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鄒安齋詩卷
兵余十八載,乃忽見此詩。乾坤發危涕,未論言語奇。
古音乃泗磬,麗色藻鮫絲。想見堵墻人,傾倒落筆時。
奈何清平調,變入寒笳吹。蒼茫同谷意,天遣放厥詞。
墓槚忽可材,所患訪何遲。空余兩家子,把卷驚合離。
九原不可起,可起更可悲。祝君藏名山,小作千歲期。
兵余十八載,乃忽見此詩。乾坤發危涕,未論言語奇。
古音乃泗磬,麗色藻鮫絲。想見堵墻人,傾倒落筆時。
奈何清平調,變入寒笳吹。蒼茫同谷意,天遣放厥詞。
墓槚忽可材,所患訪何遲。空余兩家子,把卷驚合離。
九原不可起,可起更可悲。祝君藏名山,小作千歲期。
戰亂過后十八年,才見到這些詩。天地讓人悲泣落淚,更不用說詩中言語的奇絕了。古詩音韻如泗水邊的石磬聲般古樸,華麗的辭藻如鮫人織的絲帛。能想象當時眾人圍聚,詩人落筆時大家為之傾倒。怎奈原本如清平調般的美好詩篇,卻變成了如寒笳吹奏般的悲音。有如同杜甫在同谷時的蒼茫意境,是上天讓詩人抒發感慨。墓旁的槚樹已可成材,遺憾的是尋訪得太遲。只剩下兩家的后人,拿著詩卷驚嘆于聚散離合。死者不能復生,即便復生更令人悲傷。祝愿你把詩稿藏于名山,稍作千年之期以待后人賞識。
兵余:戰亂之后。
泗磬:泗水邊的石磬,這里指古詩音韻古樸。
鮫絲: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絲,這里形容詩的辭藻華麗。
清平調:曲調名,這里指美好的詩篇。
寒笳吹:寒笳的吹奏聲,象征悲音。
同谷意:杜甫在同谷時所作詩歌的蒼茫意境。
墓槚(jiǎ):墓旁的槚樹,槚樹成材需時,暗示時間流逝。
九原:指墓地,這里代指死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兵余十八載”可推測是在一場戰亂結束后的十八年。當時社會可能仍處于動蕩后的恢復階段,詩人看到友人的詩卷,有感于時光流逝、世事變遷以及詩歌所蘊含的情感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賞友人詩作,感慨時光與人生。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特定時期文人對詩歌藝術和人生的思考。
碧云門榻南山秋,紅塵兩腳東門羞。世上閑忙縳不得,先生已入無何游。
箾韶深寓舜之心,夫子聞之感亦深。三月遂忘于肉味,誰知千古遇知音。
雕甍華棟照晴空,更憶檐前十八公。四望川流何富有,一時歌詠許誰同。海吞萬壑蒼煙外,地涌雙峰白浪中。洞接仙都春色早,桃花認得鶴溪翁。遺跡榛蕪四十年,使君跋馬獨依然。要將舊觀還騷客,幻出新亭倚半天。井邑參差圖障里,煙霞明滅酒尊前。我今不是貧居士,買斷江山莫計錢。
西望遠山落日,南來暮柳繁煙。鳥啼花發自年年。成敗興亡幾變。白水河邊壯士,黃金臺下英賢。到頭惟有斬燕丹。干古令人哀嘆。
只隔青山百里霞,道碑西指即吾家。郭邊交匯濤聲遠,洲畔群飛鷺影斜。上古風情余小鎮,一程水路接長沙。春殘不減歸來樂,野圃開樽對菜花。
春風昨夜到雕闌,十里樓臺宿霧看。何處春游試蘭槳,玉人猶怯曉風寒。
雨歇仙家。香塵隨馬,晚靄迎車。玉樹歌春,金屏笑夜,銀燭烘霞。流年兩鬌霜華。且爛醉、東籬菊花。不學江州,青衫司馬,淚滿天涯。
嘗聞柳州柳,今到柳州城。謁廟雙旌去,看碑百感生。遠人嚴祀典,遺像著高名。庭樹參天綠,神來瘴癘清。
邏娑殘魄又重圓,霜散冰丸貯瓦盤。春草有詩康樂老,白蓮無酒遠公寒。世間應厭長生苦,坑底還馀盡日歡。卻憶去年歌笑續,漫漫何處淚孤彈。
主人宜避地,問汝亦何辜。共受鋤根苦,誰憐傲骨枯?清高原是累,依附況相誣?太息蟠根地,終應變道途!
母語兒:“兒勿啼,官兵已至村之西。索租日夜不得緩,供食更無鳧與雞。租不償,爺不釋,阿爺雙手縛已赤。”火速播谷谷未熟,村婦負兒臥背脊。背脊瘦作山頭石,頑梗塞兒兒仍哭!夏日炙同烈火燒,碧天萬里無纖云。田泥灼足比湯沸,渾身汗雨何紛紛!汗一滴,谷一線,淚一串。汗汁淚珠和谷穗,鵝黃雪白衣邊綰。落日沒翠微,蹣跚還破扉。雙肩谷新較兒重,谷送衙門爺乃歸。長官得谷比泥濺,高樓徹夜恣歡宴。樗蒲一擲一千石,醉笑狂呼容不變。容不變,彀又罄,敕兵黑夜行山徑。更向民間裹糇糧,兵至猛狠如虎狼。破關捉人不少息,雞飛犬走喧永夕。村婦夢斷心凄迷,逾墻負兒奔荒畦。荒畦草深二尺許,低聲語兒:“兒勿啼!”
先生道我喜吟詩,題出紅專使試之。一日不曾為紅瘦,十年空自笑專癡。癮君子有天生德,尼古丁云某在斯。得句是煙還是夢,夢煙都是美人思。
簾捲春風化日長,鼠牙無事到黃堂。月明滄海珠還浦,雨過青山虎渡江。五褲興歌輿頌遍,兩岐吐秀麥花香。我來肩息甘棠下,借得馀陰一夕涼。
東司頭,糞坑上。臭氣薰天,如何近傍。一屙便了底,痛與一錐。的的卓卓底,三十拄杖。有功者賞。
富貴要之不可求,求之無不反招尤。何如且只從吾好,他若來時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