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吳子真
子居金華山之東,我居金華山之西。
東西相望二百里,半面未識心相知。
扳條采榮遠莫致,夢中往往或見之。
子持一卷易,我攜一篇詩。
此詩此易世不識,與子共作千年期。
前乎千載事已矣,后乎千載誰是非。
握手論心語未了,松風萬壑寒生衣。
山深夢斷不可覓,落花耿耿寒梅枝。
起視金華萬山頂,惟有白云來去飛。
子居金華山之東,我居金華山之西。
東西相望二百里,半面未識心相知。
扳條采榮遠莫致,夢中往往或見之。
子持一卷易,我攜一篇詩。
此詩此易世不識,與子共作千年期。
前乎千載事已矣,后乎千載誰是非。
握手論心語未了,松風萬壑寒生衣。
山深夢斷不可覓,落花耿耿寒梅枝。
起視金華萬山頂,惟有白云來去飛。
你住在金華山的東邊,我住在金華山的西邊。東西相隔二百里遙遙相望,雖未謀面卻心意相通。想折枝采花寄你卻因路遠難達,只能在夢中常常與你相見。你手持一卷《易經》,我攜帶一篇詩作。這詩與《易》的深意世人難識,我們約定共守千年之約。千年之前的事已過去,千年之后誰又能評說是非。夢中握手談心話未說盡,松風掠過萬壑寒意透入衣襟。山深夢斷再難尋你蹤跡,只見落花明潔、寒梅橫枝。起身望向金華山的群峰,唯有白云在山間自在飄飛。
扳條采榮:扳,同“攀”;榮,花。指攀折花枝。
易:指《易經》,儒家經典之一。
耿耿:明亮、清晰的樣子,此處形容落花鮮明。
寒生衣:寒意透入衣物。
此詩為作者回應友人吳子真而作,創作于二人分處金華山東西兩側、難以相見之時。詩人通過詩歌傳遞對友人精神契合的珍視,暗含對世俗難識彼此心意的感慨。
全詩以“東西相隔”起筆,落腳于“白云自在”,緊扣“心相知”主線,既寫空間阻隔之憾,更彰精神共鳴之深。語言平實卻情致高遠,展現了超越時空的知己情誼,是一首情真意切的友情佳作。
后學資模楷,先生久里居。兩兒聯玉筍,三命佩銀魚。米廩無重席,蓬山孰校書。如何遺此老,宰木遽蕭疏。祿養更迎侍,消搖介壽康。壯圖雖偃屈,潛德竟輝光。可惜今埋玉,無由自奠觴。他年觀上冢,千騎擁龍岡。
微風吹皺一池波,綠盡芭蕉碧盡莎。何處名花開十八,佛香初識曼陀羅。
過橋本無心,三笑亦偶爾。當時肯垂名,好事傳畫史。巍巍匡廬峰,湜湜虎溪水。援筆寫清高,幽興殊未已。
赤壤黃莎城子頭,經霜老柏秀林丘。無人獵射空山里,飛鳥舒徐百不憂。
長江限吳越,形勢一何雄。夷島蒼茫外,乾坤浩蕩中。江連埋日霧,汀暗走沙風。忽起乘桴嘆,滄洲不可窮。
群山多不毛,怪石忽涌出。土壤剝落盡,恍惚見山骨。端方俄如屏,秀聳忽如笏。或員如覆釜,或銳如頓筆。千奇與萬怪,欲寫難備述。誰意寂寥中,驚見此突兀?雙闕高倚云,令人恣超忽。
武林城下文章客,移得幽居近碧灣。聞說梅花開欲遍,一舟沖雨到孤山。青山隔屋暮云濕,紅日當空春水明。月滿六橋歌舞散,柳陰深處有書聲。
仙翁家住海瀛邊,六十容顏似壯年。夜月夢回蒼玉佩,秋風吟擁紫茸氈。牙簽插架蕓香合,鶴騎當軒樹影圓。笑我客居淮水闊,白云千里思凄然。
一蓑煙雨究乎而,山水之間意在斯。江上白云歸不得,江心星宿益凄其。落花飛處春何在,天地翻時安可期。剩有孤舟載憧憬,萬家生佛尚堪為。
九疑山下分奇種,百子房中吐瑞姿。朵朵黃云團羽蓋,為迎金母下瑤池。
三伏炎蒸似甑炊,故人巨箑喜相遺。垂天云翅鵬初下,午夜潮聲月半虧。諸葛謾勞麾白羽,謝安何用取蒲葵。仁風日日宣揚處,欲謝慚無絕妙辭。
玉陛風光動綵裾,鵲聲先已報江魚。鸞回兩檢新封敕,龍臥三湘舊隱居。喜氣并添凝望里,賓筵相壓小春馀。無因得與升堂拜,長傍紅云想使車。
十朝風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饑。信是老天真戲我,無人來買扇頭詩。青山白發老癡頑,筆硯生涯苦食艱。湖上水田人不要,誰來買我畫中山。荒村風雨雜雞鳴,轑釜朝廚愧老妻。謀寫一枝新竹賣,市中筍價賤如泥。書畫詩文總不工,偶然生計寓其中。肯嫌斗栗囊錢少,也濟先生一日窮。白板門扉紅槿籬,比鄰鵝鴨對妻兒。天然興趣難摹寫,三日無煙不覺饑。
問我來朝南內南,便從花底趁朝參。新詩猶作江西集,為帶筠州刺史銜。
殘雪半窗春意動,馀香一榻夜忘眠。燈前對酒須今夕,客里題詩尚舊年。風竹蕭蕭還自語,寒梅的的竟誰憐。知君剩有滄浪趣,待得秋風上釣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