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義夫出游二首 其一
與君丱角志相期,歲晏行藏各有違。
老樹晚花空自媚,秋林病葉更先稀。
時情淡薄元無味,世路艱危總是機。
門外北風吹自冽,旅人瑣瑣欲安歸。
與君丱角志相期,歲晏行藏各有違。
老樹晚花空自媚,秋林病葉更先稀。
時情淡薄元無味,世路艱危總是機。
門外北風吹自冽,旅人瑣瑣欲安歸。
和你幼年時就志趣相投,約定好一起有所作為,到了晚年卻各自的行止都與當初的期望相違背。老樹在晚春開的花白白地自我嫵媚,秋天樹林里有病的葉子更是早早稀疏。世態人情淡薄本來就沒什么滋味,世間的道路艱難危險處處都是陷阱。門外北風凜冽地吹著,遠行的人渺小孤單不知該歸向何處。
丱角:兒童發式,借指童年。
歲晏:歲暮,晚年。行藏:指出處或行止。
元:本來。
機:機關,指陷阱、危險。
瑣瑣:渺小、孤單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晚年所作。當時社會或許人情冷漠,世路艱難,詩人與友人年少時的志向未能實現,友人又要出游,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人生不如意和世態炎涼。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心境和情感。
斜插蓮蓬美且鬈,曾教粉指印青編。此后不知魂與夢,涉江同泛采蓮船。
前日慇勤話夢蘭,茲晨喜氣藹門闌。鵬程萬里男兒事,夙夜孜孜學孔顏。
惟時義方,有子誠孝。怡怡圣域,俱膺是道。暮春舞雩,詠歌至教。師故與之,和悅宜召。
春來長是為春愁。無端脈脈悠悠。萋迷芳草遍汀洲。怕上高樓。千里碧云南望,一灣綠水東流。與誰約買木蘭舟。載酒同游。
徑入云深處,行行日欲斜。山環六七里,溪繞兩三家。隔竹聞飛瀑,隨風看落花。村翁偶相值,且與話桑麻。
身凡心圣古盧能,未著袈裟已是僧。冷煖自知師莫問,但看老色幾分增。
客自河曲來,寄我雙鯉魚。長跪接鯉魚,或有尺素書。剖魚乃空腹,使我心成疽。生此女子身,不如委溝渠。
未得臨岐別,何堪話別頻。同為黑水戍,況送白頭人。長路悲空橐,還家失老親。幾多兒女淚,應為洗邊塵。
黃葉聲多未忍捐。歲寒共保漫相憐。檀欒深徑有霜嫣。草愛護紅甘化土,枝能障綠任飛鈿。聽風聽雨眷春前。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黽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仿佛,翰墨有馀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回遑忡驚惕。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祇。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春風緣隙來,晨溜承檐滴。寢息何時忘,沈憂日盈積。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應秋至,溽暑隨節闌。凜凜涼風升,始覺夏衾單。豈曰無重纊,誰與同歲寒。歲寒無與同,朗月何朧朧。展轉盻枕席,長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塵,室虛來悲風。獨無李氏靈,仿佛睹爾容。撫衿長歡息,不覺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上慚東門吳,下愧蒙莊子。賦詩欲言志,此志難具紀。命也可奈何,長戚自令鄙。曜靈運天機,四節代遷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風厲。奈何悼淑儷,儀容永潛翳。念此如昨日,誰知已卒歲。改服從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幬張故房,朔望臨爾祭。爾祭詎幾時,朔望忽復盡。衾裳一毀撤,千載不復引。亹亹期月周,戚戚彌相憫。悲懷感物來,泣涕應情隕。駕言陟東阜,望墳思紆軫。徘徊墟墓間,欲去復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躕。落葉委埏側,枯荄帶墳隅。孤魂獨煢煢,安知靈與無。投心遵朝命,揮涕強就車。誰謂帝宮遠,路極悲有馀。
祥煙錦屑漫城昏,夾道車如獺祭陳。稍喜寒襟沾細煖,劇憐剩水照初茵。傳箋云度雁聲軟,寫夢風饒年味新。煩緒心頭暫收拾,九天同領一分春。
衣穿瘦骨露,屋破看星眠。
薄翼高飛上綠槐,不驚風露亦清才!一鳴轉使螳螂忌,何不如今御史臺!
蝶夢迷春自怨春,花前何處覓精神。七弦指下清音斷,一紙緘中紫墨新。茶灶未消今日火,糟糠不見舊時人。衾寒枕冷西窗下,蝶夢迷春自怨春。
華國文章老更奇,康時才業未全施。空馀歐范平生志,不見功名上鼎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