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寺上方
霸業銷沈煙樹濃,吳王臺殿梵王宮。
屧廊人去土花碧,香徑僧歸秋葉紅。
颶母射巖風動地,蛟精徙穴霧迷空。
明朝江郭重回首,寺在翠微蒼靄中。
霸業銷沈煙樹濃,吳王臺殿梵王宮。
屧廊人去土花碧,香徑僧歸秋葉紅。
颶母射巖風動地,蛟精徙穴霧迷空。
明朝江郭重回首,寺在翠微蒼靄中。
當年吳王的霸業早已煙消云散,如今只有茂密如煙的樹林,曾經吳王的宮殿也變成了梵王宮。響屧廊的佳人已去,只有苔蘚呈現出碧綠之色,采香徑上僧人歸來,只見秋葉一片嫣紅。颶風呼嘯著吹打巖石,狂風震動大地,蛟龍遷徙洞穴,霧氣彌漫天空。明天我在江邊城郭再回首眺望,靈巖寺已隱沒在青山的翠微與蒼靄之中。
靈巖寺:在今江蘇蘇州西南靈巖山上。上方:指佛寺。
霸業:指吳王夫差稱霸的事業。
屧廊:即響屧廊,春秋時吳王夫差為西施而建。屧,木底鞋。土花:苔蘚。
香徑:即采香徑,相傳吳王種花處,宮女在此采香。
颶母:颶風來臨前的一種云氣,此處指颶風。
蛟精:蛟龍。徙穴:遷移洞穴。
翠微:青山。蒼靄:青色的云氣。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游覽靈巖寺時,看到曾經吳王宮殿如今變為佛寺,感慨歷史的興衰變遷。蘇州靈巖山曾是吳王夫差享樂之地,隨著時間推移,朝代更迭,昔日繁華不再,詩人觸景生情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亡,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自然景象相結合,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詩人對歷史題材的獨特處理,以細膩的筆觸展現出歷史的滄桑感。
過隙光陰還自催。生朝又送一年來。宴堂深處強追陪。眼眩豈堪花里笑,眉攢聊向酒邊開。與君同醉莫辭杯。
牙旗又轉越江西,荏苒年光惜解攜。轉粟暫勞蕭相畫,看花猶記白公題。云屯大陸千倉滿,雪照長淮萬舸齊。回首石門歌嘯地,幾從明月望丹梯。
意行得古洞,忽到陽明天。人傳是禹穴,愧我匪史遷。上摩青冥出,涌作芙蓉巔。下開巨石窟,郁以藤蘿纏。自昔乘四載,于茲理百川。岳瀆通脈絡,蛟螭被拘攣。真長或可待,宛委空風煙。衣冠竟一窆,簡札猶遺編。世間后百世,龍鬼巧相挻。安能洗滌盡,卻見鴻荒前。惜哉不可及,恐此復偶然。黃庭或秘景,絳府尚靈仙。精英倚怪木,狡獪戲神泉。無論鳳文舄,肯降狐鳥筵。長嘯望天末,白云年復年。
扶筇上瑤臺,一笑領清絕。如何夜來風,獨下前村雪。
披袍窣地紅宮錦,鶯語時轉輕音。碧羅冠子穩犀簪,鳳凰雙飐步搖金。肌骨細勻紅玉軟,臉波微送春心。嬌羞不肯入鴛衾,蘭膏光里兩情深。
故人相見慰相思,郭外山光瘦益奇。別去一年談近狀,老來萬事入新詩。秋鴻路遠飛何極,穴鼠墻陰悔亦遲。小坐酒樓人對語,隔江黃葉有風知。
桂林舊著繡衣來,久矣馀波拍越臺。自古直臣多牧廣,廣平曾賦嶺頭梅。
團團白玉盤,飛出千峰頂。山中有幽人,長廊步清影。
當年黃鳥亦知音,翠嶂頻傳綠綺琴。今日五湖煙水窟,魚龍可解聽狂吟?
憂世心衰且樂天,不妨飛詠此云川。天高地下有千載,物換人非無百年。
旌旗小小將軍隊,行李蕭蕭郎罷船。一水白隨鷗鷺去,萬山青逐虎龍眠。
掃空習氣尚馀狂,豈不懷思拾眾芳。花里素王真足貴,橘中皓叟更無香。
臘日銀罌翠管新。潘輿迎臘慶生辰。卷簾花簇錦堂春。百和寶薰籠瑞霧,一聲珠唱駐行云。流霞深勸莫辭頻。
碧海出蜃閣,青空起夏云。瑰奇□怪石,錯落動乾文。
萬山何處粵王臺,半榻寒空寄草萊。白社定偕高士臥,青門聊學故侯開。風塵西北懸車凈,宇宙東南曳杖回。愧殺草玄亭下客,攀云無路到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