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鎖山十詠 大滌洞
巍巍元蓋天,巖穴閟仙宅。
別戶穿虛明,層輝蕩空碧。
神鼓振玉音,丹崖落瓊液。
深通潛龍井,外障隔凡石。
緬懷元同翁,于焉此棲息。
華陽與林屋,隧道從所適。
我來茲山中,偶值肥遁跡。
靈草未易逢,翩翩飛鼠白。
巍巍元蓋天,巖穴閟仙宅。
別戶穿虛明,層輝蕩空碧。
神鼓振玉音,丹崖落瓊液。
深通潛龍井,外障隔凡石。
緬懷元同翁,于焉此棲息。
華陽與林屋,隧道從所適。
我來茲山中,偶值肥遁跡。
靈草未易逢,翩翩飛鼠白。
高大雄偉的元蓋山,巖穴隱藏著仙人的住宅。側門透著明亮的光線,層層光輝在碧空蕩漾。神鼓敲響發出玉一般的聲音,紅色山崖滴下如瓊漿般的液體。洞穴深處通著潛龍井,外面被凡俗的石頭阻隔。緬懷元同翁,曾在這里棲息。華陽洞和林屋洞,隧道可通向那里。我來到這座山中,偶然遇到隱居的蹤跡。靈草不容易碰到,只見白色的飛鼠輕快地飛舞。
巍巍:高大雄偉的樣子。元蓋天:山名。
閟(bì):隱藏。
別戶:側門。虛明:明亮。
瓊液:比喻山崖上滴下的液體如瓊漿。
潛龍井:洞中的一處景觀。
元同翁:可能是傳說中在此隱居的仙人。
肥遁:指隱居。
靈草:傳說中的仙草。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九鎖山是道教圣地,大滌洞為其著名景點。詩人可能在游覽此地時,被其神秘清幽的環境所吸引,聯想到傳說中的仙人,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大滌洞的神秘景色,展現了道教圣地的超凡脫俗。其主旨是表達對仙境和隱居生活的向往。在文學上,生動展現了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的融合。
一經幸際圣明時,宦轍東西任所之。瀟散跡還兼吏隱,癡頑心祗似童兒。借來法帖臨池習,乞得名花帶雨移。地僻每迂高士駕,才疏敢和古人詩。
年光流水何曾住。早忘卻姓呂巖父。記蓬萊閬苑相逢,一別風流如雨。算人間碧海桑田,只似燕鴻來去。岳陽樓劍氣凌云,度老樹神仙此處。
兩人一百歲,共飲三十杯。雙花夾蒼檜,夭桃倚晴臺。白團燕山雪,紅注天臺醅。振鷺擬高下,游蜂謝徘徊。昂首冠接?,捧心舞毰毸。殘日凝馀霞,回風起輕雷。不念影寂寂,但惜光皚皚。珠衣點綴滅,粟尺彌縫裁。團團妝奩巧,宛轉寒紋回。香深妒紫檀,色靚羞蒼苔。幸茲艷陽盛,不以塵土摧。凡卉工后先,孤根靜栽培。玩芳悟觀象,擷英審掄材。輘轢青紫場,躪藉錦繡堆。高羞折腰柳,逸亞橫枝梅。殷勤識花意,浩蕩為我開。殿廬龍光動,瑣窗駒影催。相迎復相恨,欲去還相陪。停云儼若思,落月寒如灰。當歌愿秉燭,渴吻驚恥罍。
精思名扁列金題,沖素齋居與道齊。德感天仙來聽論,芝軿時降共參稽。
軒上仙郎面如玉,檻前修竹翠于蔥。壁開他日春眠足,應對同僚話故叢。
虬龍千尺翠煙凝,九里濤聲浪幾層。油壁青驄堤上過,同心猶記結西陵。
江南絕頂真境界,仙子珊珊鳴佩環。千年古井丹不死,夜吐玉虹明屋山。
境物三禪勝,叢林十里村。寺僧晨掃地,樵客夜過門。瑞像西山映,乾文北斗翻。名場薰灶突,悵望塔中尊。
獨立梅花恨最多,江西夜雨漲恩波。仙翁已矣客猶在,天意不然人奈何!撫劍有時撐老眼,銜杯無路發悲歌。先生閉戶何為者?我亦從今理釣蓑。
長江春水去悠悠,亂絮輕花取次休。落日高樓怨橫笛,寒鴉飛盡暮蟬愁。
落日臨平路,連山盡向南。水聲黃鶴寺,云氣白龍潭。喪亂今誰在,幽奇昔屢探。湖邊樓閣廢,高柳與天參。
有客清晨來扣門,長揖贈我中書君。數枝彤管截寒玉,凜凜霜氣凌秋云。小試銀箋價應倍,玄霜漬毫凝石髓。未經草檄動朝端,猶記題詩泣山鬼。感君之德安敢忘,速令收貯歸文房。明朝更寫換鵝帖,字體不用遵鐘王。
火傘高張,少女潛蹤,小閣人悶。乍添一縷秋飔,疑是晚涼來趁。輕羅疊雪,珊珊玉骨冰肌,已無汗液融香粉。移坐向檀欒,情話容相近。休軔。雷車激蕩,蟻磨盤旋,不差分寸。大轉輪王,恰好解吾民慍。今番快也,莫管竹悴荷憔,甕頭春且開佳醞。只苦醉鄉中,老眼生花暈。
握虎分符出擁騶,共言官是古諸侯。印閒不比分司日,山近偏逢露冕秋。田里幾時歌樂業,廟堂此日得分憂。別來不惜雙魚寄,應有潮來到石頭。
舊識華亭陸士衡,歲殘相別重含情。離筵日落天邊樹,去路春浮雪外旌。探勝西南增遠思,采詩江漢得遺聲。梅花遲客開湘浦,桐葉封王下楚城。諸葛井空芳草合,羊公碑斷綠苔生。青山吊古應長嘯,北望風云是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