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
六月不雨至七月,草木脆干石欲裂。
方士畫符如畫鴉,呵叱風伯鞭雷車。
九天云垂海水立,驕陽化為雨三日。
萬口競夸方士靈,彼亦自謂吾符神。
誰知水旱皆天數,貪天之功天所惡。
吾心修德可弭災,大抵雨從心上來。
桑林自責天乃雨,豈在區區用方士。
六月不雨至七月,草木脆干石欲裂。
方士畫符如畫鴉,呵叱風伯鞭雷車。
九天云垂海水立,驕陽化為雨三日。
萬口競夸方士靈,彼亦自謂吾符神。
誰知水旱皆天數,貪天之功天所惡。
吾心修德可弭災,大抵雨從心上來。
桑林自責天乃雨,豈在區區用方士。
六月沒下雨一直到七月,草木干枯脆弱,石頭都快要裂開了。方士畫符就像畫烏鴉一樣隨意,呵斥風伯,鞭打雷車。天空烏云低垂,海水好像直立起來,驕陽變成了三天的雨。眾人爭著夸贊方士靈驗,方士自己也說他的符很神。誰知道水旱都是上天的安排,貪取上天的功勞是上天所厭惡的。我認為修養德行可以消除災禍,大概雨是從人的善心中來的。商湯在桑林自責上天就降下了雨,哪里在于區區方士的作用呢。
方士:古代稱從事求仙、煉丹等活動的人。
風伯:神話中的風神。
雷車:神話中雷神所乘之車。
九天:極高的天空。
弭災:消除災禍。
桑林自責:相傳商湯時大旱,湯在桑林祈禱自責,天于是下雨。
此詩創作背景或為當時發生旱災,民間盛行請方士祈雨,作者看到人們盲目迷信方士,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強調修德對消除災禍的重要性。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迷信方士,倡導修德弭災。特點是語言質樸,道理深刻。在文學史上體現了作者關注現實、以詩說理的創作風格。
闌珊輕夢紗窗畔。子規聲、喚醒看花眼。幾許春陰,護湘屏、一枝紅婉。端相久,待懶怎生得懶。吟腸都為東風軟。對明妝、不隔錦江遠。花也憐人,怨遲眠、燭容先倦。耐殘寒,消受芳斟夜半。
廿年違縮地,千里慶登臺。蟾桂叢叢發,綏桃歲歲開。稱觴霞共割,覓句雨初來。欲纘南山什,賡歌愧有萊。
天臺未許白云封,劉阮重來路幾重。樓閣依然遺舊跡,胡麻何處訪仙蹤。恨無朱草修靈藥,欲覓丹砂駐昔容。一夢蘧然成往事,空將蘭絮系心胸。海上夭桃結子時,罡風吹落別花枝。琵琶有調終含怨,錦瑟無端卻繫思。幾度卻成江令賦,不堪重讀海棠詩。仙山此夜多明月,露冷霜寒兩地知。功修未到出山來,花雨繽紛掃不開。諸葛也知多道氣,劉伶到底是仙才。吹蕭應悔騎黃鶴,種玉于今付綠梅。世味塵緣都悟澈,乘槎及早返蓬萊。
孤魂雖有識,良接難為符。操心玄芒內,注血治鬼區。
龍門百年桐,幾日凌霹靂。裁為膝上琴,宛抱《咸池》曲。高歌試一彈,中夜山鬼泣。君子亦如此,蓋棺事乃畢。
錦城匝地清風起,為得梓州書一紙。莫問分符隔兩川,水月東西共千里。
淫淫梅子雨,靡靡上郭山。山既繞籬外,雨復濕窗間。林深葉蔥茜,地偏水潺湲。鵲噪雞鳴午,風定白云還。
白沙飛舞茅龍,一瓠埋頭蠅跡。莫道我狷彼狂,共弄暮天空碧。金牛洞口春色,觀生居畔秋聲。徹底與君拈出,前山雨過云生。
束發初學詩,妄意薄風雅。中年困憂患,聊欲希屈賈。寧知竟鹵莽,所得才土苴。入海殊未深,珠璣不盈把。老來似少進,遇興頗傾瀉。猶能起后生,黃河吞鉅野。我昔西游邊,萬里持一劍。風餐不自恤,露宿未嘗厭。棧危馀漢燒,山斷有秦塹。敢誇胡羊美,但懷巴酒釅。回首四十年,遠游每關念。秋風跨蹇驢,尚喜道傍店。周南太史公,道家蓬萊山。塵凡不可料,亦復居其間。屢奏乞骸骨,寬恩許投閑。羽衣碧玉簡,尚綴仙官班。黃精掃白發,面有孺子顏。簡寂吾家舊,飄然時往還。我行剡中路,茆店連溪橋。驢弱我亦饑,解鞍雨蕭蕭。投床得小憩,炊黍烹藥苗。舉手謝主人,去路盤山腰。沃洲在何許,秋葉紅未凋。游僧不可逢,聊須問歸樵。怕事真駑痾,老作入都夢。頭顱今何似,尚復堪自送。聯裾預登瀛,策馬從上雍。年衰當亟去,恩大容力控。雖言解朝籍,尚予侍祠俸。明年即八十,日月難把弄。著書則已矣,努力謀社甕。吾才如蹇人,何計逐奔馬。吾文如丑女,惟藉粉黛假。向來已歸休,畢志向林下。塊然一愚公,初不系用舍。國恩定難報,衰涕時一灑。人本不勝天,豈復論眾寡。驢病比已損,秋風輕四蹄。朝游支遁寺,暮涉干吉溪。青嶂環孤村,綠波溢橫堤。吾行本無定,所至窮攀躋。細推亦何樂,正類好鍛嵇。自今當務本,春蕪飽鋤犁。
我憐貞白重寒芳,不把雙眉斗畫長。云雨合歸何處去,海天愁思正茫茫。
忽水遠天長,笑把玉龍嘶。一聲聲,吹斷寒云滄波里。幽愁暗恨,弄皓月,怨白日。問太虛不尚,則成休矣。云心鶴性,死也要沖霄,乘風去。分自有、終合仙飛。感古懷今聊把筆。落葉寒蟬悲。使人增怨抑。
尋芳側帽行南部,百合場邊地勢開。猿鶴有情秋正老,儲胥無壘跡難灰。浮云影卷三軍去,木葉聲酣萬馬來。村畔牧童橫短笛,精忠說罷說奸回。
平郊望不極,臺上遠天青。葉落鳥窺井,人閒風掃亭。孤云供夕眺,眾籟愜秋聽。野性便幽靜,非關慕獨醒。
山童山童,叉手當胸。高低普應,常在其中。
祇宜城隔斷,卻有徑斜穿。僧飯抄盤米,園丁入寺錢。霜催榔子墮,雨濯菜牙鮮。指點迤西路,來尋學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