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毛仙翁
宣州渾是上清宮,客有真人貌似童。
紺發(fā)垂纓光髧髧,既許焚香為弟子,愿教年紀共椿同。
宣州渾是上清宮,客有真人貌似童。
紺發(fā)垂纓光髧髧,既許焚香為弟子,愿教年紀共椿同。
宣州仿佛全是上清宮一般的仙境,有位仙人模樣的客人看起來像孩童一樣年輕。他青紫色的頭發(fā)垂著冠帶,光潤柔滑。既然已經(jīng)允許我焚香成為他的弟子,希望他能教我與椿樹一樣長壽。
渾是:全是。
上清宮:道教宮觀名,這里借指仙境。
真人:道家稱存養(yǎng)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這里指毛仙翁。
紺發(fā):青紫色的頭發(fā),常用來形容仙人或修行者的頭發(fā)。
垂纓:垂著冠帶。
髧髧(dàn):頭發(fā)光潤柔滑的樣子。
椿:傳說中的大椿樹,長壽的象征。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道教盛行,人們普遍追求長生不老、修仙問道。詩人可能在宣州遇到毛仙翁,被其仙風道骨所吸引,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毛仙翁的敬仰及求仙長壽的愿望。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教文化和人們的追求。
小白長紅盡絕塵,不將朱粉污天真。應憐三畝荒涼地,乞與鰲扉一種春。
唐之英主太宗爾,太原開基安可侈。掩耳先為突厥臣,化家獨賴世民子。剪薛除蕭諸偽夷,擒充戮竇群兇止。白旄黃鉞六年收,玄武霜戈今日起。宇宙功高人共推,禁門蹀血誰能已。顯德初傳百善臻,貞觀政要千年紀。文武之用各隨時,諫爭無諱從茲始。師古王圖未足多,世南圣德何須擬。為忠為良豈異臣,及堯及舜惟徵恥。瀛洲二九漫標形,凌煙三八徒誇美。可憐侯許亦丹青,托孤亡賴歸英李。長孫終奈雉奴何,女王竟屬才人矣。
去國匆匆遂隔年,公私無益兩茫然。當時議論不能固,今日窮愁何足憐。生死已從前世定,是非留與后人傳。孤臣不為沈湘恨,悵望三韓別有天。
登高始經(jīng)旬,野景宛非昨。園空秋葉深,山凈寒云薄。清尊喜共持,破帽拚重落。日暮淡忘歸,黃花翳孤壑。
望雨心城切,窺天眼欲疲。云光空隱映,日色近輕迷。涓滴終何補,冥頑頗費醫(yī)。亦知仁義盡,酒禁漫施為。
鄭門古城曲,小筑成幽園。為厭朝簪擾,兼辭人境喧。矮堂交雜樹,炎日駐游軒。默默林中意,相看對一尊。
楓林翠微里,暝色川已澄。巖芳晴冒雪,澗綠淺流冰。仙賞澹舟處,猿聲青葛藤。永懷不可即,云月下清泠。
萬山松柏繞旌旗,少保南征暫駐師。接得羽書知賊破,爛柯山下正圍棋。
霜晴白沙堤,水色明春衣。肩輿穩(wěn)如馬,花鴨隨人飛。遠碧散霞彩,芳翠開林霏。土融麥根動,薺菜連田肥。走覓南村翁,雞黍宜荊扉。對酌古柳下,談笑偶忘歸。
南征諸將久無功,丞相親勞出總戎。虎士嚴兵屯玉帳,龍庭大宴賜彤弓。萬年社稷收長算,百戰(zhàn)旌旗得勝風。幕府如云盡才彥,荊徐指日捷書同。
寞落三分骨,微霜一夜偕。星流欲重看,寒影到前階。
良辰誰不樂,游子獨慨慷。慨慷亦何為,感物懷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亂庶已,欲往川無梁。安得晨風翼,鴥彼西南翔。出門遇行客,言曾歷我疆。宮室盡為墟,城郭徒悲涼。訪子平生親,白骨委榛荒。君子志四海,小人懷一方。勛名愧遠圖,豈必梓與桑。游子不能答,涕下沾衣裳。葉落糞本根,狐死首山岡。所生良可樂,貧賤乃其常。
雨逗馀寒曉露濃,絮衣著破索重縫。清狂昔作戴花監(jiān),衰病今為賣菜傭。負耒耦耕沮桀溺,操盂三祝棄句龍。暮年飽識西疇事,不問家丘問老農。白布衫寬烏角巾,誰知曾扈屬車塵。行婆內翰共鄰曲,田父拾遺相主賓。設苜蓿盤殊菲薄,沽茅柴酒半漓淳。直令爵齒如荀爽,晚節(jié)依然愧逸民。
淳安縣東金紫峰,宋公舊隱隔云松。山人采蔗應常到,溪客尋花或未逢。聞道蔗南脩竹里,小堂清誦夜常勤。煙中谷響遙相答,月下泉流靜始聞。
赤手當時欲捕龍,十年回首轉成空。學求匡世偏招侮,詩未驚人已覺窮。多病伶俜憐汲黯,一官落魄笑揚雄。襟期欲話無人共,坐對清尊月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