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徒童子
衛多君子魯多儒,七歲聞天笑舞雩。
光彩春風初轉蕙,況復元侯旌爾善,桂林枝上得鹓雛。
衛多君子魯多儒,七歲聞天笑舞雩。
光彩春風初轉蕙,況復元侯旌爾善,桂林枝上得鹓雛。
衛國多君子,魯國多儒生,七歲童子聽聞天子召見,在舞雩臺下歡笑。如春風中初轉的蕙草般光彩照人。況且元帥表彰你的賢善,你就像桂林枝上的鹓雛一樣出眾。
衛多君子魯多儒:衛、魯是春秋時的諸侯國,衛國有很多賢德君子,魯國有很多儒生,這里泛指人才濟濟之地。
聞天:指聽聞天子之事,這里可能是童子受到天子召見。
舞雩:古代求雨祭天之處,在今山東曲阜南。
轉蕙:蕙草轉動,形容草木在春風中搖曳,象征生機勃勃。
元侯:指元帥、諸侯之長,這里可能是有地位的人。
旌爾善:表彰你的賢善。
鹓雛:傳說中與鸞鳳同類的鳥,常用來比喻優秀人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看到七歲童子表現出眾,受到有地位之人的表彰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童子的贊賞。
此詩主旨是贊美七歲童子的優秀和前途光明。突出特點是用典和比喻的運用,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對人才的重視和贊美。
潮生浦口云,潮落津頭樹。潮本無心落又生,人自來還去。今古短長亭,送往迎來處。老盡東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
晚來一霎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篁。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畫橋流水欲平闌。雨後青山。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車、不逐雕鞍。紅杏墻頭院落,綠楊樓外秋千。謝娘別後憶前歡。淚滴春衫。柔荑共折香紅處,勸東風、且與流連。早是相思瘦損,梅花謝了春寒。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斗。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君知否?亂鴉啼后,歸興濃于酒。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
雙鷺能忙翻白雪,平疇許遠漲青波。 鉤簾百頃風煙上,臥看青云載雨過。
當時踏月此長亭,鬢似河堤柳色青。 今日重來堤樹老,一簪華發戴寒星。
玉肌香襯冰絲縠。縠絲冰襯香肌玉。纖指拂眉尖。尖眉拂指纖。巧裁羅襪小。小襪羅裁巧。移步看塵飛。飛塵看步移。
黃金柳嫩搖絲軟。永日堂堂掩。卷簾飛燕未歸來。客去醉眠欹枕、殢殘杯。眉山淺拂青螺黛。整整垂雙帶。水沈香熨窄衫輕。瑩玉碧溪春溜、眼波橫。
獸噴香縷飛長晝。晝長飛縷香噴獸。迎日喜葵傾。傾葵喜日迎。卷簾雙舞燕。燕舞雙簾卷。清簟枕釵橫。橫釵枕簟清。
遠香風遞蓮湖滿。滿湖蓮遞風香遠。光鑒試新妝。妝新試鑒光。 棹穿花處好。好處花穿棹。明月詠歌清。清歌詠月明。
玉肌香襯冰絲縠。系絲冰襯香肌玉。纖指拂眉尖。尖眉拂指纖。 巧裁羅襪小。小襪羅裁巧。移步看塵飛。飛塵看步移。
吼雷催雨飛沙走。走沙飛雨催雷吼。波漲瀉傾河。河傾瀉漲波。 幌紗涼氣爽。爽氣涼紗幌。幽夢覺仙游。游仙覺夢幽。
暑煩人困初時午。午時初困人煩暑。新詩得酒因。因酒得詩新。縷金歌眉舉。舉眉歌金縷。人妒月圓頻。頻圓月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