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郡庠尊經閣前種竹三得雨書喜示同舍
移種來數日,三沾沛雨恩。
雷公念同族,龍伯愛諸孫。
鞭活金髯走,梢寒翠鬣翻。
拂云吾所望,好為護霜根。
移種來數日,三沾沛雨恩。
雷公念同族,龍伯愛諸孫。
鞭活金髯走,梢寒翠鬣翻。
拂云吾所望,好為護霜根。
竹子移種過來才幾天,就三次得到了充沛雨水的滋潤。雷公似乎念及與竹子同族,龍伯也喜愛這些竹孫。竹鞭鮮活如同金色的胡須在游走,竹梢帶著寒意,翠綠的枝葉翻動。我期望它們能高聳入云,好好保護那耐寒的竹根。
郡庠:古代稱府學為郡庠。尊經閣:學校里存放儒家經典的樓閣。
沾:得到。沛雨:充沛的雨。
雷公:神話中司雷之神。同族:傳說竹子與雷有某種關聯,故說雷公念同族。
龍伯:傳說中的巨人,這里指龍。諸孫:指竹子。
鞭:竹鞭,竹子在地下橫向生長的莖。金髯:形容竹鞭如金色的胡須。
翠鬣:指翠綠的竹梢。
拂云:形容竹子長得很高,能觸碰到云。
霜根:耐寒的竹根。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郡庠尊經閣前種竹之后,當時竹子移種過來沒幾天就多次得到雨水滋潤,詩人心情愉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種竹得雨的喜悅及對竹子成長的期望。其特點是運用神話元素增添奇幻色彩,生動展現竹子生機。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事物的細致觀察與豐富聯想。
公子名園辟向東,至今池館尚稱雄。朱甍忽聳云端鷲,銀榜遙縈水面虹。為許漁樵開薜徑,且將絲管付松風。信陵虛有夷門地,指點蓬蒿說魏宮。
露重花梢滴有聲,閒庭人靜聽殘更。相思最怕樓頭月,照入空床夢不成。
高梧葉葉下方塘,寒鴨相隨自作行。小景江南隨處有,北人見此興偏長。
醴醞何曾乏,誰人遣白衣。叉頭那未盡,時節酒非遲。
臨平山下有人家,曉日瞳瞳絢絳霞。石鼓銅魚今在否,世人猶自說張華。
向來結友尋名山,下窮絕壑高危顛。胡為一旦墮塵網,五老在望心茫然。青牛底處有行跡,白鹿幾時同正員。清游帶雨想幽絕,妙處只恐詩中傳。
翠匝西門柳。荊州昔,未來時正春瘦。如今剩舞,西風舊色,勝東風秀。黃粱露濕秋江,轉萬里、云檣蔽晝。正虎落、馬靜晨嘶,連營夜沈刁斗。含章換幾桐陰,千官邃幄,韶鳳還奏。席前夜久,天低宴密,御香盈袖。星槎信約長在,醉興渺、銀河賦就。對小弦、月掛南樓,涼浮桂酒。
亭午維芳涘,改策探要眇。去美令神適,來奇信天造。??伏泉流,濕我山中屩。遁羽時自名,幽花炯相照。清飔浮筠菉,白云彌松蔦。峭茜菁蔥色,時復棲眉表。回顧誇其儔,聽然起微笑。
翻鶯度燕雙比翼,楊柳千條共一色。但看陌上攜手歸,誰能對此空相憶。
淺霜侵綠。發少仍新沐。冠直縫,巾橫幅。美人憐我老,玉手簪金菊。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蜂蝶亂,飛相逐。明年人縱健,此會應難復。須細看,晚來明月和銀燭。
蘿山之陰,其下惟松。蘿山之野,其下惟畝。于焉盤桓,于焉笑語。人亦有言,惟適之親。風以夏注,亦以冬捐。日以炎棄,亦以寒憐。百爾君子,職思其敦。
人物方今正眇然,哦松依舊志逾堅。寧為雞口羞牛后,孔圣從來恥孰鞭。
圣朝萬里息烽煙,冀馬吳牛盡穩眠。蝸國弄兵貪裂地,蟻臣將命懇呼天。政須老手不生事,故遣吾髯更著鞭。想到鴨江文字飲,德星清對兩詩仙。
后圣禮先師,斯文今在茲。將陳百官富,詎止一牢祠。入室瞻遺器,圜橋展盛儀。樂堪三月聽,奠想兩楹時。執鬯元公肅,捧璋髦士宜。鄙儒叨小相,端甫奉前規。
紛紛作客不歸來,樹本無根何處栽。彈指未應超十地,重重樓閣一時開。老境侵尋上砌苔,自然生意不應栽。便應烈日鱗潛去,能得愁懷幾度開。法令端如萬仞陂,后來無法只趨時。早知興廢無非命,可笑穰侯見事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