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府
金城圖上各論功,彈壓江流勢自雄。
但使老熊當道左,寧愁游騎入回中。
幕間客解稱楊子,席上伶誰賦皖公。
禾黍漸多青燐歇,郡人猶憶降元戎。
金城圖上各論功,彈壓江流勢自雄。
但使老熊當道左,寧愁游騎入回中。
幕間客解稱楊子,席上伶誰賦皖公。
禾黍漸多青燐歇,郡人猶憶降元戎。
在地圖上謀劃著各自的功勞,安慶府如金城般鎮守著江流,氣勢雄偉。只要有像老熊一樣的猛將鎮守在要道左側,哪還用擔心敵人的騎兵進入回中地區。幕府中的賓客能像楊子一樣善談,宴席上卻不知哪個伶人能賦出關于皖公山的篇章。田野里莊稼漸多,鬼火也停歇了,郡里的人還在懷念那位曾經投降的將領。
金城:堅固的城池,這里指安慶府。
彈壓:制服、鎮壓,這里有鎮守之意。
老熊:比喻勇猛的將領。
回中:古道路名,這里泛指軍事要地。
楊子:可能指楊朱或其他姓楊的善談之人。
皖公:指皖公山,在安慶境內。
青燐:即鬼火。
降元戎:投降的將領。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安慶府是歷史上重要的軍事和行政區域,詩人可能在游覽或任職安慶期間,有感于當地的歷史、地理和人事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局勢有一定的變化,和平漸至,人們對往昔的戰事和將領仍有記憶。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安慶府的戰略地位和歷史變遷。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雄渾,通過對安慶府的描寫和對歷史的回顧,展現出一種深沉的歷史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為研究安慶地區的歷史文化提供了文學資料。
雄姿屹屹傲群庸,壯樹殘春唱大風。一自驚雷鳴六合,人間喜賦滿天紅。
農閑閭里有逢迎,白飲傍邊骨在羹。老稚不妨頑過日,邊頭難得是升平。
圍棘暫淹留,馀香故結愁。采珠新照夜,沉劍易悲秋。更是蒙恩恤,將言歌薄游。楊柳青含雪,芳杜綠分洲。徘徊不忍道,迢遞阻相求。星輝鳳凰嶺,春漾木蘭舟。蕙帳重盟鶴,菱歌不起鷗。漢庭方念賈,魏闕更懸牟。賴得霅溪水,時從東北流。
即今猶可恃,慎勿再遲疑。天命原無改,人心亦未離。出車齊效順,轉餉不愆期。一旦聞和議,軍聲震地悲。
十月既望冬氣凌,北風吹海海水冰。寒陰不散玄云蒸,山高木落轉崚嶒。四顧曠莽便繳矰,狐兔亂走鷹鹯騰。我公此時方出獵,野火燒天光遠燁。左建大旆勢飛揚,右樹危旌威震懾。烏獲后勁賁育前,金鼓號令聲喧闐。戈矛機弩紛相襲,驅馳駿馬如鉤旋。袒裼縛來多虎兕,猛氣憑陵猶未已。獻上轅門奏厥能,酌以金罍胥燕喜。公曰烹之享上客,玉盤絡繹兼炮炙。珊瑚細間碧琉璃,花氈隱映纖蒲席。座中文士枚馬徒,分題答贈芳華敷。鐃歌且奏軍中樂,羽獵翻誇塞上圖。夜深劇飲具歡娛,將星壽極輝天衢。丈人孫子相追趨,天狼欲怯張懸弧。主稱匏葉聊為酌,客歌南山樂未徂。圣世即今隆閫寄,愿掃蠻煙靜海隅。他時封侯未及老,燕頷仍看捋虎須。
漢水龍飛日,波澄七澤通。景陵新屬邑,天府舊行宮。弦奏薰風里,棠滋細雨中。宰官前席召,誰復首群公。
千仞岡頭一振衣,溪山相對已忘機。泉聲似□來丹壑,鳥語如歌度翠微。迢遞峰前無雁過,尋常巖下有云飛。游人日晚下山去,十里月明相伴歸。
忽忽離家十五年,每懷桑梓獨潸然。東風寒食南源路,灑飯空令憶墓田。
三載官南閩,寸心戀北闕。玉佩朝龍顏,斑衣迎鶴發。山青云自閒,梅黃雨初歇。別后天一方,相思共明月。
江深木落見蘋花,千澗秋容爾自佳。不隨秾李分春事,要接寒梅成歲華。
紫宮華宴敞春風,密樹初花日映紅。向暮酒闌香不斷,始知春在綺羅中。
徙倚河干入骨寒,小樓深坐興闌珊。歌喧稷下竽方濫,枕落邯鄲夢未安。得意文章勞狗監,爭雄心力聽羊倌。誅秦美漢都無術,詩又窮人苦笑看。
毫端收盡九秋清,凡目容窺巨海驚。別駕錦囊誇李賀,參軍石鼎續彌明。珠璣錯落交輝映,金石鏗鏘迭奏成。迷道愿君相指似,敢辭駑鈍策孤征。候蟲嘖嘖泣秋清,節物還令壯士驚。人在九原誰可作,月橫千里自增明。詩壇尚幸從盟約,句法于今識老成。自愧枯腸如罄室,只愁有債未寬征。
圖形漢宮里,遙聘單于庭。狼山聚云暗,龍沙飛雪輕。笳吟度隴咽,笛轉出關鳴。啼妝寒葉下,愁眉塞月生。只馀馬上曲,猶作別時聲。
得附官艘稱野情,碧天巖壑望中生。重圍初解韶陽堞,插羽仍馳西粵兵。幾歲干戈銷客夢,一江風雨滯王程。莫嫌老大歸山暮,松菊荒蕪賴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