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虎行贈張生
深村落日啼寒烏,中有十數黃於菟。
飽吞猘狗未足醉,時失行客驚相呼。
蒼髯老翁百夫勇,蹶張強弩金仆姑。
潛機夜半發乘矢,黃髯白額殲其渠。
寢皮食肉爭賞快,入穴取子無留余。
嗚呼山中猛虎今已無,人間苛虎誰驅除。
老翁負弩先辟易,此虎咆哮角而翼。
深村落日啼寒烏,中有十數黃於菟。
飽吞猘狗未足醉,時失行客驚相呼。
蒼髯老翁百夫勇,蹶張強弩金仆姑。
潛機夜半發乘矢,黃髯白額殲其渠。
寢皮食肉爭賞快,入穴取子無留余。
嗚呼山中猛虎今已無,人間苛虎誰驅除。
老翁負弩先辟易,此虎咆哮角而翼。
黃昏的深村寒鴉啼叫,村里有十幾只老虎。它們吃了惡狗還不滿足,時常驚到路人,引得路人驚呼。有個白須老翁英勇無比,他踏張強弩,射出金仆姑箭。半夜里巧妙發箭,射死了那黃須白額的虎王。人們爭著剝虎皮、吃虎肉,覺得痛快,還到虎穴里把虎崽也都抓光。唉,山中的老虎如今沒了,但人間的苛政之虎誰來驅除呢?老翁扛著弩見到它都嚇得退避,這苛政之虎咆哮著,長著角還生著翅膀。
於菟(wū tú):老虎的別稱。
猘(zhì)狗:瘋狗。
金仆姑:箭名。
殲其渠:殲滅它們的首領。
寢皮食肉:把老虎皮剝下來當褥子,把老虎肉吃了,形容對敵人的痛恨。
辟易:退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苛政現象,百姓深受其苦。詩人看到現實中像老虎一樣的惡勢力難以根除,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借山中射虎之事表達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社會苛政。其特點是借物喻人、借事說理,將山中打虎和人間除苛政聯系起來。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問題,體現了詩人關注現實的情懷。
金風吹欲盡,桂放草堂幽。色許東籬借,香隨震澤浮。月弦疑滿魄,人靜覺深秋。花氣渾教醉,何須促酒籌?
游子一去家,十年愁不見。愁如汾水東,不到吳江岸。異地各榮衰,何繇共言宴。忽睹子綱書,欣然一稱善。知交盡四海,豈必無英彥。貴此金石情,出處同一貫。太行冰雪積,沙塞飛蓬轉。何能久不老,坐看人間換。惟有方寸心,不與玄鬟變。
鴟蹲野芋誰為尹,雪積泉鹽久置官。
蔥蘢青麥映湖光,氣爽秋陽照草房。長夜霜侵村后樹,繽芬五彩滿楊莊。一片平湖映碧天,南山靄靄夕生煙。初霜夜染村周樹,綠水青山景更妍。
蕭蕭匹馬走荒郊,攬轡龍堆與倍豪。萬里煙銷虛壁壘,一身霜染舊征袍。黃河水勢浮秋色,瀚海風聲度遠濤。天末蕭條誰送酒,鄉關回首憶登高。
賢兄客死在燕山,令弟將歸陜路難。哭向北云扶旅襯,望窮西日見鄉關。原鸰雪羽飛偏急,屋樹春花發自斑。岐路斷腸生死別,暮天回首淚潺湲。君家昆季總能文,哭友那堪更送君。嗚咽黃河流渭水,迢遙白雪度秦云。即看斷雁離群去,況屬連枝落葉分。少弟長安終日望,西來消息早相聞。
祁陽縣南石燕坡,驟雨乾時燕子多。行李蕭疏常畏雨,誰能駐馬待滂沱。
讀書茅屋白云岑,日月如流老欲侵。岑傍松杉栽萬樹,于茲十載已成林。
牛衣終夜說王章,佐我機聲刻漏長。慚愧畫眉一支筆,寒窗祗合寫催妝。
千絲萬縷。容易牽離緒。試望江南何處。添一陣、晚來雨。簾下勻眉嫵。依依新月吐。最得那人心許。寫不盡、客凄楚。
烈炬煙銷水未乾,華清金粉又凋殘。久無香殿堪尋桂,尚有荒池想浴蘭。秋雨落花金屈戌,野風別燕玉闌干。鳴泉若解興亡恨,流到驪山應自寒。
賽罷祠山賽二郎,酒行明日欲祠張。愚民可是都忘本,香火何曾到杜康。
摯友行吟出院門,乍驚節序又秋分。木樨林里蟬聲噪,猶喜蓮塘泛綠痕。日寇侵淩風雨遒,名湖雪浪尚存留。參天樹木濃蔭庇,歷盡滄桑春復秋。姑蘇移此一株槐,蜷曲枝椏不染埃。鳥語蟬鳴迎夕照,孤霞一片染南陔。深秋勝似艷陽天,紅白紫薇色更妍。感謝園丁勤照拂,斯花盛放已經年。
躑躅荒郊酹一樽,白楊青火近黃昏。終天不返收崤骨,異代仍招復楚魂。湛坂愁云隨獨雁,潁橋哀水助啼猿。五千國士皆忠鬼,孰似南山孝子門。
地涌天鐫一化身,是何年歲定中人。有無禪語難為問,到了機忘始絕塵。兀若看經不記時,洞天雖近已忘歸。誰知心印窺玄海,且看云霞體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