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見菊花盛開有感
玄冥用事久,百卉不復余。
今晨轉陽律,始見天地初。
黃花獨何事,佳色炯自如。
淵明骨已朽,余子不稱渠。
風霜不汝容,歲若馳故車。
獨立良自苦,歸根勿徐徐。
寶此后凋質,會見秋香舒。
吾亦焚筆硯,南山荷春鉏。
玄冥用事久,百卉不復余。
今晨轉陽律,始見天地初。
黃花獨何事,佳色炯自如。
淵明骨已朽,余子不稱渠。
風霜不汝容,歲若馳故車。
獨立良自苦,歸根勿徐徐。
寶此后凋質,會見秋香舒。
吾亦焚筆硯,南山荷春鉏。
寒冬掌管時節已久,百花都已凋零。今早陽氣開始回轉,仿佛見到天地初始。菊花為何如此特別,美好色澤鮮明依舊。陶淵明已逝去,其余人都不配與它相稱。風霜容不下它,時光如飛馳舊車。它獨自挺立實在辛苦,應盡早歸根。珍惜這后凋的品質,定能見到它秋日花香舒展。我也想焚毀筆硯,到南山去扛著鋤頭春耕。
玄冥:古代神話中的冬神,這里指寒冬。
陽律:陽氣。
黃花:指菊花。
炯自如:鮮明的樣子。
淵明:指陶淵明,他愛菊。
余子:其他人。
稱渠:與它相稱。
汝:你,指菊花。
歲若馳故車:時光像舊車飛馳,形容時間過得快。
歸根:指菊花凋謝。
后凋質:指菊花經霜后才凋謝的品質。
鉏:同“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可能處于寒冬時節,詩人看到菊花在寒冷中盛開,聯想到陶淵明愛菊的典故,從而引發對人生和歸隱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菊抒情,贊美菊花高潔品質,表達歸隱意愿。其特點是托物言志,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天上仙郎,卻占盡、人間清福。人都羨、門闌喜氣,錦攢花簇。威鳳新膺博望選,求鳳始葉和鳴卜。正日邊、遙捧五云還,芙蓉麓。
綰綬日,丹文轂。合巹夕,金蓮燭。恰榮分紫誥,徽音堪續。蕙圃門盈桃李樹,鸞坡堂種藍田玉。擬明年、此際海珠生,華封祝。
孤燈照影聽初雞
攬轡情懷倍慘悽
雪作未成云意鬧
茅荒無際客魂迷
觸寒手指藏猶裂
畏崄圖書棄不攜
老去有文無賣處
等閑題遍蜀東西
妙齡徒手掇科名,發軔風云九萬程。捷徑何妨聊決起,通途自分且徐行。
一尉初收百里塵,一同尋訪萬家春。留中幸到爭先處,請外甘為勇退人。
星屏熊軾兩從容,未始論功莫大功。南劍人人無劍氣,宜春在在有春風。
二十馀年兩度來,來賓蓮幕主霜臺。今吾猶是故吾爾,白眼豈須青眼哉。
入境諏民察吏馀,羅浮賞罷更豐湖。相迎魚鳥如相告,車騎今回又較都。
農瓶無粟可重搜,官帑錢猶地上流。望我方來觀俗使,從今且作富民侯。
南海江山郁所懷,今晨何喜夙容開。一千里外行人報,二十年前知己來。
同游漕幕舊三賓,臺府兩為新主人。應念江西撙齋老,長裾猶曳幕中塵。
一曲漁歌古渡頭,
幾多鷗鷺起汀洲。
西風吹散瑤池雪,
點破長天萬里秋。
捫蘿陟東堂,空庭布修樾。
山外午炊熟,巖際鐘聲絕。
颯然風雨來,云水互明滅。
那能信宿留,夜煮寒泉月。
為嘆歲月促,逝者如弩發。
誰是漱流人,一訪煙霞轍。
潭空雨過默龍聲,
泉漱虹飛石磴明。
澗水曲緣村外落,
炊煙低傍樹中生。
重來撥草尋詩徑,
不坐逢人問峽名。
記得千秋題句在,
峰巖同憶桂林城。
冰消宿沼悠揚動,煙暖寒林約略青。
試上龍樓回遠望,朝來生綠畫羅屏。
一觀桃花紅似錦,
兩堤楊柳綠于云。
游人只是游晴晝,
煙雨朝昏盡屬君。
敢言身詎惜,悵別袂難分。徒步燕山雪,悲歌易水云。綱常一疏見,慟哭兩宮聞。不遣長沙去,君恩厚漢文。
大戇微臣罪,馀生圣主留。遲回方出晝,黯澹似悲秋。妻子諳田作,親朋仰歲收。青青桓氏馬,不見玉街游。
覓詩魂短短畫闌邊,阿誰替花愁。漸春衫浸了,滿身黃月,那角紅樓。領取翠簾空色,如水做春柔。釧響支離處,暗拂瓊鉤。
欲犯銀槎無路,只釵撩云想,屜被風揉。記掌窩脂擘,紅暈那時留。揭籠衣、喘殘鸚鵡,怕東風、醫病也難廖。危橋路,蒙香未醒,慵賦仙游。
詞人雅會酬佳節,酒泛菖蒲及我情。落魄無論形似鶴,放懷真得飲如鯨。
綠荷荏苒憐霜鬢,綵筆縱橫負友生。何限風光看世態,江鄉惟有白鷗盟。
少年幾載住西湖,雙槳芙蓉興不孤。樂水未如蘇白智,入林曾與阮嵇俱。筍香遠透千竿竹,飯熟偏甘一味蔬。自落塵埃過五十,清游以外總模糊。
前生疑是此山僧,一入山中滌萬塵。豈為桃源能避世,更非勾漏可修真。林巒乍看如曾到,猿鳥無情亦與親。太息當時輕作別,白頭終隔似湘秦。
尋僧訪臘說東坡,壁上題詩未盡磨。遠謫還能偕慧婢,行吟尚自感春婆。嗟余一失湖山趣,去日全從愁病過。浪說游蹤遍海岳,西泠舊約總蹉跎。
家近西湖日往還
恬然不覺到春闌
水邊花發華丹盡
水面清光終未殘
臨別殷勤重寄詞,一番叮囑一番悲。
玉簫誓切多生愿,金屋緣慳隔世癡。
三疊琴心妻即友,兩行珠淚母傷兒。
不堪追憶前時事,對酒看花痛不支。
船維五羊驛,車發五羊門。
曾建雙龍闕,何來萬馬屯。
五羊原是仙來處,自從羊去仙亦去。
仙人遨游朝玉京,幾時重到五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