佽飛廟迎神引
劍歌兮擊筑,茭青兮蓼綠,夕濟甬兮沉玉。
步巫兮禹孫,葺神藩兮楚軍,神之乘兮海云。
噀芳兮越咒,斬將兮神祐。
秋零露兮為醑,春集鴉兮神語。
風蕭蕭兮滿旗,云之車兮來思。
劍歌兮擊筑,茭青兮蓼綠,夕濟甬兮沉玉。
步巫兮禹孫,葺神藩兮楚軍,神之乘兮海云。
噀芳兮越咒,斬將兮神祐。
秋零露兮為醑,春集鴉兮神語。
風蕭蕭兮滿旗,云之車兮來思。
唱著劍歌擊打著筑,茭草青青蓼草碧綠,傍晚渡甬江沉下美玉。巫者和大禹的子孫漫步,修葺神的藩籬如楚軍嚴整,神乘著海云而來。噴吐芬芳念著越地咒語,斬殺敵將祈求神的庇佑。秋夜的露珠當作美酒,春日群鴉聚集似有神語。風聲蕭蕭布滿旗幟,神駕著云車前來。
佽飛:古代勇士名。
劍歌、擊筑:古代的歌唱和演奏方式。
茭:水生植物。蓼:草本植物。
濟:渡。甬:甬江。沉玉:古代祭祀儀式,將玉沉入水中獻給神靈。
步巫:行走的巫者。禹孫:大禹的后代。
葺:修葺。神藩:神的藩籬,指神廟周邊。
噀芳:噴吐芬芳,可能是祭祀時的一種儀式動作。越咒:越地的咒語。
醑:美酒。
云之車:以云為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作者在祭祀佽飛廟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人們希望借助佽飛神的力量保平安、求勝利,作者懷著崇敬之心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祭祀佽飛神,突出祭祀儀式的莊重神秘。其特點是意象奇幻、語言古樸。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古代祭祀文化和詩歌創作風格。
黃花錦樹碧江濆,笑把萸杯獨憶君。日暮西風還落帽,風流那似孟參軍。
王君四月方來蘇,綠陰滿地花已無。臺紅樓紫不可覓,筆底春風尋老夫。殷綿滴露看活色,信手貌出西家姝。坐中狂客未解事,欲折不成空紙膚。去年淮陰七尺雪,凍地似恐花根枯。此圖贈君日日賞,一日須傾一百壺。
五熊幡底綠沈槍,紫綬雙垂琥珀光。未轉頭時空合鬧,才開眼處自禁當。儀秦豈必謀終日,劉項都來戲一場。此際青天殊欠穩,莼鱸秋思兩茫茫。
三子皆聰明,必然早著聲。若能舉孝廉,取道過西陵。
我罷內庭職,出臨永陽民。永陽民雖庶,未免多饑貧。富之既無術,齪齪為謹身。可堪今夏旱,如燎復如焚。厥田本涂泥,坐見生埃氛。稚老無所訴,嗷嗷望穹旻。食祿憂人憂,蚤夜眉不伸。促決獄中囚,遍禱境內神。楚辭有山鬼,廟貌羅水濱。胡法有浮圖,寺宇連城闉。齋莊命寮寀,供給抽俸緡。鼓笛迎湫水,香花照金輪。誠知非典故,且慰旱熯人。偶與天雨會,霶霶四郊勻。插秧復修堰,野叟何欣欣。可辦官賦調,亦免農艱辛。燮調賴時相,感應由圣君。于吾復何有,敢望歌頌云。清流楊水部,德與我為鄰。仇香官位屈,何遜詩格新。見投賀雨篇,言自人口聞。夫君蓋私我,過實豈相親。為霖非我事,職業唯詞臣。若有民謠起,當歌帝澤春。庶使采詩官,入奏助南薰。
駟馬高車亦可誇,簞瓢陋巷足生涯。自從任運無心后,楚越方知是一家。
滕王閣下碧波寒,徐孺祠前木葉丹。一曲池臺千竹里,可知無夢到長安。
人微何必抱殷憂,自有英賢舒國愁。世事輪回搖首笑,風云變幻縱心游。早拋舊訓為余物,管擷新詩入我眸。細賞湖山花似錦,布衣春色共風流。
海岳庵前萬頃云,高深顯晦屬誰分?不因此老淋漓墨,那得溪山在練裙?
山蒼蒼兮多木,橫絕四野兮下無麓。憋遠望兮登高,神不來兮勞予。目煦煦兮雅雅,靈修儼兮紛來御。胡不來兮夷猶,將誰須兮遠者。芳莫芳兮澗有萍,潔莫潔兮卣之清。云為蓋兮霓為旌,神之來兮山冥冥。絳闕兮朱堂,冠余山兮神所宮。神之愉兮既降,翩龍駕兮云中。屢舞兮仙仙,紛進拜兮庭前。靈夭姣兮好服,神弗言兮意已傳。牲不實兮酒不旨,將淹神兮神安止。神弗止兮福遺我,事夫君兮長無已。
君家竹好別來久,有客解道今平安。最憶窗西萬竿綠,幾番清影上儒冠。
九色夜明珠,豈不有光彩。終惜暗投人,含情欲誰待。不惜珊瑚鞭,為君策駑駘。此意竟何如,將可問真宰。
十年金石交,千里云山隔。秋空雁冥?,夜雨情脈脈。平生蓬蓽資,區區二三策。疇能了此心,非子將誰白。好音從何來,云舉雙鳧翮。眷言遂情素,豁若千金獲。
一水遙遙與海通,舟行疑似入虛空。三江共接朝宗勢,萬古長懷底定功。茂苑人煙帆影外,洞庭山色浪花中。登瀛有客頻來往,欲駕云濤趁便風。
少年膽氣粗,好勇萬人敵。仗劍出門去,三邊正艱厄。怒目時一呼,萬騎皆辟易。殺人蓬麻輕,走馬汗血滴。丑虜何足清,天山坐寧謐。不有封侯相,徒負幽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