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眠窩
獨榻孤扉木幾雙,小窩可受北風降。
帶霜楓葉寒供火,隨月梅梢瘦入窗。
夢熟不知衾似鐵,睡醒何用酒盈缸。
近山最有松聲好,臥聽空潮上浙江。
獨榻孤扉木幾雙,小窩可受北風降。
帶霜楓葉寒供火,隨月梅梢瘦入窗。
夢熟不知衾似鐵,睡醒何用酒盈缸。
近山最有松聲好,臥聽空潮上浙江。
一張床、一扇門、兩張木桌,這小小的眠窩能抵御北風。帶霜的楓葉如寒中供火,隨月而來的梅梢瘦影映入窗。睡得熟時不知被子冷如鐵,睡醒也無需用酒來暖身。靠近山能聽到最好的松濤聲,臥著聆聽那如潮水般的聲音涌向浙江。
榻:床。
扉:門。
幾:小桌子。
受:承受、抵御。
衾:被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寧靜的山居環境,可能是在遠離塵世喧囂時,有感于周圍的自然景色和寧靜生活而創作,心境閑適超脫。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眠窩的寧靜生活,突出詩人對恬淡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意象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和獨特感悟。
遲明出都城,夾路多柳色。
行人半歌哭,莽不見阡陌。
西池已春晚,我復道里迫。
枯田甚渴雨,久作龜兆拆。
屢遭人馬饑,更悟坡垅隔。
微官戀升斗,恐負朋友責。
初無秦楚遇,亦有陳蔡厄。
沉憂能傷人,今汝頭已白。
甘泉殿中芝九莖,不與百草同條生。
當時祥瑞已稠疊,薏苡亦未來爭衡。
漢星不容矍鑠翁,此物不與明珠同。
爾來萬物更變化,薏苡寧甘死荒野。
故遣根苗霜雪白,炯若微月來清夜。
趙郎好事古亦無,俯拾傍觀盡圖畫。
畫師不辭粉繪費,遇時亦得千金價。
君不見古來異瑞與奇祥,何曾不致南宮下。
萬里秋風曲,三章渡海詩。
絕勝漢公主,略似蔡文姬。
故國山河在,荒城鼓角悲。
何如覓張固,不用憶胡兒。
御盜犬新死,放生羊尚存。
有書消永日,無客到衡門。
山色熱猶好,溪流雨不渾。
還須止雜念,數息度黃昏。
西山今夜雨,不為故人留。
泥滑淹行李,風聲欲送秋。
中原且多事,吾黨敢無憂。
明日經由地,江南更幾州。
云濤際天江北路,郡古人稀春欲暮。
平生想像睡足庵,頗見王杜安身處。
十年兵火庵已壞,草莽連崗穴狐兔。
使君初來席未暖,重就新齋立窗戶。
疏疏修竹帶泉石,歷歷幽光點煙霧。
竹樓月波不寂寞,雪堂東坡復共住。
昔者同遭盜賊擾,今者定蒙神物護。
使君忘言坐搔首,抖擻衣襟脫巾履。
下簾高枕百吏散,一任江頭風斷渡。
會思王杜與新詩,夢里相逢得奇句。
刺刺齪齪疥欲作,今年去年只如昨。
人生縱病莫病此,此病雖輕更作惡。
寒窗夜長燈燼落,敗人禪觀妨人樂。
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此瘡閑處著。
屋頭橙實如李梅,庭下葵花深覆杯。
豆田失雨不稱意,野菊出苗虛見猜。
故人相望一尊酒,問我此住何時回。
江山空自汚敲撲,筆硯洗復生塵埃。
交情自惜少同調,人事只今多好乖。
欲隨明月覓公處,限以白浪搖長淮。
舟楫誤逢蛟鱷橫,歲月苦遭霜露催。
側身西望莫回首,堂上書生心已灰。
令節今安在,晨鐘奉夙興。
空庭留素月,廣殿有殘燈。
笑語已難記,經游如未曾。
吾衰得堅臥,差勝住房僧。
中原擾擾尚胡塵,堅坐江南懶問津。
漫讀舊詩如昨夢,卻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經時病,原憲長甘一味貧。
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勝已迎春。
我為福堂游,破屋占城市。
城中幾萬戶,所識一林子。
蓊然眾木中,見此真杞梓。
未為棟梁具,且映風日美。
子之于為學,其志蓋未已。
上欲窮經書,下考百代史。
發而為文詞,一一當俊偉。
夫豈效鄙夫,念彼不念此。
今來赴行朝,學已優則仕。
窮通決有命,所愿求諸已。
圣賢有明訓,不在于青紫。
丈夫出事君,邪正從此始。
北風吹沙秋草黃,漢家故陵當路傍。
殘墓斷垅趁風雨,狹徑小樹行牛羊。
當時王子朝未央,飛燕姊弟承龍光。
大策已定回朝陽,不知外家諸舅忙。
后來變化尤猖狂,佞賢賊莽分行藏。
豈知漢運中更長,濟陽舍中方赤光。
終亦變化隨飛揚,何獨此地令人傷。
人生覩此當自顧,位高金多終此路。
君不見五陵佳氣且如此,更復何情說丁傅。
前村后村鳩亂鳴,梨花點雪柳半青。
斷云忽過楚丘縣,驟雨已見龍丘亭。
故人愁緒各南北,宿酒別時同醉醒。
語離情緒乃如此,故園可歸公不聽。
新春款南園,積雨寒不歇。
起望海陵城,幸未還往缺。
聞公得安還,未放車軌折。
毫端倒江海,胸次湛明月。
東風片帆來,乃復為此別。
田園到荒蕪,歲事有曲折。
不見南山松,高臥擁霜雪。
鬢髯凜可畏,此豈念容悅。
愿公考其然,一向鼻頭說。
長年更多疾,念爾不能忘。夢去關山靜,書來道里長。
形骸且憔悴,草木自蒼唐。古縣疏還往,微官絕簸揚。
頗聞能吏事,仍不廢文章。客舍襄江下,人家筑水傍。
屢成千里目,虛斷九回腸。我老知無用,身閑欲半藏。
預愁章服裹,仍怯簿書忙。事業煩詩卷,生涯在藥囊。
得非嵇叔懶,寧似次公狂。野檜多鱗甲,寒松半雪霜。
高天一雁遠,小徑百年荒。每惜朱絲斷,空懷素錦張。
舊交渾潦倒,此語更微茫。欲判五斗米,先尋百本桑。
殘羮得共啜,薄酒要同嘗。匣里出鳴劍,眼中除瞇糠。
未容窺突奧,虛自倚門墻。指點飛鴻路,何人識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