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東門 其一
驅車出東門,悵望東門道。
折蘭贈所思,所贈非所好。
豈無千丈紅,相媚一餉好。
終然失所性,不肯寘懷抱。
秋風日以高,玄髪日以縞。
攜蘭種幽谷,珮服從吾老。
驅車出東門,悵望東門道。
折蘭贈所思,所贈非所好。
豈無千丈紅,相媚一餉好。
終然失所性,不肯寘懷抱。
秋風日以高,玄髪日以縞。
攜蘭種幽谷,珮服從吾老。
駕車駛出東門,惆悵地望著東門的道路。折下蘭花送給思念之人,可所送并非對方喜好之物。難道沒有千丈的紅花,能一時相互取悅?但它終究會失去本性,我不肯把它放在心上。秋風一天比一天猛烈,頭發一天比一天花白。我帶著蘭花到幽谷去栽種,佩戴香草度過余生。
悵望:惆悵地遠望。
蘭:香草,常象征美好品德。
千丈紅:指艷麗的紅花。
相媚:相互取悅。一餉:一會兒。
失所性:失去本性。
寘:同‘置’,放置。
玄髪:黑發。縞:白色,這里指頭發變白。
珮服:佩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世俗風氣盛行的環境中,面對外界的誘惑,他堅守自我,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在時光流逝中依然保持對美好品德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堅守自我、不慕世俗的高尚品格。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運用生動,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品德操守的重視和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別離經十載,今雨到君家。村徑斜穿竹,江流曲擁沙。魚肥翻細網,莧美摘新芽。契闊談無盡,宵殘更煮茶。
佛運興隆此一機,尊師何負七條衣?講經春殿人天衛,咒缽夜堂風雨歸。花為散來春冉冉,柳從攀后思依依。幽蘭荔子南方物,籠護函封寄莫稀。
已銷金甲事春濃,無復全齊火戰功。惟有牧兒相伴在,一山桃樹半溪風。
雷聲驅雨過山西,山腹云根似削齊。日暮牧兒歸不得,料應白水漲前溪。
明月欺人醉不知,夜深偷入讀書幃。好將松戶牢關鎖,留此清光莫放歸。
晨興兩塸脫粟,逼暮三杯濁醪。幸不妨他黃卷,猶堪拖故紫袍。
太平京國萬家燈,東巷徐家最有名。金網漏光華月小,繡幡拖影綵云輕。尊前何用蛾眉舞,筆底能令鬼膽驚。試問去年同賞者,天涯星散不勝情。
誰把詩余漫要,卻驚句子難工。文章底事信天翁。天與還須人動。活法全憑悟入,騷心疑有神通。自憐頭腦太冬烘。烘似煙花著夢。
溽云變陰晦,零雨隨風濤。的皪集蓮池,飄飖灑蘭皋。朱絲緩瑤瑟,綠錢生寶刀。撫事增慨慷,端居倦游遨。處世每慚柳,懷人徒詠陶。脆質愛靈藥,閒情宣弱毫。
當初曾住二橋邊,今別星城已四年。鼓嶺猶聞西子步,桔洲每憶潤之篇。自來鐘莫催詩急,落拓人須倒酒先。諸友可知余癖好,焦唇只吮白沙煙。
寶炬熒熒出上方,小臣何幸借馀光。一從學士金蓮送,爾亦承恩正未央。
華堂春樹開花日,梓里翩翩集壽筵。況復人間稱五老,真云天上列群仙。義方特賁龍章重,縫掖均垂鶴算年。更有慈親昆弟者,寧無似勫外甥焉。南山星聚毛成雪,北海尊開酒若泉。白鹿洞中歸白社,青牛關外問青田。鳳城自昔誇靈異,鳩杖于今羨偓佺。不是丹頭傳九返,胡從黃發探三玄。周旋尚健依繩墨,譚吐猶歡說圣賢。小子荊班諸客側,吾兄萊舞大人前。曾玄共祝如岡阜,淇澳頻歌當管弦。菽水可?今日興,八千春色繞云邊。
山回水轉碧玲瓏,月在群山四合中。香滿一船梅勝雪,休誇訪戴畫屏風。
人皆緣祿福,我獨以官貧。富貴莫圖著,恐他來逼人。
柏葉山前鶯亂啼,小樓西望石離離。北峰云出何曾斷,東郡山凡不解飛。蘿蔦相扶根著樹,蟾蜍不死肉成芝。黃粱夢短風塵暗,不是山人好食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