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退示芳洲閑居律詩三首并示和章次韻寄芳洲一笑并簡仲退 其一
契闊難逢笑口開,溪云山雨首頻回。
未能千橘為身計,尚笑三槐待子栽。
我道從來高勇退,君詩況自恥嗟來。
有親可養人生樂,拚取余年學老萊。
契闊難逢笑口開,溪云山雨首頻回。
未能千橘為身計,尚笑三槐待子栽。
我道從來高勇退,君詩況自恥嗟來。
有親可養人生樂,拚取余年學老萊。
分別許久難以相逢,難得開懷歡笑,面對溪云山雨,我頻頻回首。我沒能像李衡那樣種千棵橘樹為生計打算,還嘲笑人家等待子孫去種三槐。我向來認為懂得勇退才是高明,何況你的詩中也以嗟來之食為恥。有親人可以奉養是人生樂事,我愿意用剩下的歲月去學老萊子盡孝。
契闊:久別。
千橘為身計:三國時李衡種橘千棵,為子孫留產業。
三槐:相傳宋代王祐植三槐于庭,預言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后其子王旦果然為相。
勇退:指辭官隱退。
嗟來:“嗟來之食”,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
老萊: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盡孝,七十多歲還穿著五彩衣扮成小孩逗父母開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后的平靜期,詩人和友人都有對人生的思考,友人可能有了閑居的生活狀態,詩人通過此詩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看淡名利、重視親情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思想和生活情趣。
威名垂萬古,勇力冠當時。義釋巴東守,身傾帳下兒。荒祠臨澗壑,高樹擁旌旗。回首三分國,何人賦黍離。
匹馬沖寒踏落花,杏園深處曲江涯。何如相對風軒坐,喚得漁船傍酒家。
無正文。
帝里年華重旅愁,幾回清夢到滄洲。看花多病虛寒食,秉燭何人共夜游。鄉思轉添春過雁,劍歌初斷月當樓。梁園舊侶今零落,天際黃河空自流。
寒山棲隱處,絕得雜人過。時逢林內鳥,相共唱山歌。瑞草聯溪谷,老松枕嵯峨。可觀無事客,憩歇在巖阿。
讀書不求甚解,偶爾會意欣然。點筆疾書窗紙,倚蒲卻看壚煙。
文行俱高妙,聲名五十秋。君恩來草澤,子舍上瀛洲。有相身須盡,無誰淚不流。庭前云蓋石,長伴影堂愁。
落拓京華久未歸,山中拋卻綠蓑衣。閒來描寫虛空看,但說虛空早已非。
碧玉芳年事冠軍,清歌空得隔花聞。春來削發芙蓉寺,蟬鬢臨風墮綠云。
疏寒牢握空山手,霏雪東林。遲日園林。中有春城草木心。無端挽個紅顏泣,吹笛誰音。裊裊繁音。綠萼香深海百尋。
官園刈葦留枯槎,深冬放火如紅霞。枯槎燒盡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黃狐老兔最狡捷,賣侮百獸常矜誇。年年此厄竟不悟,但愛蒙密爭來家。風回焰卷毛尾熱,欲出已被蒼鷹遮。野人來言此最樂,徒手曉出歸滿車。巡邊將軍在近邑,呼來颯颯從矛叉。戍兵久閑可小試,戰鼓雖凍猶堪撾。雄心欲摶南澗虎,陣勢頗學常山蛇。霜乾火烈聲爆野,飛走無路號且呀。迎人截來砉逢箭,避犬逸去窮投罝。擊鮮走馬殊未厭,但恐落日催棲鴉。弊旗仆鼓坐數獲,鞍掛雉兔肩分麚。主人置酒聚狂客,紛紛醉語晚更嘩。燎毛燔肉不暇割,飲啖直欲追羲媧。青丘云夢古所吒,與此何啻百倍加。苦遭諫疏說夷羿,又被詞客嘲淫奢。豈如閑官走山邑,放曠不與趨朝衙。農工已畢歲云暮,車騎雖少賓殊嘉。酒酣上馬去不告,獵獵霜風吹帽斜。
曾飲烏龍泉,為愛烏龍井。不辭登降勞,迢迢越南嶺。石散駝馬群,樹結龍蛇癭。遂坐泉上亭,聊以觀我影。歲久科斗滅,朝塞轆轤靜。徘徊不忍去,勝處心已領。有約待春深,攜客來煮茗。
河流宿層冰,山有太古雪。翩翩有客來,老面黑于鐵。盤盤胸臆間,猶掛太華月。不肯下貴勢,便欲叫雙闕。朔寒衣裳單,路遠馬??。昔人丈夫事,肝膽不可越。我歌送君行,歌聲何激烈。悲風為我起,酒行歌半闋。望君青云端,何恤遠離別。
云點行人鬢,相看盡是翁。檐流翻作雨,衫薄尚禁風。欲混鵝毛白,休迷鶴頂紅。梅花驚大晚,春老北枝空。
南園開勝地,結伴共盤桓。曲徑依精舍,疏鐘出戒壇。山光低古堞,樹色隱層巒。弱柳垂青沼,名花映畫欄。浮屠高七級,懸磴折干盤。帆影云中細,蟬聲雨后殘。侵衣松露濕,夾座竹陰寒。鈴鐸憑虛聽,川原入望看。明霞散林際,初月掛檐端。嘯詠情方洽,酣歌夜未闌。此中足幽賞,長愿接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