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何寺簿閑詠
居喜山深人不知,凝嵐空翠淡含輝。
隔林樵語驚猿去,倚石松枝礙鶴飛。
留客眠云聽澗瀑,呼兒踏月掃苔磯。
冥心靜坐勿輕出,門外藤蘿露濕衣。
居喜山深人不知,凝嵐空翠淡含輝。
隔林樵語驚猿去,倚石松枝礙鶴飛。
留客眠云聽澗瀑,呼兒踏月掃苔磯。
冥心靜坐勿輕出,門外藤蘿露濕衣。
我很高興居住在深山里,無人知曉,山間凝聚的霧氣和翠綠的山色淡淡地閃耀著光輝。隔著樹林傳來的樵夫話語聲驚走了猿猴,倚靠在石頭上的松樹枝阻礙了仙鶴飛翔。留客人在云霧中歇息,聆聽山澗瀑布的聲音,呼喚兒子在月光下清掃長滿青苔的石磯。我潛心靜坐,不要輕易外出,門外的藤蘿上露水會打濕衣裳。
次韻:依照別人詩詞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寫詩。何寺簿:姓何的寺簿,寺簿是官職名。
凝嵐:凝聚的霧氣。空翠:指山間的翠綠之色。
樵語:樵夫的話語。
眠云:指在云霧中歇息。
苔磯:長滿青苔的石磯。
冥心:潛心,專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遠離塵世、隱居深山的狀態。可能當時社會存在一定的紛擾,詩人選擇在深山尋求寧靜,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深山生活的熱愛。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描寫營造出清幽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閑適生活的追求。
策杖看山色,紆回一徑通。磴荒苔嚙齒,墻壞灌分叢。風葉墮仍起,秋花開不紅。僧雛清課罷,磬響定遙空。
足下風煙任剪裁,何人能識倚天才。久從碧落碑前過,直到青云梯上來。吳楚通流波并偃,關山列陣筆難摧。頻將游霧縈空法,寫向危峰第一隈。
脫絺著褐事如何,嗇暖饒寒歲易過。□喜晚芳憐早謝,細看園菊驗塘荷。風霜天地秋聲急,老病心情醉日多。讀破少年三萬卷,枉將身世墮南柯。
八座歸來鬢未斑,三朝舊德迥難攀。云霓尚切中華望,宇宙偏容大老閑。賦罷滕王無彩筆,書成匡俗有名山。獨馀吐握當年思,尺素蓬蒿問閉關。斧鉞頻年寄折沖,乞身茅屋傍蕭峰。霜威大漠猶方虎,斗色孤城自臥龍。匣底劍花收菡萏,囊中詩草泣芙蓉。莫誇驟貴東京紙,屈指三都未易逢。
古佛悲憐得度人,應緣來現比丘身。水流月落知何處,花發鶯啼又一春。方外笑談清似玉,夢中煩惱細如塵。老僧自說從居此,卻悔平時事遠巡。
凰早庭前朱頂新,何當省識林逋客。顧侶員吭出綠陰,昂昂共刷排云翮。
目極江南有所思,馀□風雨落花時。錢郎應恨春歸盡,獨倚東風寫折枝。隴上輟耕春雨馀,牧兒黑色短裙裾。只疑李密歸田去,牛角胡為不掛書。帝子南征竟不還,墨云零落九疑山。偶因碧草牽春夢,得到瀟湘二水間。飛錫來從日本東,受齋因過海王宮。坐中貌得珊瑚樹,猶帶蓬萊水殿風。憶昔涪南獻荔枝,美人宮里一開眉。勞民輕結當時怨,看畫深令后代悲。尚書天上早知名,長憶君王聽履聲。回首白云山萬疊,蒼梧何處最關情。鳳毛新沐翠毿毿,春近瀛洲雨氣酣。晚下紫微歸思切,長身獨立望江南。五馬浮江一化龍,瑯琊王業藉諸公。江南春草年年長,若個能追萬里風。何人畫此好頭赤,絕勝天廄玉連錢。龍媒散落在何處,苜蓿秋風生暮煙。此馬真從西域來,圉人高鼻復于思。將軍新受征南鉞,藉爾追風百戰才。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五馬南來王氣空,石城江水動秋風。客兒豈是忘機者,欲向東林結遠公。夢入梨云路不分,幽香多在定中聞。起來寫得橫窗影,寄與山中滿谷云。羅含宅前春水生,一柱觀頭黃鳥鳴。吳船多上荊門路,我欲因之萬里行。春水微生雪乍融,偶然行過御溝東。倚風三弄昭華琯,憑仗飛花莫惱公。海棠枝上聚么禽,相逐相呼樂意深。偷入太倉時一飽,豈知鳴鶴在東林。漢家新得蒲梢馬,賜與韓嫣大出游。綠樹黃鸝忽驚起,金丸飛落殿西頭。越柏畫松松露骨,老龍怒拔靈湫立。天池一夜飛霹靂,月落庭空影千尺。孔明廟前江水深,千載尚見柏森森。越僧西行不到蜀,何以寫得青銅陰。
浣花有客圣于詩,詩律精嚴晚更奇。天半笙簧珠錯落,酒中芒角骨嵚崎。何嘗哭笑同遺老,豈獨風流是我師。頗憶子京修史地,兩行紅袖寫烏絲。風滿西樓夜不扃,元龍高臥餉群經。偶攜笠屐宜新雨,穩把綸竿是客星。宛宛吟蟬雙鬢雪,遙遙歸鳥一天青。何當雞黍三年約,共上龍沙萬里亭。
圣明恩愛重遐方,暫遣儒紳出玉堂。庭樹午陰思召伯,墻桃春色賀潘郎。奎纏夜列天機宿,擢典寅欽御墨香。深想藥籠無棄物,愿從東壁借容光。天將吾道兆升平,小試牛刀蒞武城。鱗羽亦知真宰意,草茅先識使君名。康衢稚子謠風化,委巷頑夫舞月明。從此南游歌訟遍,廟堂絲竹被新聲。
探尋古剎東峰嶺。夕照浮屠云外影。禪堂沵,聲聲靜。剩見探問飛燕冷。蛛絲垂佛頂。沒徑亂苔荒梗。開落閒花無定。更有何人能省。
永晝嬪嬙小燕闌,投壺雅戲集清歡。眾中最覺天機巧,平送筠籌覓倚干。
瓊花何意也愁人,且遣當杯酒入唇。萬事揚州成舊夢,三生杜牧失前身。雷塘螢火猶侵夜,官閣寒梅待放春。吟罷新詩轉惆悵,二分明月竹西塵。
歸自沙丘后,因專定策功。國由中府令,帝在望夷宮。
遠眼模糊望不真,曉窗寂寞問歸人。有形字更憑誰指,無譜書偕造物論。極浦生潮初潤玉,晴沙如雪宛鉤銀。奇山宕外留題遍,北到幽燕西到秦。
架垂馬乳收論斛,港種雞頭采滿船。黿鼎若為占食指,曲車未用墮饞涎。