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
舟止奔牛堰,始識丹陽車。規制殊草草,力不任馳驅。
淮安距宿遷,代之牛與馿。軒蓋乃差大,雙輪夾一輿。
軝衡????軫,名物與古殊。梓人不知經,多以方言拘。
輸載亦稍豐,日行百里余。御者非王良,隉杌不安車。
蒲輪召申公,養老宜徐徐。干祿以為榮,愧我非純儒。
小兒問金根,其制復焉如。輿服漢最詳,具載班范書。
慎勿似韓昶,問學當勤渠。
舟止奔牛堰,始識丹陽車。規制殊草草,力不任馳驅。
淮安距宿遷,代之牛與馿。軒蓋乃差大,雙輪夾一輿。
軝衡????軫,名物與古殊。梓人不知經,多以方言拘。
輸載亦稍豐,日行百里余。御者非王良,隉杌不安車。
蒲輪召申公,養老宜徐徐。干祿以為榮,愧我非純儒。
小兒問金根,其制復焉如。輿服漢最詳,具載班范書。
慎勿似韓昶,問學當勤渠。
船停在奔牛堰,才見到丹陽的車。它的規格很粗糙,力量不能勝任快速行駛。從淮安到宿遷,用牛和驢來拉車。車蓋比較大,雙輪夾著一個車廂。車的部件如軝、衡、??、??、軫等,名稱和古代不同。木匠不懂得經典,多受方言限制。運載量稍大些,一天能走一百多里。駕車的不是王良那樣的高手,車子顛簸不穩。用蒲輪車去征召申公,是為了讓老人安穩慢行。為了官職而覺得榮耀,慚愧我不是純粹的儒者。小孩問金根車,它的樣子是怎樣的。漢代車輿服飾制度最詳細,都記載在班固和范曄的書中。千萬不要像韓昶那樣,求學應當勤奮。
奔牛堰:地名。
規制:規格制度。草草:粗糙。
馳驅:快速行駛。
軒蓋:車蓋。差大:比較大。
軝衡????軫:都是車的部件。
梓人:木匠。經:經典。
王良:春秋時晉國善于駕車的人。
隉杌:不安定。
蒲輪:用蒲草裹輪的車,行駛時可減輕顛簸,古代征聘賢士時用。申公:西漢經學家申培。
干祿:求官職。
金根:一種車名。
班范書:指班固的《漢書》和范曄的《后漢書》。
韓昶:唐代人,韓愈之子,曾因學問不精鬧笑話。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旅途中見到不同的車,從而引發對古代車制、自身求官以及勸學等方面的思考。
此詩主旨在于借描述車的情況,表達對自身求官的反思和對后人求學的勸誡。其特點是將生活瑣事與人生思考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文人思想。
悠悠旌旆羽書同,西指三江節制雄。重見搴帷歌湛露,遙聽吹角起清風。周家玈矢原三錫,漢代麒麟第一功。烽火坐銷膚奏入,笑看新詔五云中。
心危身亦危,衽席尚顛墜。如何巖石上,來坐自安意。能諭死生間,無論寤與寐。
可笑雜花香,無端入郎鼻。不知儂昨宵,比汝多姿媚。
為憐秋盡強登臨,四望微茫日正沉。廣陌漸黃香稻熟,遠山如畫暮煙深。將雛野鶴辭巢去,引?村童扣角吟。無限幽懷聊自寫,憑誰共對一披襟。
晝晴風裊。繡谷融斜照。遠近嵐光青不了。時響隔山啼鳥。平坡細草如茵。相攜淺坐閒行。最喜萬花齊吐,流泉也作春聲。
一別劉郎萬里遙,少年背我暗魂消。屋檐初日喧黃口,擁被孤眠又一宵。
魯儒抱積怨,發憤于陳王。艱難負禮器,卒與涉俱亡。匹夫茍建義,瓦合亦非嘗。禮樂所憑依,縉紳為之倡。涉亦圣人徒,能知孔鮒良。先置博士官,以甲為紀綱。用人先諸儒,文學已有光。惜哉昧行兵,破滅成蒼黃。
可惜重陽已過期,黃花無數繞山籬。政緣懶作趨時態,多少幽香人不知。
月明風細度昭陽,魂夢空勞獨夜長。少小入宮歌且舞,娥眉猶未識君王。
野老憐時序,壺漿慰客情。春盤鄰女送,曉樹隴禽鳴。寒塢驚花色,窮邊聽角聲。他鄉逢一笑,更覺旅魂驚。
山寺忽云端,山行處處歡。晚涼巖際宿,秋色月中看。緩步多幽壑,清聲即近灘。蒼階疑露濕,瀑水墮空寒。
弱植還生意,凌冬見后凋。尚低沾雨露,更長拂云霄。庭月搖疏影,檐風舞細條。他年逢匠石,寶構壯天朝。
宋都浮玉殿,黃帝具茨山。羨爾尋游地,長歌躡屩攀。雁來羅綺歇,龍去白云閒。感激梁園里,秋風動旅顏。
千里論交情累累,尊酒話別臨溪水。江南為有一枝春,愿寄故人好相慰。年來聚首情何樂,今日匆匆又解攜。千里故交惟藉酒,勸君更把手中卮。
簾前燭后暗追尋,薄怒佯羞笑自深。弄玉寄將充下體,簸錢時已極關心。難投閑隙猧當戶,易涉嫌猜麝染襟。早信個人心更暖,若為尪怯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