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曲
秋風悲,梧桐知不知。
渴虹挾雨吸河漢,嘹嘹數雁天四垂。
雁急不成字,遠向瀟湘飛。
銅盤露下夜如水,宋玉新自巫山歸。
秋風悲,梧桐知不知。
渴虹挾雨吸河漢,嘹嘹數雁天四垂。
雁急不成字,遠向瀟湘飛。
銅盤露下夜如水,宋玉新自巫山歸。
秋風帶著悲意襲來,不知道梧桐是否知曉。如渴虹般的雨云挾帶著雨水,仿佛要吸干天河之水,天空四周傳來數聲雁鳴。大雁飛行急促,排列不成字形,向著遙遠的瀟湘飛去。銅盤上露水落下,夜晚冷如秋水,宋玉剛從巫山歸來。
渴虹:傳說虹能吸水,古人稱虹為渴虹。
河漢:天河,銀河。
嘹嘹:形容雁鳴聲。
天四垂:天空四面低垂,形容天空廣闊。
瀟湘:湘江與瀟水的并稱,多泛指今湖南地區。
銅盤:漢武帝曾造銅盤以承接露水。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辭賦家,相傳作有《高唐賦》《神女賦》等,其中有巫山神女的故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風格和情感來看,可能創作于秋季。作者或許在秋季看到凄涼的景象,聯想到宋玉的悲秋情懷,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秋景為主題,借景抒情,表達了悲秋之感。詩中巧妙運用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展現了詩人對秋景的細膩感受和情感表達。
死生有海淪甘蔗,窮達無天補女媧。亂世故人如落葉,清時言路漫含沙。志蜍誤國誠堪惜,嬰鼢同朝孰不瑕。況復翠微可將息,破甑何事種何芽。
軟莎高柳護金堤,路擁雙橋絕馬蹄。翡翠隔云森碧瓦,天開邸第御河西。
榴紅蒲綠總相思,記得云溪競渡時。萬里鄉心羈海客,半生浪跡走天涯。年來豪氣惟中酒,老去才華剩小詩。猿鶴山林屢招隱,莫緣薄宦滯歸期。
清流平遠,行旌隱約,樓頭望眼應真。湖海壯游,琴書雅興。當年一舸輕分。羈思感鱸莼。正荻花卷雪,鷗鷺驚群。桂楫蘭橈,一帆風色趁歸云。飄飄片影輕翻。帶重湖雨色,湘浦波痕。心旆共懸,愁思并系,曾消幾度朝昏。蘭澤有芳蓀。算扣舷詠嘯,誰吊忠魂。忽忽斜陽,半鉤新月映衡門。
草露耕常早,雞聲曙起東。星流天過白,日出海翻紅。櫛發催牛飯,編籬放鴨籠。一區酬事分,辛苦不言功。戴星憑出入,獨力強支持。正苦催租急,翻懸散種遲。地磽收轉薄,歲熟喜還悲。稠粥猥情事,來嘗未有期。
吾曹養拙賴明時,為幸居多寧不知。天下英才中遁跡,人間好景處開眉。生來只慣見豐稔,老去未嘗經亂離。五事歷將前代舉,帝堯而下固無之。
清齋飯罷暮鐘時,塔里傳燈樹影稀。僧在上方秋寂寂,月生東海夜遲遲。風幡著相心先動,明鏡非臺性自知。卻笑黃梅留偈別,三更衣缽使人疑。
不孤南徼倚長城,已試胸中數萬兵。云鳥盡從丹旆轉,風霆端向彩毫生。千山笳鼓馀悲壯,列郡山河總廓清。為問磨崖高幾許,伏波那得擅前名。晨馳露檄到江城,瓊管先春報罷兵。蜃氣更無臺觀起,鯨波真見縠紋生。桃根犢戲綠莎凈,桑上鸮音白晝清。自昔均勞惟將相,不妨儒化并威名。
哲人御世紛,龍見非一端。云雷在屯始,六載以盤桓。君本經綸材,蚤奮掀霄翰。文采冠金閨,寵睞天顏尊。簡書寬陟屺,感臥久丘樊。誰云隔玄扃,溫渥雙魚軒。忠貞殆天授,移孝溯其源。椽筆繪圣明,情局非所安。慎彼三大權,酬此兩覃恩。臨流悵祖生,擊楫將何言。象緯劇欃槍,舉世憂戎馬。杞人效管窺,但慮朝與野。吝怨慘五兵,豈在榆關下。蹈海乃揚波,卻笑悠悠者。洼聲雜宮縣,路目羞都冶。離德允若茲,秉尚躬風雅。中昃恤其孚,正直登虞夏。去去矢卷阿,此和寧應寡。咨度備驂騑,祖祝申杯斝。夙抱葵藿心,對之當誰寫。
咫尺紗窗,傍窗識得琴中意。頓停纖指。似揾傷春淚。特地瞞人,說答鄰姝饋。尋香穟。打開錦笥。中覓相思字。
徙倚山堂晚,悲秋萬古情。雨蔬猶擢秀,風沼自揚清。野迥歸牛小,沙寒白鳥明。凄凄楓柳樹,汝意亦難平。
幽偏得自怡,種竹交加翠。雨露之所濡,成長容何易。葉密鳴蟬稠,啅雀爭枝墜。客思回林坰,蕭疏外聲利。
龜山習畫愛僑居,嗜酒風流號醉漁。蘆雁傳神臻妙品,林良門下問誰如。
山木以不材,故能遂擁腫。陰成眾人息,于世豈非用。不用用已成,茲理古所重。
體質娟娟靜,花紋細細裝。翠筠初得試新忙。睡起鬢云撩亂、趣泉湯。多病心常捧,新詞字帶香。管教涂澤到云窗。辦下謝君言語、巧如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