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二首
巫山峰十二,環合隱昭回。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巫山峰十二,環合隱昭回。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巫山有十二座山峰,環繞聚合隱藏著日月星辰。俯身眺望琵琶峽,平視云雨臺。古老的木筏如在天外斜倚,瀑布好似從太陽那邊飛來。為何忽然在猿猴啼叫的夜晚,楚王的夢枕開啟(與神女相會)。神女前往高唐,巫山下夕陽西沉。她徘徊著化作行雨,嬌柔地追逐著楚王。閃電在江前落下,雷聲在峽外鳴響。雨后初晴的云無處尋覓,高臺館舍在清晨一片蒼蒼茫茫。
昭回:指日月星辰。
古槎:古老的木筏。
裴回:同“徘徊”。
婉孌:形容女子嬌柔可愛。
電影:閃電。
此詩創作于唐代,當時文人多有以巫山神女傳說為題材進行創作。巫山神女傳說源遠流長,充滿浪漫色彩,詩人受此影響,結合巫山的壯麗景色,創作出這兩首詩。詩人可能在游覽巫山時,被眼前的美景和傳說所觸動,從而寫下此詩。
這兩首詩以巫山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主旨是展現巫山的壯美和神女傳說的浪漫。其突出特點是奇幻的想象和優美的語言。在文學史上豐富了以巫山神女為主題的詩歌創作。
古寺荒涼對夕曛,寥寥禪境絕埃氛。斷巖石氣侵衣冷,曲澗泉流過竹分。林靜鶴棲雙樹月,山高僧臥一樓云。到來便覺塵機息,風磬泠泠入夜聞。
四野煙嵐合,荒村傍日斜。塞云無宿樹,邊地少秋花。檉柳低于膝,平湖但有沙。況當正搖落,客思起悲笳。
吊古情深最可憐,重游勝地集群賢?,F身莫問莊生事,蝴蝶依依似昔年。
獨客夢中過,千愁醉里生。秋酲誰可解,晚臥自難成。破屋無人氣,幽泉有雨聲。南窗多不掩,想像竹房清。官治寄棲冷,僧樓凝望遙。江山延客眼,風雨聚秋宵。薦酒蒸淮棗,烹魚糝漢椒。莫能諳食味,心跡轉寥寥。
華草。華草。秀發乘春更好。深心密竹紛紛。妖韶隨處動人。人動。人動。王孫公子情重。
含笑殊名縹與緗,就中暈紫最芬芳。纖枝小摘涓涓露,鼻觀須參著肉香。
棲止垂楊最上枝,綠絲深罩郁金衣。也知行客留心聽,弄盡新聲始肯飛。
一鏡層陰吹散了,詩情飛墮滄浪。櫓聲塔影破微茫。峰峰勻濕翠,樹樹派斜陽。不盡馀煙誰管領,被風留在垂楊。迷離碎綠暗陂塘。未消鴉背膩,略逗燕心涼。
一戰驚西域,兜鍪舊將門。毀家萬金盡,報國寸心存。海上歸蘇武,昭關出伍員。馀生滿腔血,猶得灑中原。
廣濟驛前春水生,鳴笳擊鼓聲喤喤。南風日勍布帆飽,水急灘多莫浪行。驅車長苦雨淋鈴,獨漉歌殘不忍聽。卻喜開帆風日好,一川晴色柳青青。斜陽渡口石塘街,估客安流放木箄。買得春醪醉明月,斧聲不斷夜箍柴。衢州城子枕江干,粉堞參差照水寒。綠鬢彤幨乘五馬,逢人盡說是清官。高低影水竹遮樓,樓外垂楊系客舟。兩岸長青千樹橘,家家應作富民侯。西安東去是龍游,春漲江平卻肯流。春月一船渾似晝,竹枝高唱櫓聲柔。帆前春水瀉琉璃,桂若香浮日暖時。為語魚兒莫吹浪,前灘今已放鸕鶿。橫山山下水湯湯,駐楫乘春問國香。春服將成須雜佩,年來幽谷幾枝芳。捩柁從流風正便,船頭叉手坐長年。推窗盡放青山入,無數芙蓉鏡裹懸。峭帆斜日掛危檣,疊鼓呼風亦太忙。卻聽舟人話潮信,欲乘新月汎錢唐。
去年相訪宿吾廬,露滴蒼苔夜話遲。湖水晚來清不極,今秋又是月圓時。
山房高千仞,上與青云齊。日從二仙游,兩耳湔是非。北窗正齁?,鋒車扣巖扉。猿鶴競作色,山人忘我為。林泉雖云樂,出處蓋有時。平生經綸胸,憂國兩鬢絲。江天炯少微,安得不振衣。
嵯峨南盡楚江天,七十余峰路幾千。銅柱掛云堆漢表,祝融看日起山巔。金書玉簡從誰得,石鼓朱陵不似前。極目衡陽千萬水,每聞鴻雁一凄然。
掛帆彭蠡即湖東,回首經過四望空。萬頃寒光飛鳥外,千溪月色釣魚中。長虹倒映天河水,遠浪橫吹夜岳風。聞說洞庭還浩浩,赤沙青草不能同。
鳳紙中宵,親捧出,九天珠玉。只少個,添香侍史,對燃官燭。絳節高隨銀漢轉,紅檐不定金波浴。乍因風,吹得到人間,霓裳曲。叢桂樹,家山綠。歸夢好,殘更促。又宮壺滴罷,曉鐘相續。蓬勃鵲爐三殿敞,撲瑯魚錀千門肅。量圣朝,無闕更無人,青蒲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