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帥移屯太倉
十乘元戎又啟行,澄川老稚送傾城。
北風吹轉旌旗影,東海歡騰鼓吹聲。
桑麥千村無吠犬,波濤萬里息奔鯨。
新年鳳詔催歸覲,殿內金甌覆姓名。
十乘元戎又啟行,澄川老稚送傾城。
北風吹轉旌旗影,東海歡騰鼓吹聲。
桑麥千村無吠犬,波濤萬里息奔鯨。
新年鳳詔催歸覲,殿內金甌覆姓名。
元帥帶領眾多兵馬又要出發了,清澈河川邊全城的老少都來送行。北風吹動著旌旗的影子,東海之濱歡騰著鼓吹的聲音。千村的桑麥之地一片安寧,連狗都不叫了,萬里波濤中也平息了如奔鯨般的戰亂。新年皇帝下詔催促元帥回朝覲見,宮殿里的金甌將覆蓋著元帥的姓名。
十乘:指眾多的兵車,這里形容元帥帶領的兵馬眾多。
元戎:元帥。
啟行:出發。
澄川:清澈的河川。
老稚:老人和小孩。
鼓吹:演奏樂曲。
吠犬:狗叫。
奔鯨:比喻戰亂、敵人。
鳳詔:皇帝的詔書。
歸覲:回朝覲見皇帝。
金甌:比喻疆土完整,這里指皇帝對大臣的重視,用金甌覆蓋姓名有選拔重用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一個需要軍事力量維護地方穩定的時期,元帥移屯太倉是為了加強當地的軍事防御或平定戰亂。詩人目睹元帥出征受到民眾愛戴,且看到元帥治理下地方的和平,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元帥的出征和功績。其突出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情感表達積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軍事情況和人們對和平的渴望,以及對將領的崇敬。
天帟暮云消,飛觴夜正遙。
洛吟聊擁鼻,陶舞惜回腰。
露曉蟬嘶樹,河秋鵲映橋。
客歡殊未幾,離恨又霞朝。
肇允締層宇,岧岧少城隈。
憑軒肄師孑,中坐合賓罍。
白日披霞上,蒼山障霧回。
眷言西北道,吾師安在哉。
碧山千疊隠招提,凈剎岧亭拂彩蜺。
月澗溜琴喧菌閣,雨天云葉晦璇題。
寒銷爐篆螟風細,密亞巖煙鳳竹低。
病久毗邪真得賞,迷津一滴戀曹溪。
岸幘坐前楹,天圍極望青。
日華開嶺霧,風影碎池星。
重露驚棲鶴,幽叢帶暗螢。
塵機心久息,寧待據梧瞑。
螭階看引羽林兵,罷直還家得使旌。
黼帳三云清曉別,錦鄣千騎上頭迎。
鴛沈故瓦秋煙闊,鳳下長阿夕照平。
誰伴燕休同把酒,嘈嘈歌鼓亞夫營。
中園秋物曉,清玩日無窮。
暝筿深留翠,寒花淺作紅。
鶴鳴殘滴露,蜩咽已涼風。
誰伴調絲管,心知憶戴崇。
秋涯艤客艫,潘鬢不勝梳。
去決卿軍事,還親城旦書。
驛鴉啼月早,庖鯉躍冰余。
白沖公庭步,翹材首曳裾。
植蕉低簷前,雙叢對含雨。
葉間求丹心,一日視百腑。
胸中數寸赤,不惜為君吐。
心盡腹亦空,況復霜雪苦。
非無后凋意,柔脆不足御。
驟雨挫炎威,歸軒廣陌西。
渠聲流作瀑,日腳側成霓。
換錦龍媒埒,淹花燕子泥。
比來巾角墊,李郭定相攜。
楚人巧悲秋,分作四種戚。
最極有遠行,百感攢羈臆。
林鳥戢和哢,屯云獻慘色。
客久歸念長,年驚壯圖窄。
撫物盈近嘆,驅騑擁遙惻。
曉斗亦告勞,垂杓臥樓北。
吳門練影逐金羈,共羨潛郎得請歸。
殖產舊封千戶橘,去臺初幞五時衣。
晨杯鬭豉江莼滑,夕俎供糖渚蟹肥。
分籍未容妨隠趣,海鷗汀鷺對忘機。
新秋搖落意,只似舊秋時。
流景預何事,長年真自悲。
芙蕖兼露歇,楊柳帶蟬衰。
嘆罷蹉跎在,惟應素領知。
氣爽無余暑,天高不住陰。
霞殘仍是綺,風冷即名金。
煙沼雙魚樂,霜郊一鶚心。
此時靈運唱,無復答愁霖。
回腸病骨兩驚秋,已作衰翁未白頭。
天上有星寧免客,人間無地可埋憂。
車翻落日何曾定,臂化鳴鸮豈易求。
莫就離鴻寄歸思,離鴻身世更悠悠。
連天橐筆侍天臺,始見東方畫隼開。
路避晚風崤外轉,人瞻冬日絳中來。
笳簫后隊聯幽俠,璧馬中軍聘楚材。
自昔河東股肱地,不應歸節嘆淹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