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鑒中八詠 其五
我愛鑒湖水,明如照膽銅。
澄清若有待,渾濁那能蒙。
當時賀知章,富貴如苓通。
豈無一畝地,來筑仙人宮。
我愛鑒湖水,明如照膽銅。
澄清若有待,渾濁那能蒙。
當時賀知章,富貴如苓通。
豈無一畝地,來筑仙人宮。
我喜愛鑒湖的水,明亮得如同照膽銅鏡。它清澈澄凈似有所期待,容不得半點渾濁。當年的賀知章,雖富貴卻如苓通般淡泊。難道連一畝地都沒有,來修建一座仙人宮嗎?
鑒湖水:即鑒湖,在浙江紹興。
照膽銅: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稱為照膽鏡,這里形容湖水明亮。
賀知章:唐代詩人,自號四明狂客,晚年還鄉隱居。
苓通:一種植物,此處形容賀知章雖富貴卻淡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提及賀知章推測,可能是詩人游覽鑒湖,聯想到賀知章的事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有追名逐利之風,詩人借賀知章之事表達自己的價值觀。
這首詩主旨是借鑒湖水的純凈和賀知章的淡泊,表達對純凈品質和淡泊名利的推崇。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表意。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思想情感。
離人如獼猴,爭聚山谷里。木葉不充衣,秋風夜中起。
憶昔丁年力戰文,旁吞強敵若無人。鄉書果在諸生上,二子今誰躡后塵。
開天牛斗首神功,分布星辰手掌中。八駿未回西極雪,六龍仍扈大江風。南條日駕黿鼉紫,北落星摧魚鱉紅。數卷殘書遺石室,犁眉翁與鐵冠翁。
二儀同根,萬物一源。機活靜樞之臼,象成玄牝之門。幽而不昏,湛而若存。用妙觸而出礙,體至虛而無痕。車轍出門而合度,桃李成蹊而不言。
洞壑一拳石,風潭九折橋。地材資結構,天籟息刁調。勉記尚書里,還尋良友招。回看吟眺處,但聽竹蕭蕭。
水衡稱逸人,潘楊有世親。形骸預冠蓋,心思出風云。
柳外風來雨腳斜,好山剛被白云遮。新涼散暑穿云幕,小漲移舟出淺沙。魚貫帆檣千里運,蜂房戶牖萬人家。繁華堪賞還堪恨,滿目芳菲亂野花。
作宰名方振,為儒志竟違。鵩從官舍集,鶴向海天飛。花縣塵生席,琴堂月掩扉。傷心有難弟,函骨望東歸。
照燭靈源理甚長,直須清凈有馨香。俱含萬像人難見,郁郁黃花翠竹光。
一種仙根自洛陽,春深何事不花生。芳心未必全羞澀,猶恨東風用力輕。
懾處炎荒已二年,親朋書問亦茫然。獨君風義能終始,不管煙嵐肯著鞭。一別和州二十年,山長水闊去無緣。因君說起外家事,特地欄邊心悵然。
遠映觀音閣,梅花煙水寒。暗香盈斷浦,疏影落輕瀾。漱玉聲相應,和羹子半酸。瀛洲何異此,登眺共憑欄。
不見干戈二百年,忽教城市滿腥膻。防邊自古推巖邑,曠野于今剩土田。白骨何人收道路,青山無主鎖寒煙。傷心萬戶歸誰屋,猶說將軍唱凱旋。
齋閣焚香事事幽,非緣出郭憺忘憂。乘舟載酒吾何意,為愛清江似鴨頭。
傍母群雛記往年,粒呼蟲與自相憐。一從錮養金籠里,骨肉相看不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