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 亞獻用《正安》。
陽丘其高,神祇并位。
既奠厥玉,既奉厥醴。
亦有嘉德,克相毖祀。
旨酒載爵,以成熙事。
陽丘其高,神祇并位。
既奠厥玉,既奉厥醴。
亦有嘉德,克相毖祀。
旨酒載爵,以成熙事。
那高高的陽丘之上,神祇一同就位。已經獻上了美玉,也奉上了甜酒。還有美好的品德,能夠輔助嚴謹的祭祀。美酒斟滿酒杯,來成就這光明美好的祭祀之事。
陽丘:古代祭天的地方。
神祇:天地神靈。
厥:其,那。
醴:甜酒。
嘉德:美好的品德。
克:能夠。
相:輔助。
毖祀:嚴謹的祭祀。
旨酒:美酒。
載爵:斟滿酒杯。
熙事:光明美好的事,這里指祭祀之事。
紹興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南宋朝廷舉行祭天儀式。在古代,祭天是國家重要的典禮,體現對天地神靈的敬畏和祈求國泰民安。此詩是亞獻環節所用的樂歌,反映當時朝廷重視祭祀活動,以維護統治秩序和表達對上天的尊崇。
這首詩是祭祀樂歌,主旨是描述祭祀過程,表達對神靈的敬意與祈愿。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儀式感強,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宋代祭祀文化和樂歌創作特色。
親故尋回駕,妻孥未出關。
鳳凰池上月,送我過商山。
掌綸知是忝,剖竹信為榮。
才薄官仍重,恩深責尚輕。
昔征從典午,今出自承明。
鳳詔休揮翰,漁歌欲濯纓。
還乘小艛艓,卻到古湓城。
醉客臨江待,禪僧出郭迎。
青山滿眼在,白發半頭生。
又校三年老,何曾一事成。
重過蕭寺宿,再上庾樓行。
云水新秋思,閭閻舊日情。
郡民猶認得,司馬詠詩聲。
自慚拙宦叨清貴,還有癡心怕素餐。
或望君臣相獻替,分寸寵光酬未得,不休更擬覓何官。
樹綠晚陰合,池涼朝氣清。
蓮開有佳色,鶴唳無凡聲。
唯此閑寂境,愜我幽獨情。
病假十五日,十日臥茲亭。
明朝吏呼起,還復視黎甿。
前歲花前五十二,今年花前五十五。
歲課年功頭發知,
南州桃李北州梅,且喜年年作花主。
花前置酒誰相勸
驕陽連毒暑,動植皆枯槁。
旱日干密云,炎煙焦茂草。
少壯猶困苦,況予病且老。
脫無白栴檀,何以除熱惱。
汗巾束頭鬢,膻食熏襟抱。
始覺韋山人,休糧散發好。
我為同州牧,內愧無才術。忝擢恩已多,遭逢幸非一。
偶當谷賤歲,適值民安日。郡縣獄空虛,鄉閭盜奔逸。
其間最幸者,朝客多分秩。行接鴛鷺群,坐成芝蘭室。
時聯拜表騎,間動題詩筆。夜雪秉燭游,春風攜榼出。
花教鶯點檢,柳付風排比。法酒淡清漿,含桃裊紅實。
洛童調金管,盧女鏗瑤瑟。黛慘歌思深,腰凝舞拍密。
每因同醉樂,自覺忘衰疾。始悟肘后方,不如杯中物。
生涯隨日過,世事何時畢。老子苦乖慵,希君數牽率。
勸我酒,我不辭。
請君歌,歌莫遲。
歌聲長,辭亦切。
不愛君池東十叢菊,
不愛君池南萬竿竹。
愛君簾下唱歌人,
羅敷斂雙袂,樊姬獻一杯。
不見舒員外,秋菊為誰開。
勸君一醆君莫辭,勸君兩醆君莫疑,勸君三醆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時勝醒時。
天地迢遙自長久,君不見春明門外天欲明,喧喧歌哭半死生。
游人駐馬出不得,白輿素車爭路行。
歸去來,頭已白
莫買寶剪刀,虛費千金直。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
莫磨解結錐,徒勞人氣力。我有腸中結,知君解不得。
莫染紅絲線,徒夸好顏色。我有雙淚珠,知君穿不得。
莫近紅爐火,炎氣徒相逼。我有兩鬢霜,知君銷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錐不能解腸結。線不能穿淚珠
落日駐行騎,沉吟懷古情。
鄭風變已盡,溱洧至今清。
不見士與女,亦無芍藥名。
前年九日余杭郡,呼賓命宴虛白堂。去年九日到東洛,
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覺惜重陽。
江南九月未搖落,可憐假日好天色,公門吏靜風景涼。
榜舟鞭馬取賓客,笙歌一曲思凝絕,金鈿再拜光低昂。
日腳欲落備燈燭,半酣憑檻起四顧,七堰八門六十坊。
遠近高低寺間出,人煙樹色無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
自問有何才與政,郊無戎馬郡無事,門有棨戟腰有章。
盛時儻來合慚愧,請君停杯聽我語,此語真實非虛狂。
五旬已過不為夭
四月一日天,花稀葉陰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聲樂。
麥風低冉冉,稻水準漠漠。
芳節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華信為美,夏景亦未惡。
飐浪嫩青荷,重欄晚紅藥。
吳宮好風月,越郡多樓閣。
兩地誠可憐,其奈久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