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筆生
東坡詠鼠須,山谷歌猩猩。
微物豈足道,斯文頗關情。
片言斧鉞凜,一字華袞榮。
化工運方寸,亦自芒端生。
寄語管城子,所托甚非輕。
東坡詠鼠須,山谷歌猩猩。
微物豈足道,斯文頗關情。
片言斧鉞凜,一字華袞榮。
化工運方寸,亦自芒端生。
寄語管城子,所托甚非輕。
蘇東坡曾吟詠鼠須筆,山谷道人(黃庭堅)曾歌頌猩猩毛筆。小小毛筆哪值得多提,卻與文人的文章很有情感關聯。筆下言語如斧鉞般有威嚴,一個字能帶來如獲華服般的榮耀。自然的造化在筆端方寸間運轉,也是從筆尖產生。在此告訴毛筆啊,你所承載的責任可不輕。
東坡:指蘇軾,他曾有關于鼠須筆的吟詠。
山谷:指黃庭堅,號山谷道人。
微物:指毛筆。
斯文:指文人、文章。
斧鉞凜:形容言語有威嚴。
華袞榮:華袞指古代王公貴族的禮服,這里指一個字能帶來榮耀。
化工:自然的造化。
管城子:毛筆的別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在古代,毛筆是文人重要的書寫工具,詩人可能有感于毛筆對文人創作的重要性,以及文字所蘊含的力量和價值,從而創作此詩贈給制筆的人。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毛筆和文字的重要性。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引用和比喻,生動形象地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書寫工具和文字創作的重視。
大師慈育契圓空,遠邁傳燈照海東。
度物草(寸)籌盈石室,散流佛戒紹遺蹤。
化畢分身歸凈國,娑婆誰復為驗龍?
(驗龍,汪向榮校注本《唐大和上東征傳》據日本觀智院本改為“驅龍”。)
(按詩題下原署“傳燈賢大法師大僧都沙門釋法進”十四字。詩亦見《唐大和上東征傳》。又按鑒真亡后,唐高鶴林亦曾作五言詩一首以悼之,詩亦載《唐大和尚東征傳》。高為唐肅宗、代宗朝人,官都虞候冠軍大將軍試太常卿上柱國,因出使日本國,欲順訪東渡僧鑒真,至則鑒真已先亡故,詩蓋寄懷傷之意也。上野河世寧已收入《全唐詩逸》,茲不再錄。)
當時事事笑秦皇,今日追思倍可傷。
珠玉影搖千樹冷,綺羅風動滿川香。
雖名金殿長生字,誤說茅山不死方。
獨向逝波無問處,古槐花落路茫茫。
至道不煩不遠,至人只在目前。
淮王煉石得沖天,漢世已經千年。
全在低心下人,事該緣分偶然。
安爐置鼎盡周圓,須得汞去投鉛。
翩翩釣臺翁,弊屣棄利祿。
煙溪七里瀨,風月一竿竹。
平生知己誰?故人劉文叔。
三聘乃肯來,公卿指為辱。
高風輕萬乘,敢以足加腹。
居然動天象,下應太史卜。
(《唐書》曰:天后西幸京師,路經楊玄感墓,上誦李百藥《過玄感墓詩》云云,嘆曰:“百藥唯解綴文,不識大義。”○今按:兩《唐書·則天紀》、《百藥傳》均不載。)
劍有萬人敵,文為一代英。
除昏志不遂,僭亂道難平。(《太平御覽》五五八《禮儀部》。)
雪云乍變春云簇,漸覺年華堪縱目。
北枝梅蕊犯寒開,南浦波紋如酒綠。
芳菲次第長相續,自是情多何處足。
尊前百計得春歸,莫為傷春眉黛蹙。
琴曲雖夸妙手彈,遠輪云底響珊珊。
靜無纖垢侵金鏡,時有輕飔觸玉盤。
嗚咽張良言未用,潺湲孫楚枕應寒。
尋思堪惜清冷色,流入滄溟便一般。
祖筵四面煙花合,江館深冬歸思長。
火斾畫旗風燄燄,橘洲漁舍浪茫茫。
聽歌幾入紅蘭榭,坐隱頻升白玉堂。
今數不如沙磧雁,天邊一一得隨陽。
栗爆燒氊破,
貓跳觸鼎翻。
千古功勛孰可倫,東來靈宇壓乾坤。
塵埃共鏁梁猶在,星斗俱昏劍獨存。
蟾殿夜寒籠翠幌,麝爐春暖酹瓊樽。
會稽山水秋風里,長放松聲入廟門。
前有胡楚賓,后有李翰林。
詞同三峽水,字值萬黃金。
四野豁家庭,柴門夜不扃。
水邊成半偈,月下了殘經。
雖逐諸塵轉,終歸一念醒。
未知斯旨者,萬役盡勞形。
(《瀛奎律髓》卷四十七《釋梵類》。)
(見陳起《增廣圣宋高僧詩選后集》卷上。)
揭牓諱因依,千聲叫不歸。
頭盤紅縷髻,身著紫羅衣。
夾帶無金玉,窩藏有是非。
請君看賞格,惆悵信音稀。
今夕雖非豐沛酒,醪觥同醉洽吾鄉。
兩邦父老趨旌府,百品肴羞宴桂堂。
寶劍已頒王禮盛,錦衣重帶御爐香。
越王冊后封吳王,大國宣恩達萬方。
迢迢東海出,漸漸入云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