁如浮。當解塵中纓,一濯潭上秋。
芳草正萋碧,肅然麗清霜。王孫杳不見,蝴蝶飛以黃。紫塞下寒吹,浮云微夕陽。殘荷張晚蓋,七十二鴛鴦。
五雜組,慶云聚。往復來,東西渡。不獲已,再娶婦。
淘河復淘河,后土激浪沙分波。大石羽轉雜龍鼉,汝欲澄清力幾多。官家費盡水衡錢,萬夫政待汝漪漣。天上有河鵲以填,可增汝漫髡其顛。虛名覈何嘗,休譏汝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