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巨川歸崇德
三載金淵入幙賓,轉當繁劇轉精神。
高堂多有承顏樂,巨室都無切齒人。
此日吏民爭臥轍,他時事業繼埋輪。
語兒溪上滄浪水,有約征衣共浣塵。
三載金淵入幙賓,轉當繁劇轉精神。
高堂多有承顏樂,巨室都無切齒人。
此日吏民爭臥轍,他時事業繼埋輪。
語兒溪上滄浪水,有約征衣共浣塵。
你在金淵做幕僚三年,事務越是繁重艱難,你就越有精神。你讓父母常享天倫之樂,大戶人家也都對你沒有怨言。如今離任時,官吏和百姓都苦苦挽留你。日后你定會建立像前人一樣的功績。我和你相約在語兒溪邊,用滄浪之水共同洗去征塵。
三載:三年。金淵:地名。入幙賓:做幕僚。幙,同“幕”。
承顏樂:指侍奉父母,承歡膝下的樂趣。
巨室:大戶人家。切齒人:對其痛恨到極點的人。
臥轍:指百姓臥在車道上,挽留離任的好官。
埋輪:東漢張綱埋車輪于洛陽都亭,彈劾權貴。后用“埋輪”表示敢于彈劾權貴,直言敢諫。
語兒溪:水名。滄浪水:出自《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張巨川在金淵任職三年期滿離任歸崇德時,詩人為其送行所作。當時張巨川為官表現出色,深受百姓愛戴,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張巨川為官的能力和品德,表達送別之情與美好祝愿。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詩的一種風格,展現了朋友間的情誼和對為官者的期許。
紛紛聲里滿埃塵,
一聽除書耳目新。
清世未能忘薄祿,
官曹猶得作閑人。
長橋春水拍堤沙。疏雨帶殘霞。幾聲脆管何處,橋下有人家。
宮樹綠,晚煙斜。噪閑鴉。山光無盡,水風長在,滿面楊花。
飛泉仄掛半空寒,
石室云扉鎖郁盤。
何限鐵橋橋畔雪,
竹西歸去幾回看。
霜白云晴秋滿籬,他鄉九日一期頤。白頭紅葉堪撩客,圃里黃花冷對誰。
縱欲登高慚破帽,如何翻帙遣衰遲。疏砧幾處斜陽外,風帶馀音故故吹。
雁影橫斜海天寬,感時何處可相歡。幾年懶著登高屐,搔首更誰問正冠。
石壁谷深煙霧紫,芙蓉秋老露華寒。山川不與秋容改,日射蒼崖拄杖看。
木葉蕭蕭下,西風人倚樓。
親朋隔生死,身世感沈浮。
日落千家暮,天高一雁秋。
烽煙猶不息,憑吊古今愁。
長城壯麗倚云開,
萬世河山拓霸才。
掃卻邊塵胡騎絕,
誰知項羽渡江來。
于越之為游,束發迨中年。
契闊固多矣,夢寐如喚焉。
邇來數經過,所休必思禪。
憑欄上清音,解包留煮泉。
摩挲壁間詩,幾人獲流傳。
歐吟廬山高,坡詠西湖全。
惜哉此奇勝,乃不遭兩賢。
何當覓扁舟,窮老依云煙。
脫屣塵垢外,岸巾鷗鷺前。
道得都來是八成,
圣無功用已非靈。
憑君諦視丹霞路,
依舊云山點點青。
楚江南岸小青樓。樓前人艤舟。
別來后庭花晚,花上夢悠悠。
山不斷,水空流,漫凝眸。
建康宮殿,燕子來時,多少閑愁。
何事新梅度玉溪,
應憐泯默與詩題。
少年曾賦宋開府,
老大無如羯鼓迷。
月色東升候晚明,
金風初到吐芳英。
忽聞香撲紗帷近,
更覺游仙夢轉清。
滿地霜華,一庭月色,碧空萬里無云。流光又盡,能不惜冰輪。遙望廣寒宮殿,鎖葳蕤、清絕纖塵。多情甚,素娥青女,耐冷照愁人。
去年。當此際,萍飄蓬合,說劍論文。自西風別去,神返瑤京。堪嘆人間聚散,轉輪與、皓魄三分。徘徊處,暗香浮動,梅影又橫陳。
萬里嘗辛苦,高堂尚倚門。
白云何處遠,青眼幾人存。
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
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西風瓢笠渡江關,
秋滿長干待爾還。
莫更十方行乞法,
文殊今在五臺山。
秋氣颯蕭森,亭皋夕坐深。美人滄洲興,過我青楓林。倚劍沖星氣,停杯待月陰。小山叢桂在,端復為誰吟。
池閣三秋別,山齋七月過。車塵花際少,云氣酒邊多。客路搴芳草,征衣帶女蘿。一歡吾欲醉,且莫促鳴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