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綠翁既居山中而瑞方葺敝廬再用前韻
見說移居只載書,高人從此可懸車。
看松北崦風吹面,種豆南山月滿鉏。
拙計不能爭子所,癡心尚自愛吾廬。
辟人辟世將焉擇,獨立西風鬢影疏。
見說移居只載書,高人從此可懸車。
看松北崦風吹面,種豆南山月滿鉏。
拙計不能爭子所,癡心尚自愛吾廬。
辟人辟世將焉擇,獨立西風鬢影疏。
聽說您搬家只帶著書籍,您這樣的高人從此可以隱居不仕了。在北山看松,山風拂面;在南山種豆,月光灑在鋤頭。我沒有好的謀略去和別人爭奪名利,依舊癡心愛著自己的破屋。是避開人還是避開塵世,該如何選擇呢?我獨自站在秋風中,兩鬢稀疏。
見說:聽說。
懸車:致仕,即官員辭官居家。
崦:山。
鉏:同“鋤”。
拙計:笨拙的計謀,這里是自謙之詞。
辟人辟世:出自《論語》,“辟人”指避開壞人,“辟世”指避開亂世。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動蕩或紛擾,詩人可能受到友人隱居山林的影響,從而表達自己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人生選擇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生活的追求,突出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田園隱居生活的一種精神追求。
平步青云感遇初,試看傾蓋氣何如。橘皮應笑陳人榜,雋永爭談辯士書。夢鹿果能誰得鹿,知魚未必子非魚。青山馬上多詩句,北斗以南名不虛。一怒王師吊伐初,堂堂人物古誰如。劍頭何患無炊米,楯鼻多應有檄書。盡道公孫能躍馬,應憐學士獨焚魚。旌旗未度長河水,千騎元戎已搗虛。
多年綠幕黃簾,瓶花黯黯無誰主。荀陳跡遠,燕吳路斷,何人星聚。四圣樓臺,水仙華表,冷煙和雨。但徘徊夢想,美人不見,空猶記、鐵爐步。過盡涼風天末,墮華箋、行行飛翥。一端翠織,錦鯨茅屋,天吳驚舞。念我何辰,涸陰冰子,生憐金虎。恨兒癡不了,山川悠緬,共君黌宇。
柳影蘸芳洲。珠簾半上鉤。把璚簫吹向小紅樓。燕子不知興廢事,漫相對,話春愁。江上錦帆收。花空煙水流。南朝舊夢付閑鷗。第四橋邊還載酒,總孤負,少年游。
儀真南入大江隈,江上云帆向曉開。滿目好山青簇簇,連天駭浪白皚皚。還思二十年前渡,又自三千里外來。北闕承恩方浩瀚,之官今上鳳凰臺。
積雨新晴翠靄浮,好風掖我上清游。白頭捧檄真聊爾,那忍深文學杜周。
干戈叢里幸生存,辛苦全家涕淚痕。風雪壓天催急景,江湖滿地剩驚魂。自遭離亂憐王粲,早遁遐荒愧邴原。見說黃巾猶咫尺,扁舟何處武陵源。滿袖爐香拜玉除,日華長捧五云居。曾依阿閣慚凡鳥,未浥洪波感涸魚。魏闕觚棱空有夢,遠方端綺久無書。液池多少垂垂柳,換葉移根總不如。故園回首亂云低,煙雨河山正鼓鼙。慚見市廛通負戴,尚驚道路嘆流離。沙蟲劫后驚全改,海鶴歸時望欲迷。蓑笠盟言吾豈負,鬼車啼血遍溪西。練餉人皆罄積儲,算緡利早盡舟車。司農屢變輸將法,古史空存食貨書。紆策風云仍仰屋,榷關山海又成墟。還聞款敵需繒帛,虛牝黃金恨有余。
天遠層云合,占晴獨倚門。玄蟬投樹滑,黃潦入江渾。山氣嵐煙重,蛙聲鼓吹喧。三農歌帝澤,晴景未須論。
山中小園,園中小山。閑閑十畝之間。與白鷗往還。竹枝一竿。柳枝一彎。新來添設花欄。喚橐駝種蘭。
無門之門須得門而入,無意之意須得意而通。一扇西兮一扇東。
漂鍊鉛華水一泓,浣紗溪上結遙情。夜深風露無人覺,不惜羅衣待月明。
詔乘巨艦濟安流,圣念偏于老者優。堪笑霸臣何瑣瑣,五湖歸去一扁舟。
擬結閑中一草堂,此心安處即吾鄉。須知見在身為患,見說長生藥有方。老去看書徒引睡,愁來得句不成章。從前習氣都除盡,待與高人論坐忘。淡泊生涯共一堂,杖藜踏遍水云鄉。不妨廬結在人境,應念客來從遠方。三笑可無陶靖節,八仙宜得賀知章。袖中時出煙霞語,習氣師兄亦未忘。
黃生洪仲吾知己,分手維揚已十年。黃在黃山洪白岳,洪今已沒有誰憐。
波動魚兒戲,風翻蓮葉香。偶來成獨步,花霧濕衣裳。
羅幕香濃天易曉,窗欞旭日紅初照。柳色蘢蔥鶯乍覺。知多少,東風吹得春光到。挽就靈蛇新樣巧,妝成忽地回眸笑。早起看花花正好。誰知道,陌頭又見青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