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時歷以丁未為一歲 其二
一從妻子累心身,役役勞勞春復春。
苦被長貧難擇祿,寧甘漸老不如人。
廣文冷坐非無飯,張翰思歸豈為莼。
莫問當初弧矢事,祗今筆硯亦生塵。
一從妻子累心身,役役勞勞春復春。
苦被長貧難擇祿,寧甘漸老不如人。
廣文冷坐非無飯,張翰思歸豈為莼。
莫問當初弧矢事,祗今筆硯亦生塵。
自從有了妻子兒女拖累身心,便一年又一年地勞碌不停。苦于長期貧困難以選擇合適的俸祿,寧愿漸漸老去也自認為不如他人。像鄭虔那樣清寒地坐著并非沒有飯吃,張翰思念故鄉難道只是為了莼菜嗎。別再問當初立下的遠大志向了,如今連筆硯都已積滿灰塵。
役役勞勞:形容勞苦不息。
長貧:長期貧困。擇祿:選擇官職、俸祿。
廣文:指鄭虔,曾任廣文館博士,生活清苦。
張翰思歸:西晉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思念故鄉的莼菜羹、鱸魚膾,便辭官回家。
弧矢事:指男子立志于四方的事。古代男子出生,家人會射弧矢于天地四方,寓意志向遠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生活困境,可能因家庭負擔重,經濟貧困,難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生活的無奈和壯志未酬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普通文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和心境。
國憑節義壯洪基,
激厲頹風屬圣時。
曾屈帝尊親降輦,
可因祈福幸公祠。
敢尋郢客和陽春,放眼于今復幾人。共主無端稱禪讓,正聲從此感漂淪。棄官彭澤完徵士,遺老襄陽號酒民。高潔不談天下事,可知明月是前身。一從南北數行蹤,多少風光在眼中。江岸草逾前度碧,洛陽花是昔年紅。飛鳧早向芝田化,夜鶴休嫌蕙帳空。自養太和堪壽世,未應丹訣問參同。功名滾滾爛羊頭,急難誰從借箸籌。安得上池起廢疾,可憐頑鐵鑄神州。偶緣禽鳥知時變,薄采芳馨感路脩。一臥鄉關朝市改,名心宦況兩悠悠。詩派元從長慶過,老來心苦類陰何。一繩何處維頹木,三雅馀閒及補蘿。腹稿卒于僧入定,筆花濃似蜜分窠。獨憐文武衣冠盡,秋興詞人感慨多。風波漫漶舊桑田,此往窮通莫問天。幸免莊生遭鼠嚇,不勞文本惜鳶肩。山頭薇菜黃虞夢,洞口桃花魏晉年。原嘆近來相得甚,泥他道路嘆神仙。天留人瑞自成行,高會香山紀會昌。借問當年諸士女,可曾偕老共炎涼。南陽井渫延齡橘,大野琴材太古桑。倘向細君談舊話,少年情事肯遺忘。別集新編刊釀辭,蕓蕓拙目聽嘲嗤。晚唐才望誇羅隱,后漢勛名屬杜詩。旌幣苦謀身再出,田園甘與世相遺。無端忽下新亭淚,風景河山不自持。中朝文典渙如云,閭左耰鋤起亂軍。暫喜山陽留善處,似聞冀北已空群。履霜時暮陰方盛,獻曝臣勞日又曛。長此靈均家國恨,更揮老淚吊湘君。
別后風煙去幾重,思君多在鶴歸松。
椷中尺素雙雙鯉,門外黃山六六峰。
花發春深行對酒,地偏日晚坐聞鐘。
遙知十畝棲賢宅,卻比丹青韻更濃。
擾擾塵途五十三,
笑將清抱卷江南。
洞深徑曲柴門靜,
止見耕人入笑參。
上國曾傳此調清,
經年多故忘當丁。
虛堂永晝重溫處,
吟到多情是故聲。
與君夙昔忝同宗,賢嗣況曾負笈從。
論誼情兼親友重,開樽興共醴醪濃。
箕疇五福原先壽,華祝三多敢后蹤。
更有一番嘉話在,分箋例不遺龍鐘。
九日逢秋霽,群賢集酒徒。
云林千挺竹,玉饌四腮鱸。
日落山河凈,風高雁鶩呼。
茱萸都插遍,還少一人無。
我愛仙居好,慚無德政馨。
下車時問疾,治獄日空囹。
老吏貧歸里,蒼生餒在庭。
惟憂澤未至,豈敢瀆邦刑。
兩樓相換珠簾額,
中尉明朝設內家。
一樣金盤五千面,
紅酥點出牡丹花。
玉井潛流作玉泉,中間二十八潭懸。
水簾一道風吹斷,亂落芙蓉更可憐。
蒲池太上東西瀑,散作三峰雨雪來。
玉女洗頭馀碧水,至今長有白蓮開。
辭家別袂染秋霜,幸及鹓行賀履長。
朝罷誰檠青玉案,夢馀自到白云鄉。
光分太乙憐孤映,賜出天廚憶共嘗。
慈凈夙因真愧若,爇檀夜夜禮空王。
濃云似墨滯行旌,點染春郊最有情。
話到桑麻風自古,災余草木雨還生。
土龍不用胡僧咒,竹馬偏喧徲子迎。
煙火幾家寥落盡,空山布谷一聲聲。
半螺殘墨一邊,明鏡自寫,空庭愁影。
長齊繡佛,中年應悔多情。
為甚彭家宜慰,李氏征蠻,也有風流性。
賺金錢、遙賣我恨馮生,把畫像流傳,各峒營流星。
度金丸迸謝,揚州陸弼弓衣詠,省識處勝丹青。
瞻彼蘭林,有翹其秀。有斐君子,邦之碩茂。厥德伊何,固天攸授。如川之源,如山之富。
回流清淵,啟襟開袖。縉紳晞風,民用胥附。
猗猗碩人,如玉如金。浚其明哲,克廣德心。
習習凱風,吹我棘林。飛鸮萃止,允懷好音。
悠悠征徒,輶德鮮任。嗟我猗人,實味實耽。
在昔延州,鵠鳴江涯。今我陸子,曠世繼奇。身乖千載,德音并馳。
漸鴻遵渚,宛其羽儀。安得高風,騰翮天池。
飛龍蜿蜒,山谷氣翳。猛虎嘯吟,清風高厲。
情同來感,數乖身逝。夷鮑齊歡,專名故世。
愷悌君子,民之攸暨。咨予遘時,千載同愛。
垂隴之會,匪詩不宣。嗟我懷人,斯恩殷勤。
德音來訊,有蔚其文。趯趯儳免,匪跡不存。
誠在心德,愛結忘言。
春色三分一未歸,雪肌風態露春微。東風且作枝頭主,莫把工夫繡地衣。
素妝青蓋送春歸,似不禁風體力微。收拾韻香歸酒盞,惜花何惜醉淋衣。
花開便是候催歸,濟楚生香清復微。遙想折來深院宇,似初勻粉小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