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從弟茂卿
吾從驥足楊茂卿,性靈且奇才甚清。
海內方微風雅道,王維證時符水月,杜甫狂處遺天地。
流水東西岐路分。
吾從驥足楊茂卿,性靈且奇才甚清。
海內方微風雅道,王維證時符水月,杜甫狂處遺天地。
流水東西岐路分。
我的堂弟楊茂卿有駿馬般的才志,天性聰慧且才情超凡、品格高潔。當今海內風雅之道正衰微,他像王維那樣證悟時契合水月般空靈的境界,又似杜甫狂放時能忘卻天地。如今我們像流水般在東西岔路分別。
從弟:堂弟。驥足:比喻高才。性靈:指人的精神、性情、情感等,這里指天性聰慧。風雅道:指詩歌創(chuàng)作的風氣和傳統(tǒng)。證時:證悟之時。符水月:契合水月般空靈的境界,王維詩多空靈意境??裉帲嚎穹诺臅r候。遺天地:忘卻天地。岐路:岔路。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海內方微風雅道”推測,當時詩歌創(chuàng)作的風氣和傳統(tǒng)可能處于相對衰微的狀態(tài)。詩人可能在與堂弟分別時,有感于堂弟的才華,寫下此詩表達對堂弟的贊賞與惜別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堂弟楊茂卿的才華并抒發(fā)分別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比喻和類比,將堂弟比作駿馬,又與王維、杜甫類比。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詩人對堂弟才情的肯定和真摯情感。
貧家教妾自當壚,馬上郎君不敢呼。 折得荷花待誰贈,葉間紅淚滴成珠。
巫山高不極,沓沓狀奇新。暗谷疑風雨,幽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二江春。為問陽臺夕,應知入夢人。
月共故人來,柴門向晚開。呼僮先下榻,攜手重登臺。
記否吹簫夜,依然入畫梅。經年話相憶,冷撥地爐灰。
風搖蘞蔓響高檐,裝裹殘書手自簽。 鳳管玉樓邀素月,碧筒深樹遣朱炎。 東皋過雨施長屐,南畝逢秋試短鐮。 筮仕廿年家食半,獨于山水性非廉。
伏低伏弱,裝呆裝落,是非猶自來著莫。任從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農過,蠶怕雨寒苗怕火。陰,也是錯;晴,也是錯。
愁眉緊皺,仙方可救,劉伶對面親傳授。滿懷憂,一時愁,錦封未拆香先透,物換不如人世有。朝,也媚酒;昏,也媚酒。
江山如畫,茅檐低廈,婦蠶繅、婢織紅、奴耕稼。務桑麻,捕魚蝦。漁樵見了無別話,三國鼎分牛繼馬。興,休羨他。亡,休羨他。
飛鳥影穿紅燭去,寒蟾光落素琴來。 三數(shù)寺通溪畔路,好從僧借流時杯。
日暮江空船自流。誰家院落近滄洲。一枝閑暇出墻頭。 數(shù)朵幽香和月暗,十分歸意為春留。風撩片片是閑愁。
高節(jié)長身老不枯,平生風骨自清癯。 愛君修竹為尊者,卻笑寒松作大夫。 未見同參木上座,空余聽法石於菟。 戲將秋色分齋缽,抹月批風得飽無?
十指嫩抽春筍,纖纖玉軟紅柔。人前欲展強嬌羞。微露云衣霓袖。最好洞天春晚,黃庭卷罷清幽。凡心無計奈閑愁。試拈花枝頻嗅。
不怕石頭行路滑。歸來那愛駒兒踏。言下百骸俱撥撒。無剩法。靈然晝夜光通繞。 古寺天寒還惡發(fā)。夜將木佛齊燒殺。炙背橫眠真快活。憨抹撻。從教院主無須發(fā)。
畫餅充饑人笑汝。一庵歸掃南陽塢。擊竹作聲方省悟。徐回顧。本來面目無藏處。 卻望溈山敷坐具。老師頭角渾呈露。珍重此恩逾父母。須薦取。堂堂密密聲前句。
茲游閑適實清奇,恍對柯山一局棋。 興盡相呼下山去,歸途猶趁日西時。
相慕。酒家女。巧笑明眸年十五。當壚春永尋芳去。門外落花飛絮。銀鞍白馬金吾子。多謝結裙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