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武夷懷朱晦翁
五月涼巾陟翠微
竹根香露濕人衣
云行老樹青猿過
雪落長溪白鷺飛
仙徑好花愁急雨
洞亭芳草怨斜暉
我來只欲平林去
細叩先生玉版扉
五月涼巾陟翠微
竹根香露濕人衣
云行老樹青猿過
雪落長溪白鷺飛
仙徑好花愁急雨
洞亭芳草怨斜暉
我來只欲平林去
細叩先生玉版扉
五月里戴著涼爽的頭巾攀登青翠山嵐,竹根下的香露沾濕了衣裳。云氣掠過老樹青猿躍過,溪水如白雪流淌白鷺翻飛。仙徑上的嬌花因急雨含愁,洞亭邊的芳草對夕陽生怨。我來此只想前往平林,細細叩響先生的玉版門扉。
陟(zhì):登,升。
翠微:輕淡青蔥的山色,泛指青山。
仙徑:指武夷山中傳說有仙人蹤跡的幽徑。
洞亭:山中洞穴旁或附近的亭臺。
平林:平原上的樹林,此處代指朱熹的居所附近。
玉版扉:玉制的門扉,喻指朱熹住所的高潔,或代指其居所。
朱熹(號晦翁)曾在武夷山講學、著述,是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此詩應為作者于五月游覽武夷山時,因景生情,懷念朱熹而作。或為朱熹友人、后學探訪其舊地,通過山水描寫寄托追思。
全詩以武夷山水為背景,借景抒情,通過清幽秀美的自然意象,表達對朱熹的深切懷念。詩中情景交融,語言雅致,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先賢的崇敬與追慕,是一首融山水與懷人于一體的佳作。
噴日舒紅景,
通蹊茂綠陰。
終期王母摘,
不羨武陵深。
藍挼水谷與秋輝,
疑作危棱磴翠微。
向晚山僧苦留我,
層層寒牖亂云歸。
宋玉墻頭杏子花。香也堪夸。艷也堪夸。東風鳥外一枝斜。問是誰家。江上人家。
肯信流年鬢有華。詩詠紅霞。酒泛流霞。低聲昵語似雛鴉。人在天涯。忘卻天涯。
兩儀會得真鉛汞,
勘破陰陽妙物機。
明月滿天秋似水,
東風一樹柳如絲。
萬家赤子庭中泣,
半夜青云枕畔飛。
雷電若驚龍便起,
大施霖雨洗瘡痍。
曾期哭我必公詩
豈料公先我自悲
共灑十年前代淚
獨留數卷后人思
于今白社無陶令
難把黃金鑄子期
縱使故交捫雪至
不知將劍掛何枝
飲刃匆匆別鑒湖,
秋風秋雨血模糊。
填平滄海憐精衛,
啼斷空山泣鷓鴣。
馬革裹尸原不負,
蛾眉短命竟何如。
憑君莫把沉冤說,
十日揚州抵得無。
此日荊南幾病夫,
倘非邛竹倩誰扶。
偶來打槳水天一,
忽覺隔云山月孤。
我欲乘風回武漢,
人當相忘在江湖。
平生自詡閑愁少,
老遇秋懷也喟吁。
場屋當年氣最雄,交游樽酒弟兄同。文章落筆傳都下,議論生鋒服座中。自古圣賢誰不死,況君門戶有清風。凋零三十年朋舊,在者多為白發翁。
富貴聲名豈足論,死生榮辱等埃塵。青衫照日誇春榜,白首馀年哭故人。盛德不忘存志刻,話言能記有朋親。吳江草木春風動,瀝酒誰瞻壟樹新。
師雄陳跡。幾向羅浮覓。別有夢中春笑赤。相見似曾相識。
珠喉掩抑絲簧。繡羅渲染新妝。群玉山頭佇立,靈修回首前芳。
星履聲中識典刑,
洗空浮俗快雙明。
四朝孰愈德耆艾,
九鼎曷如身重輕。
只作尋常高步武,
安知咫尺是鈞衡。
沖和一點關埏埴,
噫欠春風六合生。
亦欲勤民亦治軍,
古來主將本斯文。
中天日月銷兵氣,
古郡河山靖匪氛。
詩酒相將消暇日,
雨霖既足趁歸云。
他時我亦山中去,
肯與苔岑共一群?
積雪封門深十尺,大風不捲恒河沙。
樓臺幻出白龍象,海峰失去青蓮花。
君不見金天上人面如玉,夜半毫光照山屋。
起從無影月中行,赤腳踏冰倚修竹。
歸來鐵缽冰生寒,凍合蜿蜒小如粟。
十日不晴將奈何,上人趺坐窮搜羅。
咳唾珠璣三萬斛,散作天花落海波。
峰頭褪盡夕陽丹,
一帶秋林畫稿殘。
料是天公初試筆,
不將濃艷與人看。
長榆塞上接龜沙,碎葉城邊建虎牙。
夜夜月為青冢鏡,年年雪作黑山花。
蘇武白頭持漢節,文姬紅淚泣胡笳。
可憐苜蓿迷征馬,誰見蒲桃入內家。
艷殺街前游冶裝
可憐樓上笑生香
不知簾內看簾外
只道兒郎看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