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陪丘侍御先輩聽崔校書彈琴
雪滿中庭月映林,
謝家幽賞在瑤琴。
楚妃波浪天南遠,
若將雅調開詩興,
未抵丘遲一片心。
雪滿中庭月映林,
謝家幽賞在瑤琴。
楚妃波浪天南遠,
若將雅調開詩興,
未抵丘遲一片心。
大雪鋪滿了整個庭院,月光映照在樹林上。如同謝家子弟高雅的賞樂一般,大家正專注于瑤琴之音。琴音仿佛是天南遙遠之地楚妃所經歷的波浪。如果說高雅的曲調能激發詩興,可這都比不上丘侍御先輩的一片心意。
謝家:東晉謝家子弟以風雅著稱,這里借指高雅的聚會。
瑤琴:指琴,這里是對琴的美稱。
楚妃:可能是琴曲中涉及的典故人物。
丘遲:這里借指丘侍御先輩,丘遲是南朝文學家,以文才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在一個冬夜,詩人與丘侍御先輩、崔校書等人相聚,崔校書彈琴,眾人一同欣賞,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文人雅士交流頻繁的環境,大家以琴會友、以詩抒情。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冬夜聽琴的雅事,突出琴音的高雅以及丘侍御先輩的心意。其特點在于營造出清幽的意境,巧妙運用典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學創作風貌。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與君攜手上巒坡,多少塵襟盡刮磨。一鳥橫邊秋靄淡,片云歸處夕陽多。潮來萬里翻明練,山簇千峰列翠螺。此地不堪歸去早,欠看明月漲金波。杖藜無事歷危坡,一片清寒鏡面磨。極目盡時知水闊,置身高處見秋多。此時不著登山屐,到處還成測海螺。遙想高人閑物外,故應不與世同波。
遺編文字費追尋,誰識當年烈士心。欲向南山移鐵案,看憑健筆寫冤禽。魯戈回日情何切,楚些招魂力敢任。東望茫茫橫大海,孤燈想見照宵深。
朔吹已蕭瑟,愁云屢合開。玄冬辛苦地,白鶴從風催。音響已清切,毛羽復殘摧。飛來進□□,但為失雙回。儻逢□噲德,當共銜珠來。
風生太液水微波,霜影侵階月色多。截得昭華蒼玉琯,多情簫史奈愁何。
垂老生涯在石門,萬峰積雪暗寒原。今心未易酬先德,古貌終難媚后昆。海客已隨春雁去,溪聲應共隴花繁。流光冉冉干戈里,影息深云起自存。
大人秉乾德,精誠應純剛。在天麗星日,在地為丘岡。六龍無停馭,大化何茫茫。喈喈玄圃鳳,知時亦鳴陽。伏鼠忌靈曜,飛蟲惡炎光。陰類各自私,至明庸何傷。
疊疊山腰系冷云,疏疏雨腳弄黃昏。松聲更帶溪聲急,不是離人也斷魂。
花逢風雨火連天,嘆此奇觀出自然。廿載越王臺獨立,不知人世是災年。
土衣圓綠孕,屐齒孔方留。莫掃錢留地,應嫌薏苡秋。
刈罷秋禾未敢慵,更須趁逐過殘冬。城中竹筊今年貴,鹽茗新來免闕供。
冠蓋灞陵中,相看吾道東。五馬分符貴,三齊列郡崇。鶚指天邊日,龍噓海際虹。恩推圣水潤,才借墨山雄。看市遙知霧,回車欲問風。綬花紅纈采,帶草綠凝叢。時當璽書下,毋忘保障功。
君方廣陵去,即擬到辰陽。遠徼追游慣,高樓逸興隆。槎浮天漢出,夢繞帝居長。老覺還丹在,林砂豈冀將。
圣主方沖幼,安危仗老臣。好憑漢諸葛,上慰宋宣仁。百戰聲威壯,三朝劍履新。艱難資干濟,努力見經綸。
誰截湘江碧玉枝,龍吟鶯語響參差。孤臣去國愁聞處,思婦空房獨聽時。驟雨崩騰飄瓦急,流泉嗚咽下灘遲。天涯亦有知音客,江上維舟晚更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