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建業水
建業水,秋風動揚子。
魚龍夜落星斗南,潮沒潮生蒼鶻起。
他年冠蓋物具美,風吹小船入城市。
潮去不來風日死,白浪黃塵煙霧里。
中有長魚食鳣鮪,解后食魚何處是。
西上國門望武昌,風雨徙魚來漢陽。
武昌魚勞聚寒椮,太白入月魚腦減,武昌城頭鼓紞紞。
建業水,秋風動揚子。
魚龍夜落星斗南,潮沒潮生蒼鶻起。
他年冠蓋物具美,風吹小船入城市。
潮去不來風日死,白浪黃塵煙霧里。
中有長魚食鳣鮪,解后食魚何處是。
西上國門望武昌,風雨徙魚來漢陽。
武昌魚勞聚寒椮,太白入月魚腦減,武昌城頭鼓紞紞。
建業的水啊,秋風吹動著揚子江。夜晚魚龍在星斗之南翻騰,潮水漲落間蒼鶻飛起。往年達官貴人云集,景象美好,風吹著小船駛入城市。如今潮水一去不返,風停日滯,只見白浪與黃塵彌漫在煙霧里。水中有大魚吞食鳣鮪,偶然相遇卻不知魚在何處。向西望國門遙看武昌,風雨把魚遷徙到了漢陽。武昌的魚群聚在寒冷的水邊,太白星進入月亮預示魚腦減少,武昌城頭鼓聲咚咚作響。
建業:古地名,今江蘇南京。
揚子:指揚子江,即長江下游河段。
蒼鶻:一種猛禽。
冠蓋:指達官貴人。
鳣鮪:兩種大魚。
解后:即邂逅,偶然相遇。
國門:指京城城門。
寒椮:寒冷的水邊。
太白:星名,即金星。
紞紞:鼓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詩中對建業往昔繁華與如今景象的對比來看,可能創作于朝代更迭、社會動蕩時期,詩人目睹世事變遷,借景抒情,表達對歷史興衰的感慨。
這首詩以建業水為線索,描繪了不同時期的景象,通過今昔對比,突出世事無常的主旨。其想象豐富、意境雄渾,在展現詩人獨特藝術風格的同時,也反映出一定的社會歷史變遷,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悠悠棹扁舟,
泛泛清溪曲。
夕陽淡平林,
長空下孤驚。
村遠斷人煙,
言就蘆洲宿。
遙憶忍饑人,
日晚餐杞菊。
澹煙疏雨耿寒林,
一水涓涓凈不深。
照影自憐逼搖落,
歸涂未就更關心。
百尺危亭舊路榛,
自公呼吸變蘭蓀。
更憐數奉親輿到,
分惠芳齋碧瓦墩。
斑竹簾櫳亞字欄,素馨花發晚風妍。清遣蕓窗邀女伴,堪羨。閨中造物有花仙。
妙手制成花架子,架起。鸚哥也是好花穿。閑向綠槐陰里掛,長夏。悄無人處一聲蟬。
城南美林壑,城上皆青山。山光照庭戶,于此可盡年。穰穰千古區,化作魚蒲淵。秋蕖渺無際,紅鮮間田田。
邂逅得小隱,連山在其前。流泉帶其左,松篁接風煙。它年營把茅,不待雪滿顛。寧圖五鼎食,坐失十載閑。愿比小人腹,一餐期果然。
說難死韓非,法蔽嘆商鞅。當時軒冕計,肯作刀鋸想。辰來陰影集,事過流電往。胡為意無窮,機械日爭長。俗中多局促,正覺斯道廣。斯道不可迷,荒涂辟榛莽。
年大百無味,區中故人稀。京江一都會,卜筑行當歸。儻回故人車,云關訪荷衣。時來吐情話,未覺世相違。
馀生甚窮獨,四海誰與娛。故鄉道脩阻,宛在太末墟。向來親仁意,正擬城南居。烏衣丈人行,玉樹珊瑚株。所冀鄰里間,徜徉從所如。如何漳濱臥,使我恨有馀。會當悟杯蛇,靈府靜以虛。且復陪杖屨,敢言通有無。
緬懷斜川人,勝日追鄰曲。超然睇層丘,雞黍聊自足。卻觀夸奪子,勝負一棋局。空懷千歲憂,晝短思秉燭。
長安冠蓋區,九軌三廣陌。不知烏帽底,誰獨適吾適。定無羊求子,相與數晨夕。莫言三徑微,永杜聲利隙。流風有仍孫,心不受形役。朱門見蓬戶,華榜標世績。二仲倘可睎,忘年賴謙益。
炎荒突兀見春臺,皇德昭回氣象開。五色光華瞻北斗,一天雷雨動南垓。乘槎擬借搏風力,破浪還看曝日腮。安得坡仙扛鼎筆,表忠高掞靜氛埃。
振衣千仞瞰飛鳶,望極江山思渺然。百粵風煙畫一幅,清時日月鏡雙懸。天開正朔尊王會,地接金鰲立極年。橫海昔賢堪勒柱,高臺我輩亦樓船。
寒山設色翠重重,
一片霜林障碧空。
雨后人家深竹里,
云邊僧室亂泉中。
逾關未覺風光異,
入國猶聞鄉語同。
偶逐天風望碧海,
滄波萬頃去無窮。
對酒臨流奈別何,
君今已醉我蹉跎。
分明記取星星鬢,
他日相逢應更多。
望望梁山古戍,遲遲浦口歸舟。便無風浪也堪愁。況是舳艫煙走。
際海秋添鼓角,橫江影接鐘樓。東南何日定潮頭。正盼一帆懸后。
荊蠻逃去見仁風,久客逢人問粵東。
水國有蘆遮伍相,閶門何廡寄梁鴻。
雪晴書系胡天雁,江冷魂銷楚客楓。
歌作吳趨君試聽,白頭寥廓素心同。
久疏吟詠,嘆年來多病,朱顏消損。花事又隨流水去,漸覺日長人困。酥雨濺梅,軟塵飏曲,天也全無準。數聲鄰笛,夜深棖觸離恨。
愁對寂寞房櫳,藥爐火黑,氣息香微醞。遠道河梁人幾處,盼斷翠鴛佳訊。半擁紗衾,悄然獨坐,松挽絲絲鬢。窺窗梳月,有情來照方寸。
南山云,北山雨。
毗盧樓閣,豁開門戶。
花簇簇,錦簇簇。
彌勒大士,傾腸倒腹。
百城風月,目前領話,人畜草芥。
一時知有不知有,毗目仙人執善財手。
幾年不見。胡蝶枕中魂夢遠。一日相逢。鸚鵡杯深笑靨濃。
歡心未已。流水落花愁又起。離恨如何。細雨斜風晚更多。
山山翠色入孤城,
雁外寒云獨云輕。
十載世情看日澹,
四時天氣愛秋清。
簿書間自囂風變,
樓閣涼從夜雨生。
桂影婆娑香萬斛,
芳醪那計舉瑤觥。
一經授受家法古,坐使籯金賤于土。后來樸學盛接武,門閥城南天尺五。皤然一老湖湘南,壓肩藤笈身蕉衫。拄杖直度關門杉,又來鳀國便風帆。示我一卷行看子,卷中之人宛然似。梧陰覆地荷貼水,偶卻繩床橫石幾。玉雪無匹曰袞師,為剖經義袪經疑。只此亦足忘其衰,投腳萬里將何為。有唐一代重世族,裴杜崔盧遞烜煜。不見歐九操簡牘,宰相韋家數更仆。及身瓠落惟嗟吁,故家池館何有無。傳經心事亦已孤,雪泥鴻爪留斯圖。我題此圖不容贊,菀枯俯仰增長嘆。慰藉無端同一粲,當窗亭午赪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