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鎖山十詠 其三
鳳兮爾何來,翙翙鳴高崗。
山風度玉簫,竹實豐糇糧。
至今嶙峋石,如作毛羽翔。
深溪阻造極,懸磴聊褰裳。
踟躕不忍下,樹杪青天長。
鳳兮爾何來,翙翙鳴高崗。
山風度玉簫,竹實豐糇糧。
至今嶙峋石,如作毛羽翔。
深溪阻造極,懸磴聊褰裳。
踟躕不忍下,樹杪青天長。
鳳凰啊你從哪里來,振翅高飛在高崗上鳴叫。山風好似吹動玉簫,竹林里的果實是豐富的食糧。直到如今那嶙峋的石頭,就像鳳凰帶著羽毛在飛翔。深溪阻擋我到達最高處,我提起衣裳走上高懸的石磴。我徘徊著不忍心下山,樹梢之上是那一片青天長空。
翙翙(huì huì):鳥飛聲。
糇(hóu)糧:干糧。
褰(qiān)裳:提起衣裳。
樹杪(miǎo):樹梢。
九鎖山位于浙江杭州,詩人游覽此地,被山中景色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應是詩人在欣賞美景時,內心充滿對自然的贊美與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九鎖山的美景。其突出特點是想象豐富、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與獨特的感受。
仙舟東去訪金華,歌徹驪駒向水涯。試問玉堂司鳳詔,何如蓬島駕云車。雨馀翠筱初翻籜,風暖丹葵欲放花。天氣清和行色好,江南江北半桑麻。
色褪勞蜂釀,香乾落燕泥。三春花葉久離披。不憤霜紅鮮染薜蘿衣。玉鏡鸞紋坼,銀箏雁柱啼。同心合子悵分攜。不憤翠禽枝上更雙棲。
子之為術我為官,以易占之火在山。同在雙湖湖上住,大家攜手故鄉還。
天目山崩歷數終,降幡颯颯出孤墉。六龍卷霧歸三島,八座迎風啟獨松。塵掩玉階消王氣,潮移雪屋示軍容。由來興廢天難問,斷礎頹垣泣曉蛬。
石上三生夢已非,人間萬事眼如眉。歸家更問寶華老,何似板頭端坐時。
長生之話口相傳。求丹金液全。混成一物作神仙。丁寧說與賢。休咽氣,莫胡言。豈知造化玄。用鉛投汞汞投鉛。分明顛倒顛。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杜鵑啼斷月黃昏,張緒風流便不存。寡鵠孤雛滋客淚,荒煙野草瘞詩魂。一抔猶是吾家土,萬里言投異國村。我自遠行君永逝,漢碑唐韻更誰論。羈魂躑躅履蒿萊,故鬼伊誰識俊才。嶺上梧桐猶可倚,殿前楊柳不勝哀。玄天混漠龍酣戰,青木陰沈社枉開。北望中原何日定,歸來詩酒告泉臺。
東坡未作儋耳行,此相已入龍眠筆。大海中央誰與鄰,萬事一條橫榔栗。
紅破庭花,青回階草,頓驚芳序暄妍。數行新柳,搖曳曲闌前。山鳥呼晴不斷,似相慶、蔬麥云連。唯堪嘆,萍蹤藥裹,憔悴有誰憐。沈煙。銷晝篆,尋思往事,閒感流年。幾聞歌黃竹,留命桑田。看盡魚龍百戲,怎消得、一枕游仙。滄溟外,兼天浪涌,沖散白鷗眠。
西掖歸來鬢未華,著書論字當生涯。撐腸何止五千卷,溢篋定踰三十車。秋露青黃新種橘,春風紅紫舊栽花。東還貪逐朋溪樂,只恐金鑾詔草麻。
田園蕪矣好東歸,今昨從渠較是非。荷子遠來無所問,江湖雅志莫相違。
石頭城昔號金湯,岌岌孤墉戰馬場。西日突圍逃溧水,南冠荷校說維揚。血凝漢節誇男子,身寄秦淮藉女郎。千載一門忠與烈,仰天哭向水云鄉。
陷卻平陽為小憐,周師百萬戰長川。更教乞與紅兒貌,舉國山川不值錢。
彈指依違十四年,黯然攬鏡惜華顛。無多歲月猶漂梗,幾許人才得比肩。戀戀已尸微秩久,休休總覺長官賢。明朝揮手乘桴去,碧海青山各一天。椰雨蕉風可久留,佳辰何處索清秋?豈堪炎日煎垂老,亦有驕兵窺上游。去國不期心戚戚,無家轉覺意悠悠。幾時撥亂歸江左,作賦同登庾信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